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力机制和模式选择

2014-08-02 06:10高文群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动力机制

高文群

摘要: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政府、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内外合作,共同驱动制造业朝向服务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比率仍然不高,制造行业生产密度有待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知识要素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行业单纯强调生产和产品的技术改良、质量控制已经难以为继。为此,我国制造业亟待改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从转变制造企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入手实现“中国智造”。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动力机制;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1-0029-04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知识要素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发达国家为首的制造大国正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最大标志就是制造产品的竞争已经逐步过渡到服务的竞争,制造业企业纷纷朝向“服务化”转型。具体表现在制造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上服务要素的投入日益增加,所产生的价值增值显著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也开始着手由产品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如何抓住服务化趋势下的发展契机,实现“中国智造”已经成为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笔者将从制造业服务化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出发探讨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选择。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要素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不少学者关注到其对制造业的影响不断强化,便开始进行以服务为中心的制造业绩效提升研究,至今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

制造业服务化(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的概念最早由Vandermerwe 和Rada于1988年提出,是指制造业型企业由产品提供者向产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的过程。其中的服务包便涉及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服务包可以产生价值增值。1999年,White指出这一过程是动态变化的。2003年,Szalavatz将物品——服务包的内容拓展至产品维护、修理、运输、安装等链条环节,强调了内部服务的效率提高对制造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Guangjie Ren则突出企业要以服务为导向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学者后来又从升级服务产品为服务系统等加以深化。

我国对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孙林岩、胥军和齐二石等学者。他们的观点集中在服务与制造的融合贯穿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具有整合、增值、创新三大属性。其基本构成有生产性服务、服务性生产和顾客的全程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手段如互联网、通讯、计算机以及无形的管理思想也要融入制造业企业中创造新的价值。这个由各种服务构建的供需网络,实质上就是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图1)。

简言之,制造业服务化即制造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出差异化所采取的经营策略。这是知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制造产品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升级路径。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外在表现

目前,实施服务化的制造企业数量日益增多,服务要素在投入产出中比重不断增加。众多采取了服务化制造模式的企业集合产生了集群效应。这种效应通过产品服务系统、服务化战略、实施服务战略的组织和全球价值链可以表现出来。

所谓产品服务系统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价值和效用的让渡。服务化战略则是企业通过知识积累实现创新,并在加工环节中融合价值链的研发。该战略的实施包含设计、制造并交付等各个环节,最终的结果便是形成新的服务化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知识要素的投入,以知识为主导,有机融合资本、劳动、土地三大传统生产要素,以服务系统为优化方式,进而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新模式下,上下游制造业之间互相依赖程度大于相互竞争或管理控制程度(表1)。

传统制造模式服务化模式

最终产品有形产品比重较大服务比重较大

产品提供方式主动提供产品,服务处于附属地位主动提供服务,通过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服务的要素密集程度劳动密集知识、技术密集

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网络对等关系

资料来源: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3.

(三)制造业服务化的特征

从产出来看,服务化的过程就是最终产品中无形服务比重逐渐增加,有形产品部分比重慢慢减少。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将以提供产品的功能和效果为主,无形服务取代有形产品处于核心地位。从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式上来看,客户需求对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客户带来更大的效用,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服务化的主要内容。从投入的角度来看,采取制造业服务化模式的企业转向以知识要素投入为主。这些要素具有技术密集、产能巨大的特征,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要素之间协作共存。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力机制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同质单一需求。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仅关心产品的使用价值,更关注与产品相关的各种服务。为了提供效益最大化的服务,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制造业企业纷纷引入服务要素,将服务融合有形产品。来自市场的驱动力促使企业有效实施服务化战略,服务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一)内在动力机制

服务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特别是它与产品有机融合的时候。作为差异化的工具,优化服务可以延伸产品的生产周期,产生与其他产品相比不可替代的差别竞争力。

对企业来说,服务化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增加利润。当前,企业的基本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服务和其他环节一样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可或缺。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低端,利润相对薄弱。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需将业务向加工制造环节以外的领域拓展,而服务领域无疑是最优的选择。服务取向必然成为制造业企业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实际生产中,不少企业在服务化转型中纷纷获利。以IBM为例,进入21世纪后,该公司重新定位为信息技术与业务解决方案的公司,专注于提供软件和全球金融服务。目前,该公司服务收入已经超过了产品销售收入,成为其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外在动力机制

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整个产业链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多元。任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综合考量政府、竞争对手和顾客等外部力量的影响。实施服务化是权衡多方利益之下的必然趋势和最优选择。

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常伴随着高污染和高能耗,势必不能持久。而服务具有改变产品环境功能的特点,利用服务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和产生的环境破坏相对较小。通过服务化可以产生有益于生态的环境效益。而这也是政府部门期望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为此,它们会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助力制造业企业产生环境绩效。

产品同质化趋势加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抢占先机,占据有利市场位置,是每一家企业都在攻关的课题。面对行业内众多的竞争对手,提高产品质量、性能的方式因更新换代、抄袭模仿已经不能完全保证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的战略更需要依靠增加产品特色,优化产业链服务。

消费者作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直接推动着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消费者对服务化产品需求的扩大是企业服务化的动力源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经营的首要任务,而完成整个任务需要最大化地发挥服务的功效。总而言之,政府、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共同作用,从内而外驱动制造业朝向服务化发展。它们既是利益既得者也是制造业服务化实施和推动的主体。

三、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测度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产出总量增长迅速,不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依然较低且增长缓慢,甚至低于同样处于转型时期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俄罗斯、巴西等。受限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推进也较为缓慢。这一趋势可以通过服务投入比率进行分析。服务投入比率是服务业投入到具体制造业部门的比率,用来测度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根据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参照2007年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可知,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比率仍然较低: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融合较好的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这些行业服务投入比率都超过1%,最高达到了3.05%;公用设施管理、水利、环境和教育等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相对较低,最高则为0.5%;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服务投入比率更低,仅为0.01%。

正是由于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高,不少制造业部门纷纷转型。通过生产密集度衡量制造行业在全球该制造行业价值增值额中所占的份额,可以测度行业的贡献值。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定期发布全球制造行业生产密度,不难一窥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迹象。80年代初,我国钢铁制造和纺织业的生产密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90年代,这一生产密度则不断下降。进入21世纪,我国电器设备等行业对全球范围内该行业的贡献逐渐加大。这种趋势的变化与技术和服务要素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纺织业、钢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较低,而我国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大多满足基本的消费,没有进行出口贸易,就谈不上对世界制造产生贡献了。如今,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影响力和贡献力显著增强。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相比,制造业的增长比率也一直位居前列。这主要归因于我国越来越重视产品高附加值。而这也必须依托于第三产业的强大支撑。

四、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不少制造业企业还处在低端领域,如纺织品、鞋服领域。这些中国制造产品由于缺少品牌影响力,利润率一直都不高。并且还有我国企业代工的国际知名品牌回销国内参与竞争。而在高新技术领域,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尽管我国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但还未形成规模。在飞行、船舶、半导体等精密制造行业,美国、欧洲拥有的垄断地位一时之间还难以撼动。更为严峻的是,发达国家提供的这些高端制造产品往往附加全方位的服务。以法国的空客公司为例,该公司除了客机的生产销售,还设立“航空培训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安全性培训。而它们在一些制造业所推广的会员制和会员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客户从中所获得的体验、拓展强化了其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被吸纳为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忠实使用者。这种来自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的增值,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我国制造业发展理念和模式亟待改变。单纯强调生产和产品的技术改良、质量控制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必须预留经费和人员攻关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针对产品的特性和用户的知识结构,安排操作技术和维护技巧培训。不少大型器械,因为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厂商也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尽管企业需要为此承担巨额的维护、养护成本,但产品服务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客户的购买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率。传统制造业所认为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商品横流的市场。市场外延的不断拓展亟需制造商们实现从产品的提供者到产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变。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即便短期收效不明显,从长远规划来看,服务化经营必须纳入企业攻坚克难的重点范围。

五、制造业实施服务化战略的模式选择

(一)转变制造企业经营模式

凭借自我生产的产品获得利润,应注重生产力和竞争力,而服务化战略则应强调自我、强调管理,以最佳产品或最低成本招揽客户。制造业服务化强调向客户提供效用而不是产品。从这个立足点出发,制造企业要转变观念,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通过知识推动经营模式创新,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有形产品销售量来赚钱收益的盈利模式。真正的企业经营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既注重经营和效益又关注服务创新。

因为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持续投入经费用于培训、售后等方面,这样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尽管,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客户,强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但企业所承担的成本短期内很难收回,为此就需要转变经营观念,从制造的利己思维转移到服务的利他思维,充分体现服务在企业中的价值。与此同时,员工的服务意识也有待加强。这就要求其不仅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真正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制造企业要转变旧有的盈利模式,实现制造企业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的转型。

(二)完善服务型生产组织模式

企业应从技术角度和作业层次进行服务化转型。首先应重新定位产业价值链阶段,在内置服务和延伸服务中确立核心能力,围绕竞争优势进行升级改进。其次,在构建产品服务系统中融入客户,确立产品价值和生产功能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再者,基于工艺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分工合作,合理分布价值链条,带动企业结构演化,利用网络化资源延伸企业的产品价值链条。最后,重视技术支持体系在服务化转型中的作用。

简言之,服务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完善是结合行业环境、产品生产周期和客户群的需求,凭借企业的专业化技术优势,通过完善的服务型制造知识管理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服务型制造模式。

(三)强化自身优势

短期内,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环节的情况很难改变。而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制造品牌,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就需要强化自身优势,在技术、资金、管理和服务等某一方面做精做细。具体而言,代工企业可以谋取资金支持创立自己的品牌。中小企业可以改善经营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至于采取何种策略,进行哪类服务优化,只有制造企业自身最为熟悉。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企业要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在哪里,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才不至于出现跟风模仿,追求短期效益。而由于缺乏资金,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试图通过塑造品牌打造形象获得优势显然难以奏效。当前,产业链价值重心逐渐转向了高价值的服务环节。中小企业把企业重心由制造产品向提供附加服务及“产品——服务包”转变,更有竞争力和实效。为此,制造业必须实现转型变革,新的“蓝海”就在于服务化。

参考文献:

[1]刘继国,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7 (3):119-126.

[2]叶广宇,冯惠平.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商业时代,2007(14).

[3]吴敬琏.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22):16.

[4]冯泰文,孙林岩.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J].科学学研究,2009(6):46-50.

[5]王娜,王琰.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水平及培育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2).责任编辑:刘遗伦许传伟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动力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