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慧
【摘要】在职业学校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师资保障。文章通过双师能力的概念界定,对双师教师的具体能力展开论述,以培训机制建设、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设计等内容,具体介绍了增强中职学校地质矿产勘探双师教师能力的构建维度及构建方式。
【关键词】中职地质矿产勘查双师能力维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05
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 主要办学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人才。地质矿产勘查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动手实操专业,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更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做现场指导和培训。因此就对专业学校地质矿产勘查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双师教师的内涵及相关概述
关于双师教师,不同专业理解不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一是具有双证的老师,即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二是双职称,具有教师技术职称和行政职称;双素质,指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在作业现场丰富实战经验的经历。本文提出的双师教师,主要是基于职业学校的职业性特征,同时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对培养人才专业能力需要具备的实操经验,因此需要同时拥有相应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素质职业教师,或者具有这两项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双师教师能力的评价,不能单纯的从他所持有的证书多少为依据,因为现代社会为了在找工作中有相对优势,靠应试学习方法考到地质矿产勘查职业资格正数的人也不在少数,职业学校在选定地质老师的时候,还要看其在学习地质矿产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参加的实习经验的多少,最好选用理论和实践都具备的老师担任地质矿产勘查课程,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授和培训,真正为社培养适合的人才。
二、中职学校地质矿产勘查双师教师的能力要求
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承担矿山日常生产地质技术工作、生产勘探、矿山找矿、矿产资源评价和管理工作, 获得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支持的专业人才, 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主要服务于矿山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说,需要掌握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及晶体光学、地史学的基本理论, 充分联系矿床学及矿相学、地质矿产勘查、找矿勘探、钻探技术、普通物探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资源评价与管理、地理信息与管理等管理方面的知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来达到, 综合职业能力一般由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构成。实践证明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及晶体光学、矿床学及矿相学、地质矿产勘查、找矿勘探、钻探技术。所以,地质矿产勘查专业的双师教师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承担其中四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善于把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融合在一起, 并结合学生特点组织教学, 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所以,专业课教师应成为双师教师, 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在学中做,还要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能够准确地操作示范, 使学生在 做中学, 并能在 做中 对技能进行创新和改进。随着产学合作办学的不断深入, 该专业的双师教师应能承担起为矿山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成为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师。
三、地质矿产勘查高素质双师教师的培养机制
(一)建立与完善双师教师的培养方案
建立双师教师的专业培养方案,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建立制度加强职业学校地质矿产勘查老师素质锻炼的制度保障。首先根据学校地质矿产勘查老师的实际专业背景做出教学规划,结合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地质老师的培养做出具体计划,是双师老师的基本前提。
(二)制定双师教师的激励机制
取得双师的教师资格, 需要比一般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鼓励职业学校的老师都能自主提高自身素质,为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需要学校建立对表现杰出者设立津贴激励制, 体现出他们的价值, 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教师。
(三)依靠地矿行业优势,实行教师走出去战略
地质矿产勘探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区域分布性,培养专业地质人才的学校通常都有对口的行业企业做人才接收。职业学校招聘的地质专业老师主要大多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理论知识扎实,但欠缺地质勘探的现场作业经验,实践教学常常难以胜任, 独立性教学能力较差。鉴于这种情况,职业学校可以联系对口的地矿行业作为依托,通过建立地质专业教师定期走出学校、进入作业现场跟队实践制度, 有计划的安排教师特别是理论功底扎实的青年教师走出去, 到地质企业挂职锻炼, 并从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做起, 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四)聘请具有地质勘探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参与职业教学
双师教师的核心特色就是要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地质勘探作业实践经验。职业学校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将地质勘探行业在企业里工作,地质勘探经验丰富的实践者聘请到职业学校,或直接作为职业老师聘用,或作为客座指导老师周期性的对地质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这种双参的模式可以提高职业学校地质矿产勘探师资队伍双师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从生产一线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如矿山企业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人才),经教师培训作为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通过长期合作可成为双师教师。这样既可提高双师教师的比例, 优化整体结构,又可对在校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二是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具有工程系列中高级技术职称、在一线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或引进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熟练、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骨干做专职教师, 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师范化培训, 提高其授课技巧, 并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 实现由工程人才向教师角色的转换。
(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建设双师教师培训基地
双师教师的培养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直接聘用同时具备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往往事与愿违。目前大多职业学校的老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专业理论基础扎实, 基本具备当教师的条件, 但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为了锻炼职业教师的实践经验需要从职业学校的层面付出很大的成本,所以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成为必然选择。职业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 建立有自己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双师教师培训基地,需要加强和对口地质勘探企业、专业地质科研院所的合作,不仅对老师是一种培养,同时对学生的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六)调整培养理念,优化培养设计方案
职业学校对地质矿产勘探老师进行双师能力培养时,需要转变培养理念,不止是要增强老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老师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将学习到的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不至于学校花了大成本培养出来地质知识和技能都出色的地质老师,却因为职业学校的级别或者待遇问题,产生教师不断跳槽现象。频繁更换老师,对于学生的连续性教育是极大的损伤。为尽可能避免这种弊端,需要建立对参加双师能力培养的教师的约束机制,例如对于任期内由学校承担费用对老师进行技能升级培训的,需要与学校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规定在本单位服务就业的年限,或者选择离开时需要承担的赔偿费用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