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的培养

2014-08-02 21:50黄正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情感音乐专业

黄正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表述为"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等,这充分体现情感审美的特征,体现了音乐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性质,然而当我们满怀期待时,眼前却是一片木然,一片无知,是音乐失去了它的功效?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手段不适宜?一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跟着老师预设好的思路走,老师对于学生预料中的表现或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消极的表现,尴尬的答案往往不够重视,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着力培养兴趣爱好,以文化的深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专业的学生多是富有个性的群体,他们的身上既有学生的共性,又表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这决定着他们对现实的态度、趋向、选择以及行为方式上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特征。总的来说,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以下几种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

1、音乐技能强,文化知识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音乐技能的学习,轻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这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会产生很大的局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如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马莱特教授,有次听了一个中国学生弹奏德彪西的曲子,马莱特就问他:"你怎么理解的",学生答:"我感觉到有微风吹来",马莱特说:"很好,但遗憾的是这个微风没有光,你最好能表现出阳光下的微风"。按照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演奏课时,老师最多向学生提出哪个地方该弱点哪个地方又该慢点,现在看来这种音乐指导实在有点"机械"。比如在德国,当教授教演奏某个作品时,不会急着先叫学生练习,而是让他们大量地阅读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因为"在国外人们并不认为音乐仅仅就是音符的联结"。可见,只注重专业知识,不注重文化知识,只注重兴趣爱好,不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会真正理解音乐的,更谈不上丰富的情感体验。

2、表演意识强,文化意识弱。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生具有强烈的表演、表现欲望,喜欢舞台,他们善于用自己的言行来诠释自己张扬的个性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充分表现自我,以求得到关注和认可。如我在实习时欣赏民乐《高山流水》,我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绘声绘色地讲起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有的学生讲起了高山与流水是对相依相恋的恋人……。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这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尊重个性分层施教,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按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要,是在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需要,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我现在实习所教学生来自重庆奉节、巫溪、巫山等地,专业知识、文化素质都较差,而且参差不齐,为此我实施了分层施教,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以活动为载体,发展个性特长。音乐是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一门表演艺术,学生热爱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对于艺术内涵的理解表现出来,得到公众的关注和认可。但他们在生活中,有自由散漫的现象,学习中对专业基础课重视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因势利导,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表现自我、锻炼自己,加强纪律观念,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奋发学习,增长才干。

首先,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会。音乐会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举办音乐会,可以让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得到表现,施展和提高,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团结、协作,增强团队精神。还可定期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比赛,使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调整学习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其次,以音乐为依托,组建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如合唱团、各种类型的乐队、舞蹈队等,提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学以致用,立足校园,如歌颂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的创作表演活动,让喜欢文学、表演、唱歌等不同层面的学生合作进行,各尽所能,各展其才。这些活动充实和丰富了这些远离家人的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品味。

2、尊重个性,注重全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一直难以认同,教育者往往习惯于将普通专业学生的教育方法简单地移植到这一特殊专业的学生,未能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其结果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不能照搬照套旧的模式,就哲学的层面上说,要承认客观存在的,一方面要依据其个性发展来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中来,使学生的专业得到充分发展。

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均有鲜明的个性,他们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专业技能,他们自以为很正常的行为在他人看来可能不顺眼,这些个性特点,只要不违背日常的行为规范与伦理道德不相悖、都不应当加以压制,要因势利导,正确引导他们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做得相互兼顾、相互相成,相得益彰,全面和谐地发展。

3、分层施教,不断完善。"以人为本"是教育应遵循的理念,在尊重音乐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更要尊重他们的社会需要、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兴趣、爱好、对于教育的内容、专业方式、途径、手段等方面的自由选择,做得分层施教。

音乐专业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自我评价较高,努力追求个性,渴望获得成功,非常关注社会评价,特别是领导和老师的评价。他们在专业上,各有所长,在对专业不同,层次不一样的教育对象实施教育时,就要充分了解被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掌握其长处和不足,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和爱好,制定好个人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规划。如对性格内向而学习勤奋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多与学生交流,多选择一些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演奏、演唱,注重从情感方面挖掘作品的内涵,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对于个性张扬且具有创新精神的这类学生,在教学中应选择一些情感比较细腻的音乐作品提供给他们,让他们仔细聆听、或演唱、或演奏,品味其内涵,再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全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总之,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平等的对待学生,多些鼓励和表扬,少些批评,以灵活性代替统一性,不断寻求教育方法的新切入点,运用适当的载体形式,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把握"音乐是诉诸情感的艺术"的特点,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清华的教育观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很多人会使用一两种乐器,会识乐谱,懂得欣赏高雅音乐,有着较高的艺术修养。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包括活动能力、心理素质,性格情感等方面,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因此音乐教学就必须尊重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情感、激发情感的特点,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艺术教育也是情感教育,通过长期艺术活动的实践,多数同学不仅充满朝气,心理素质好,还重感情,为人坦率真诚。

1、用情感先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教学是在学生有情感、有愿望而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进步快,对老师的信任和感谢之意增强,老师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指点教育是很容易的。如我在实习时教授歌曲《天路》,通过歌曲创作背景简介:这是一首有着浓厚西藏地域风格的创作歌曲,也是近年来所创作的一部极为优秀的声乐作品,该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朴实生动。将通往藏区铁路喻为天路,表达了藏区儿女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情怀中,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倾情投入,又声、情、人交融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升华,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树人的目的也会渐渐达到,对美好情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2、歌唱中注重语言诱导,启发学生想象力,加深情感的表达。歌唱是有科学的发声法发出优美的声音,再通过音乐化的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情感为目的的音乐艺术。只有了解分析词曲作者的意图及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与想象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作品的画面活生生地展现于眼前,在既有作品的情感又有自己理解和创造的情况下,有自我风格的情感表演,人、歌、情相融,才能感染别人。

如发声训练时,我首先诱导学生对练习曲进行想象,并有情感地表诉(发声)如:12 34—54 32—1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好玩的孙悟空,架起祥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自在地回到花果山,在学生高兴好玩而又形象的肢体表述中进行发声技能的指导。

歌唱时根据内容诱导其对作品的理解,展示相关画面,再想象伸展开来,形成好的空间感,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我在重庆幼专实习的时候,例如让学生学唱《绣红旗》,有一女生羞感很强,在抽个别学生演唱时 ,我让其拿一跳绳,并告诉她:这是《红岩》电影的胶片,认真"诉说"每一镜头,她唱完了后,笑了,眼里却满含泪花,其他学生激动地为她鼓起掌来。

我认为,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音乐面前都能有所感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用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音乐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只有具备美好情感的人,才会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成为一个尊重别人、发展自我、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并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人,一个社会需要的完整的人。

猜你喜欢
情感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