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
摘要:文章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的要求)》,探讨了如何为供电企业形成一个组织架构完善、制度标准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高效、企业人员普遍具备风险知识和意识的安生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推动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巡查机制;任务观察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9-0139-02
1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研究的
意义
建设与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基于供电企业目前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和企业的发展要求而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从管理的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全方位规范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软实力, 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回顾为主线,提出了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从而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体系能够从管理的理念、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方法上确保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
通过课题的提炼和研究,建立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模式,形成建设与实施模式研究成果,为各级供电企业提供规范有序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体系建设的质量与效果。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供电企业形成一个组织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监督体系完善高效、人员普遍具备风险知识的管理体系,推动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以供电企业生产管理规范化为基础,以供电企业生产风险管理为主线,全面建设基于风险、规范化、系统化和前瞻性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持续改善,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3 研究内容
3.1 体系建设策划
组织策划方面定义为五个方面:组织机构,实施方案,建设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运转。
供电企业应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从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建议设立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成立体系各专业建设工作小组,任命安全区代表、义务消防员、事故事件调查员、急救员、内部审核员。
各供电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体系建设和实施方案,方案分为八个阶段:组织策划,培训动员,风险评估,流程梳理,标准完善,机制运转,体系审核和持续改进,在方案中应明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责任相关、成果标志、工作要求等。
供电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跟踪、协调、推进机制:简报机制,定期介绍体系的开展情况。进度与质量控制机制:运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定期跟踪体系的建设进度与质量。PDCA持续改进机制:各项工作都遵循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四个步骤实施体系建设,从而实行闭环管理和持续
改进。
3.2 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梳理
各级供电单位以“梳理业务、明确业务、规范业务”为原则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目的是为了理清本单位各类业务的实际运作情况,明确各业务范围,职责分工、工作界面;明确现行业务与体系51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按体系对业务管理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查漏补缺。也是为了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生产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控制现场作业的盲目性、随意性、遏制习惯性违章行为,保障人身安全,保障作业质量。
3.3 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的建立与运转
以区域为单位设立安全区代表,通过安全区代表的区域巡查,检查、识别、评估各工作现场的危害和不符合事项,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实施自我检查机制。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要求首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当经过培训的人员具备安全区代表条件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任命,然后由安全区代表每月对管辖范围的区域使用专门的检查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将检查所发现的不符合信息逐级上报,并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对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则要求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并及时跟进处理。
3.4 事故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的建立与运转
通过制定事故事件管理标准,明确事故事件报告、调查、统计分析和信息沟通的管理要求,规范供电企业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统计分析和信心沟通,以总结和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
当事故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应按照《事故事件管理标准》的要求及时逐级报告,同时各级相关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事故事件的处理,并成立事故事件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后果、原因等展开调查,事故事件调查员应积极地参与到事故事件的调查中。调查结束形成调查报告,同时通过周报告、月度报告、年度报告、事故通报等各种形式定期对事故事件展开回顾。
3.5 任务观察机制的建立与运转
通过对人员开展任务观察培训,要求全体人员掌握任务观察的技能,通过对作业任务的实施过程进行观察,具体从5M1E方面观察作业过程中人员的作业行为、作业方法与程序、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表单之间的一致性与合理性、作业技能的培训效果,从而找出不足,为控制供电企业作业任务风险控制提供管理依据,促进作业安全。
明确实施任务观察的时机:当实施新的作业任务或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表单时,当需要评估回顾作业程序或作业方式/方法时,当有新上岗的作业员工时,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后,当员工参加完作业技能与方法培训后,实施任务观察的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务观察。通过实施任务观察,将发现的问题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
3.6 审核机制的建立与运转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运转是否有效,需要用审核机制来确保。实施体系审核机制可全面、系统地诊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通过审核验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用成效,通过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提升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水平。
审核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是由被审核单位的经过外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对体系的每一个要素从策划、实施、依从、回顾四个方面展开的评价。外部审核是由外部第三方机构的审核专家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和认证。
一次审核的完成需要经过审核策划、审核实施、审核报告、审核发现问题处置及审核记录保存几个环节。审核发现的问题被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3.7 纠正与预防系统的建立与运转
纠正与预防系统是为建立一个系统,处理与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等与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与表单、企业实际运作等相互之间不相符合的行为或偏差。应确保纠正与预防系统的有效实施与运转,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和产生新的不符合。对于发现的不符合,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并评估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8 风险评估
实现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风险评估是基础,因此通过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对供电企业的作业、设备、电网、环境与职业健康开展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 祁达才,王良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建筑考试培训研究中心.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13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3] 阎春宁.风险管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