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
摘要: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标志物,是经典的拉弦乐器和民族乐器,马头琴音乐奏响就可以展现出蒙古草原的风貌与特色,反映出蒙古族内心的世界。当前马头琴音乐形式已经内化在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灵魂深处,并正在逐步地影响着其他各兄弟民族。本研究从马头琴的传说与结构分析入手,在对马头琴音乐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以马头琴音乐形式为核心进行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研讨,希望对挖掘马头琴音乐形式和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传承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马头琴 音乐 蒙古族 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具有音色淳厚、声音悠扬、音域宽广等特点,马头琴音乐优美的旋律、深邃的内涵和抒情的技法蕴含着蒙古族独特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当前马头琴已经与蒙古族的生产与生活密不可分,成为融化在血液与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马头琴音乐形式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经典与代表,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今天应该开发马头琴音乐形式的内在价值,更好理解和传承蒙古族草原文化,促进马头琴音乐形式进一步地发展,将蒙古族草原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
一、马头琴的概述
(一)马头琴的传说
相传马头琴诞生在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伙子领养了一匹刚刚出生的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迅速成长,并且获得了重大比赛的第一名,让苏和取得了迎娶王爷女儿的资格。然而黑心的王爷不但反悔了亲事,打伤了苏和,而且将小白马霸占为己有。小白马思念苏和心切,在王爷骑乘的途中将王爷摔下,并向苏和家乡跑去,红了眼的王爷下令射死小白马。小白马虽然回到了苏和身边,但是因为身中数箭流血过多而死。为了纪念小白马,苏和用马骨、马筋和马尾做成了一把琴,并把小白马頭像雕刻在琴首,这就成了流传后世的马头琴。在马头琴的传说中我们能够看到当时草原文化的特点,婚姻制度、等级制度、音乐形式与文化状态都有一个集中的体现,成为研究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依据与途径。
(二)马头琴的历史
马头琴在蒙语中被称为胡兀尔或莫林胡兀尔,其起源与蒙古族从游猎转向牧猎这一时期,是隋唐时期西域奚琴的继续发展。根据考证,在《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中就存在一种二弦琴,这是马头琴最早的文献记录。马头琴在明朝已经被列为宫廷乐器,并专门为表现蒙古族元素而演奏。在清朝时期,满清推行满蒙一体,这使得马头琴可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政策的影响下马头琴这一乐器焕发出时代与民族的青春,成为了各族人民喜爱的乐器,在各种大型的演出和机会中总能看到马头琴的影子。回顾历史,马头琴已经成为蒙古族文化的代表,并正在参与着新型中华民族文化的创建。
二、马头琴音乐
(一)马头琴演奏技法
马头琴是一种难于掌握演奏技巧的乐器,当前演奏技法普遍采用单音演奏法,这样可以确保演奏马头琴时体现出独有的特色,并能够保证声音的清晰与淳厚。同时,一些马头琴演奏者还可以融入土尔古特演奏法的优势,这有利于通过泛音和颤音来展现蒙古音乐与马头琴音乐的深邃与传统。此外,一些马头琴演奏者将科尔沁演奏法的元素通入到实际的演奏过程中,这使得马头琴的表现形式大大扩展,并能够有效地演绎现代化的乐曲,丰富了马头琴艺术与文化的内涵。
(二)马头琴音乐的特色
马头琴通过节奏、音高和跨度的变化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让听众能够体验到万马奔腾的场景,也能感受咏叹调般的舒适,更能感受草原文化肃穆的内涵,还能体现出蒙古族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马头琴音乐的文化特征是最为主要的特色,通过对马头琴音乐的认知可以更好地理解草原文化,也能够更多地认知蒙古民族。
(三)马头琴音乐的代表
马头琴音乐历史悠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因此经典音乐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朱色烈》这是根据朱色烈山峰而命名的音乐名字,音乐用来表现与歌颂男女间坚贞的爱情。《四季》是由同名民歌而改编的马头琴独奏曲,通过马头琴悠扬的曲调与流畅的节奏给听众描绘了蒙古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歌颂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万马奔腾》是新中国建设时期内蒙古千里草原的描画,通过马头琴各种技法的运用体现了万马奔腾的起始,为人们描绘出蒙古草原壮阔的建设图景。
三、马头琴音乐形式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一)马头琴音乐形式的特点与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关系
马头琴音乐形式以宫、羽调式为其基本调式,以宽广悠长的节奏形态和连续的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结合切分节奏为其节奏特征;以其四、五度结构为基本框架,以六、七、八度大跳音型为其旋律旋法特征,在宽阔的音程中构成旋律。这是蒙古族豪放个性的展现,也是马头琴音乐的旋法特征,体现了草原民族宽广的胸怀、粗犷豪放的个性,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二)马头琴音乐形式审美特征与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关系
马头琴音乐审美特征,是蒙古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和由此创造的审美意识的产物。蒙古民族长期的游牧劳动是他们审美感觉生成的原因,也是创造美的艺术实践的基础。因此,蒙古族的艺术美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的统一性”。这是蒙古族审美风格和审美思想的独特本质特征,也是马头琴音乐的审美特征,更是草原文化的审美核心。草原民族的音乐惯用人情体察鸟兽、草木,描摹山川风云的状貌,在草原音乐中表达对景色的敏感、对骏马的盛赞、对湖泊的厚爱、对故乡的眷恋,使人类情感丰富到惊人的程度。
四、结语
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的核心,是草原文化的内核,通过蒙古族千百年的积累与丰富,马头琴音乐形式有了极大地发展,形成了不同分类、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音乐体系。新时期要挖掘马头琴音乐的优势,继续丰富和开发马头琴音乐形式的优势与价值,使其在更好地展现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头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锡德.爱乐之友(61)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一——蒙古族的马头琴[J].音响技术,2006,(08).
[2]柯沁夫.马头琴源流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3]金羽丹.马头琴与蒙古族民间舞的完美结合[J].大众文艺,2010,(22).
[4]阿尔宾达来.浅析马头琴演奏艺术的审美内涵[J].教育革新,2006,(03).
[5]白翠蓉.永远的马头琴——前郭尔罗斯马头琴艺术教育侧记[J].中国民族,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