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杰
(承德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耐久性沥青路面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计算工具或方法,在满足路面结构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迭代计算,求得目标函数即路面结构费用的极小值,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路面结构优化设计具有3 要素,即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合理设计是优化设计工作的关键。本文以路面结构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
式中:F 为路面结构费用的目标函数,表示修建公路单位长度所需费用;c1、c2、c3、c4、c5为表示修建单位长度(如m,km等)的路面各个不同结构层不同材料所消耗的费用(单位可以是元,万元等);b1、b2、b3、b4、b5为表示路面各个结构层宽度,cm;h1、h2、h3、h4、h5为设计变量,分别代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厚度;ls,σimax(i=1,2,3,4,5)为状态变量,表示路表设计弯沉及结构层层底最大拉应力。
结构优化设计根据设计变量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1)尺寸优化,(2)形状优化,(3)拓扑优化。本文以ANSYS 为基本工具,对路面结构的尺寸进行了优化。
路面结构优化的操作步骤是:
(1)选定路面结构设计变量作为参数并赋予初值;
(2)用APDL 参数化命令建模计算,并用GET 命令得到力学响应(如应力、位移)并赋给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
(3)利用LGWRITE 命令输出命令流文件;
(4)进入OPT,利用LGWRITE 命令输出的命令流文件,声明优化变量(包括设计变量、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并给出上下限,选择优化方法和循环控制方式并进行优化分析;
(5)查看设计序列结果和后处理。
路面结构优化详细流程如图1 所示。
(1)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
以标准100 kN 作用在路面结构上时作为分析的荷载工况,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材料模量取值范围确定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图1 基于ANSYS 的路面结构优化流程图
表1 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
(2)路面结构优化模型中各计算参数的确定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确定路面结构设计指标。设计弯沉计算公式如式(2)
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以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材料的容许拉应力σR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某二级公路路面结构各个设计指标如表2 所示。
表2 某二级公路路面结构各个设计指标
选取PLANE82 单元类型,采用命令流方式提取各个结构层层底拉应力计算结果,并赋给相应状态变量σimax,输入路面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路面结构层间拉应力主要集中在基层和底基层中,而面层层间拉应力几乎可以忽略。
在OPT 命令中,设定设计变量,状态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零阶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执行优化命令后,优化结果随着路面结构优化次数变化如图2、图3 所示。由图2、图3 的优化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优化次数增加,路面结构费用趋于收敛,并且收敛结果接近目标函数最小值。由此得到的最优路面结构形式为:40.2 m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0.1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50.2 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58.4 m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1.4 mm 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
图2 各层结构厚度随着优化次数变化曲线
由于ANSYS 优化结果为的数据精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难以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对优化结果作进一步修正。取优化结果中各个路面结构层厚度附近整值,40 m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0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5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60 m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0 mm 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了保证该路面结构各个设计指标满足要求,应用HPDS 路面结构设计程序对修正后的路面结构优化进行验算,计算结果见表3。
图3 不同路面结构费用随优化次数变化曲线
表3 修正后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由表3 以看出,修正后路面结构完全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即通过此方法得到最优路面结构是合理的。
(1)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优化路面结构,可以在保证路面结构满足各个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寻求到费用最低的路面结构,提出了优化方法的优化步骤。
(2)有限元优化结果表明,随着优化次数增加,目标函数具有收敛性,而且收敛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得到期望的极小值。可以看出,优化的前5 次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幅度明显,而到了后面,各个参数只是小幅变化,最后趋于稳定。
(3)利用ANSYS 优化方法确定路面结构过程中,通过改变路面结构时验算路面设计指标,寻求出保证满足设计指标前提下最佳路面结构,属于边设计边验算。显而易见,该优化方法在确定路面结构过程中具有优越性。
[1]蒋亮.耐久性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