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王淮梁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系统设计
——以连云港市街道空间环境系统设计为例
张慧,王淮梁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如今,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然而很多城市在改造进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城市管理者与设计师们在规划中用系统理性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城市改造,给予大众视觉上与精神上一种美的感知.本文通过对连云港街道空间环境系统设计案例的解读,具体阐述现代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系统;设计
城市,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场所.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中,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在设计中需要和谐的处理好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人们需要穿过许多不同的街道到达不同的目的地,此时街道就是城市空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本文以连云港市街道空间环境系统设计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城市街道空间是联系城市中人们交流活动重要的公共场所,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踏进一座城市的土地上,首先就可以感知到这所城市的街景.优秀的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能够使市民愉悦心情,享受舒适,同时也可以美化装饰城市环境,营造一个亲切和谐的城市氛围,创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空间,让其富有浓烈的文化底蕴与精神理念.
连云港市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型城市.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连云港市的城市规划改造也在政府的日常行程中.本次连云港市街道空间的环境系统设计主要在于优化城市空间环境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达到高度融合性,做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以最优化的形态展现出连云港市的繁荣景象.
一个城市的系统性设计分析是构建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与人文内涵基础之上的,对城市的自然特征与文脉特征进行科学的梳理,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对设计区域的整体认识,可以用来指导与之相关的所有设计特征与风格,在景观、设施、公共艺术等方向一一对应,形成一个整体的、和谐的城市形象.
第一,通过空间尺度系统分析,总结出城市从大的范围到小的局部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与表现方法,都市尺度、景观尺度、道路风景尺度、细部尺度构成了每个范围的特征与要求,用以指导与评价每个层面的设计结果,最终保证表达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空间范围的系统性分析中:城市空间上,以连云港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总体区域为根本,以此为基础,在连云港的城市形态和景观环境中去凸显自然地形的肌理和空间上的特质.景观尺度上,对设计范围的区域特征、主要节点和空间与功能构成加以整理,突出海连路的商业、生活使用特点,朝阳路的公共事业文化街区特征;在道路的风景处理上,以街道的特点和节点的构成为基础,对街角和道路景观(绿化、照明、标识、广告、艺术品)进行整合,加强各个单体景观之间的合理配置,设计为功能健全,造型优美、尺度合理的街道景观.在细部的处理上,对道路的景观和功能设施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其对色彩、外观造型、质地和细节处理的感受.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的细节,增强街道空间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第二,对城市的历史文脉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质,通过形态、色彩、材质、符号来分解最能突出城市特征的文脉元素,得出的结果是对城市文脉的总体认识,可用来指导在景观、设施、公共艺术等设计方面的人文特征,保证与城市总体人文形象的和谐.
在文脉元素系统分析中:形态上,以连云港“山”与“海”的城市特色空间,建立出城市空间因素背景下的“山”“水”形态;色彩材质上,以丰富和自然的生态空间,建立出自然背景下的“木”“石”“树”“水”的自然材质颜色;建立出历史文化区域背景下的“石质”特征;建立出人文背景下的“鸟”与“太阳”的图腾符号(图1).
图1 设计源点符号-“太阳”与“鸟”
在一所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中,街道空间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街道空间整体环境的优差,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在街道空间的设计中应做到全局把握,整体环境和谐美观与统一.连云港中心城区街道环境系统设计应把握以下原则:
(1)街道环境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到连云港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心理与精神上的双重愉悦.
(2)街道环境规划设计应考虑传统与现代的高度融合性,做到最大化的体现出连云港市的城市风格与生活环境.
(3)街道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注重整体性,考虑到街道与周围的建筑、景观、绿化的和谐统一,强调其系统化的理性设计.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品无一不存在于城市的广场、公园与道路上.在城市空间环境的系统设计中,同样,公共艺术品也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城市文化载体.
整体连云港市街道空间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以自然元素太阳与具有连云港市历史内涵的东夷海洋文化为基本设计元素,以儒学为重点,集幽燕文化、管晏文化、孔孟文化、滕墨文化等文化性元素,以空间环境系统设计的理念为基点,融合连云港城市的特色地域文化,创作出石与水的两种元素,其中石是自然材料,给人以质朴、亲切、温馨、舒适的感觉,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水则以其流动与静止的各种姿态,给人带来海洋般舒适的无限遐想.力求设计出具有艺术观赏性与亲和自然性的公共艺术品.
重要节点艺术品,主要设置在连云港市的主要出入口与休憩广场中,大型的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品是象征着这所城市的精神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具有时代感,并赋有生命力,形成一种置身其中能感受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身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公共艺术小品则设置在道路两侧,以体现连云港的历史文化为着眼点,充分挖掘运用“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元素,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体现,将历史融入现代生活,为大众带来感官上的艺术感染.
城市的家具系统设计是把握人、环境与城市家具三者的整体性关系.在整体统一的设计理念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从而使最优化的城市家具设计成为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具系统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设计中应做到凸显出地域文化的特色,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审美与文化精神需求,并能充分反映出这所城市环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连云港市的家具系统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到连云港市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将传统的文化内涵提炼成元素与符号,并进行创作,设计出“鸟”与“太阳”成为连云港市街道空间家具系统设计的基本元素.
6.1 十字路口设施系统
十字路口设施设置导则是以行人为中心,是判断一个城市人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字路口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元素,是展现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连云港市现状是各种设施设置杂乱,人行路线不通畅,道路导向牌、广告牌、管理亭、高杆灯等无秩序的设置,既妨碍了人们的通行,又破坏了街道的景观.以街角的围护栏为例,多数护栏的开口与人行横道线不匹配,阻碍了人们的通行,同时亦阻碍了转弯车辆的视线通畅,形成了极为不安全的因素.另外交通信号指示灯设置的无序与部分路口无障碍通行设置缺失,导致了街道设施的混乱性.因而,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进行设计:第一,安全性原则——交通路口作为人车交汇地,安全是首要的,十字路口的设计应以安全性为第一前提;第二,以人为本原则——十字路口的设计设置应充分尊重人的需求,特别是行人的需求,这其中包括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第三,系统性原则——十字路口作为各种设施的交汇处,设计设置应力求与环境协调、统一,应本着系统性的原则,协调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图2).
图2 十字路口城市家具示意图
6.2 环境标识设施系统
在连云港市环境标识设施系统的现状中,缺乏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更缺乏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在此次设计中应规划出符合连云港中心区特性的知性设计,构建可充分利用中心区都市构造的环境导向系统,其中包括利用方位指示图和目标建筑物导向提供连续性信息的步行者用标识与正确指导的车辆用标识.整体标识方便公众使用并宣传连云港的城市特色及整体形象.
6.3 广告设施系统
广告设施系统是装扮城市的一个重要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城市商业的延伸.但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广告设施设置过于泛滥且设计粗糙,破外了城市的和谐与美观性.城市中心区域的广告设施应做到与周边的建筑、街道的景观等因素保持高度的统一,不宜过于突兀(图3).
图3 广告标识设施示意图
6.4 照明设施系统
连云港市街道空间环境的照明设施系统以广场大型的光柱与道路的艺术照明组成.照明设施不仅起到照明的作用,而且起到装饰这所城市的效果.在照明设施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点设计方法:
6.4.1 实现“光的明暗有致”,使连云港市的街道空间环境具有高度的识别性
在城市的重要节点与道路上布置较为明亮具有艺术感的照明设施,夜晚更能让走在街道上连云港市的人民感受到浓浓的地域文化氛围.
6.4.2 基于连云港市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现场所特性的灯光
公共空间环境采取基础式样照明.商业空间环境采用明亮璀璨的照明灯光;住宅空间环境采用静谧柔和的照明灯光.
6.4.3 节约用电,降低连云港市资源的使用率
充分考虑光与场所特性的和谐,光源和器具的关系;考虑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自然能源的利用;适当控制夜间射向天际的照明灯光,遏制能源的浪费(图4).
图4 照明设施组合立面图
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强调街道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则强调的是街道的美学价值与人们生活的社会价值.因此可以看出街道空间系统设计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设计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街道空间环境里演绎着百姓的生活万千,街道是人们在城市中公共场所停留较长的场所.因此,在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系统设计中,设计者应高度概括的整体把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街道空间环境中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有机的组织与整合,达到美观性与功能性统一的同时也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与文化精神需求.
〔1〕张玲.构建城市新区街道空间的关键要素及其整体环境的创造[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薛忠燕.人性化、情感化的街道空间[D].天津大学,2004.
〔3〕杨润.基于城市街道特色塑造的环境小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姜洋,王悦,解建华,刘洋,赵杰.回归以人为本的街道:世界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最新发展动态及对中国城市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05).
〔5〕[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TU984.18
A
1673-260X(2014)05-0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