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性溃疡73例临床研究

2014-08-01 00:24陶凤姣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消化性胃镜溃疡

陶凤姣

小儿消化性溃疡73例临床研究

陶凤姣

目的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以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实施诊断和分组治疗,对照组(n=36)患儿主要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n=37)患儿则实施中西结合治疗,对2组患儿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有55例患儿为十二指肠溃疡,有2例患儿为复合溃疡,有16例为胃溃疡。其中有31例患儿为HP阳性。在实验组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相对不典型,类型多为十二指肠溃疡,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联系,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相比西医治疗更为显著。

小儿消化性溃疡;内镜检查;中西医结合

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小儿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其临床症状早期不典型,小儿表达能力差,因此临床诊断工作难度较大。本研究对73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和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19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9.0±1.2)岁。病程6 d~7年,平均病程(1.0±0.2)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6),实验组(n=37)。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患儿在临床上均存在一系列症状,有70例患儿表现为上腹疼痛,有59例患儿恶心呕吐,有9例患儿反酸,有7例患儿嗳气,31例纳差和33例贫血。

1.3 检查方法 在患儿的临床症状评估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均采用侵入性13C-尿素呼气试验。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甲硝唑剂量为0.2 g/次,3次/d,睡前增加一次剂量;克拉霉素剂量为20 mg/(kg·d),分2次服用。清晨顿服奥美拉唑,剂量为0.6 mg/(kg·d),连续治疗2周。

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治疗,药方为白术12 g,陈皮、当归、丹参各9 g,黄连、大黄各3 g,甘草6 g。药方用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综合疗效、副反应及发生率。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以下标准对患儿临床效果进行评估。(1)显效: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溃疡消失或者创面出现瘢痕,HP转阴。(2)有效: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显著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显著缩小,缩小幅度大于50%,HP转阴。(3)无效: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不存在明显改善迹象,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处于活动期,溃疡缩小幅度在50%以下,HP未转阴。

1.6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经过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有55例患儿为十二指肠溃疡,占75.3%;有2例患儿为复合溃疡,占2.7%;有16例为胃溃疡,占21.9%。其中有31例患儿为HP阳性,占42.5%。

2.2 2组疗效比较 2组患儿经过相应的治疗,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3 副反应比较 经治疗,2组少数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恶心,呕吐。同时也有极少数患儿出现皮疹、头晕、嗜睡、ALT升高,但停药后均恢复正常。其中实验组患儿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侵入以及黏膜抵抗力失衡所致,导致自身的胃壁以及十二指肠被胃酸以及胃蛋白酶消化,引起黏膜组织受损[1]。小儿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的诱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得到确切结论,大多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有关。在此次临床研究中,经过诊断,HP阳性率为42.5%。相关资料显示,HP感染主要的年龄阶段为儿童阶段,可见儿童阶段是HP侵袭主要阶段。且研究表明,HP感染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HP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在产生氨、分泌空泡毒素以及细胞毒素等致病因子的基础上,对胃黏膜以及十二指肠黏膜造成破坏,引起消化性溃疡[2]。

小儿消化性溃疡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新生儿也可能患病,但以年长儿好发。男性患儿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患儿,这可能是因为男孩子活动量以及食量相比女孩子更多,因此更易发生饮食不适,导致泌酸增加,引起溃疡。经过诊断显示,消化性溃疡中大多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这与国内的相关报道相符[3]。

由于学龄儿童年龄较小,其表达自述能力差,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体征,从而造成早期临床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大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确诊率[4]。使患儿在早期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西医学者大多认为采用联合用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甲硝唑是一种有效的厌氧菌预防以及治疗药物,其抗菌谱广泛,具有较好的杀菌性,并且不存在毒性以及耐药性,能够有效消灭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则是质子泵抑制剂,其能够对胃壁细胞进行作用,并对H+泵进行抑制,从而使胃酸分泌得到抑制,另外,奥美拉唑能够对胃窦G细胞的胃泌素分泌进行刺激,增加血清胃泌素的浓度,增加胃黏膜的血供,从而加快创面的愈合[5]。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因脾胃虚弱所致。气机不畅引起胃痛,气滞引起血瘀,长久形成脾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加重病情,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活血祛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其中大黄是较好的抗HP中药,与其他抗HP西药联用能明显提高抑菌作用;当归能够起到理气疏肝、平衡肝脾枢机、通气、消除血瘀的效果;白术具有柔肝止痛的效果,诸药结合起到了疏肝健脾、消肿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定痛、抗炎、脾胃调理以及免疫增强的效果[6]。本次分组研究中,实验组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结果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当然依从性,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小儿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需要加强诊断,并结合中西药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病情,加快溃疡的愈合。

[1] 郑丰强,吴翔.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2(10):111-112.

[2] 陆军.12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2,3(12):313-314.

[3] 田晓霖.西咪替丁胃管内注入法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9):102-103.

[4] 武国霞.四联疗法治疗小儿伴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41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2(23):203-204.

[5] 周平.小儿消化性溃疡114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123.

[6] 刘元顺.小儿消化性溃疡病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 3(35):222-2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44

湖南 422001 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陶凤姣)

猜你喜欢
消化性胃镜溃疡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都是“溃疡”惹的祸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