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
鼻腔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对鼻息肉中Fos蛋白(c-fos)和Myc蛋白(c-myc)表达影响的临床评估
李聪
目的 对应用鼻腔局部给予布地奈德方式对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患有鼻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45)。采用常规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用药方案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鼻息肉病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1.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c-fos(6.7%)和c-myc(15.6%)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6.7%、95.5%);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鼻息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4.07±0.69)d和临床治疗总时间(7.13±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6.48±1.41)d,(9.85±2.14)d;停止药物治疗后鼻息肉病情复发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结论 应用鼻腔局部给予布地奈德方式对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鼻腔局部;布地奈德;鼻息肉;治疗
已有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证实c-fos、c-myc表达与细胞凋亡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应用鼻腔局部给予布地奈德方式对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展开了对比分析,现报道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新余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90例鼻息肉的患者,在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后(n=45),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3~69岁,年龄(41.6±1.3)岁;鼻息肉患病时间1~7年,平均(2.8±0.5)年;治疗组中男27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1.4±1.2)岁;鼻息肉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2.9±0.7)年。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患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鼻腔局部喷洒布地奈德鼻喷剂进行治疗[2],而后对这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c-fos和c-myc表达率、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鼻息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鼻息肉病情治疗效果、停止药物治疗后鼻息肉病情复发率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3]临床治愈:患者鼻息肉症状消失,鼻部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经相关检查证实息肉完全消失;有效:患者鼻息肉症状明显好转,鼻部功能有显著改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息肉体积缩小程度超过50%;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甚至是恶化。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人数+有效人数)/该组患者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病程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过程中,正态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1 c-fos和c-myc表达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期间有39例出现c-fos表达,有43例出现c-myc表达,有1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应用常规药物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期间有3例出现c-fos表达,有7例出现c-myc表达,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的c-fos以及c-myc表达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c-fos和c-myc表达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2.2 鼻息肉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后鼻息肉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应用常规药物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后鼻息肉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1.1%。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鼻息肉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2.3 鼻息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经历(6.48±1.41)d后鼻息肉症状消失,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为(9.85±2.14)d;治疗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后(4.07±0.69)d鼻息肉症状消失,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为(7.13±1.96)d。显然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鼻息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比较(d)
2.4 停止药物治疗后鼻息肉病情复发率 对照组患者在停止药物治疗后有11例鼻息肉病情再次复发,病情复发率为24.4%;治疗组患者在停止药物治疗后有2例鼻息肉病情再次复发,病情复发率为4.4%。2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临床已经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对鼻息肉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具体的药物作用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4]。c-fos、c-myc两种指标主要在鼻息肉组织表面黏膜上皮、黏膜下腺体、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质进行表达,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疾病进行治疗,可以对c-fos、c-myc的表达的途径产生有效抑制,主要机制是由于糖皮质激素经细胞膜发生主动扩散与细胞质内的特异性受体发生结合反应后在转录过程中或转录后水平对c-fos、c-myc基因表达产生抑制,而导致c-fos、c-myc蛋白的实际表达量明显减少,从而发挥有效的凋亡诱导功能,继而发挥一定的抗炎效应,达到使鼻息肉炎症反应程度减轻的效果[5-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鼻腔局部给予布地奈德方式对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c-fos和c-myc表达率明显低于后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后者,鼻息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停止药物治疗后鼻息肉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上述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局部应用布地奈德方式对鼻息肉治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 鲜军舫,田其昌,王振常.鼻和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32(1):53-54.
[2] 何庆云,何杰,董玉龙,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表现及分型[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19(4):302-304.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33(3):134-135.
[4] 周俊江.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7(12):102-103.
[5] 姚晶.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16):401-402.
[6] 刘冰.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75-176.
[7]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007,海口)[S].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33(12):113-114.
[8] 陈福权,黄维国,乔莉,等.鼻息肉术后增生组织中转化生长固于α、β1的表达和激素的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16(18):399-4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38
江西 338000 新余市人民医院(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