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苗
2012年9月,我有幸得到了去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实习一年的机会。转眼回国已近一年,无论巴塞罗那有多美,无论我对她有多留恋,我脑海中关于巴塞罗那的一些印象已经开始模糊,但那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水、微凉的海风、连绵不绝的青山、细软的沙滩和面带微笑的人们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风景如画的城市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举办,这让当时只有四岁的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最初的印象。通过电视,我看到了巴塞罗那的美丽风光,记住了这个城市的名字,心中也萌生出了一丝对巴塞罗那的向往。20年后,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而我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去看看当年的奥运会主场馆——蒙锥克体育场。
蒙锥克体育场就建在著名的蒙锥克山(Montju?c)上,虽然场馆不大,但周围的景色十分优美。当我步入场馆俯瞰赛场时,心中感慨万千,这里可有我对巴塞罗那最初的梦想啊!走出场馆,站在蒙锥克山上,巴塞罗那全城的景色一览无余。眺望着远方的海港和那仿佛伸手可触的云朵,我感动得想流泪,恨不得能永远留在巴塞罗那感受她的美好。
只有亲自到过巴塞罗那,你才能发现上天有多么宠爱这座依山傍海的城市。巴塞罗那是一座典雅的美丽小城,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包括老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老城区虽然面积不大,却拥有古罗马时期留下的城墙、中世纪的宫殿以及封建时期遗留的古老街道和哥特式教堂。在老城区中穿行,会让人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融入感。即使你不知道那里曾发生什么,也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对历史沧桑的敬畏感。
巴塞罗那的新城区没有现代感十足的高楼大厦,却更像是天才建筑师高迪(Antonio Gaudi)的大型建筑博物馆。在巴塞罗那,那些最著名的建筑几乎都是高迪设计的,如举世闻名的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ília)、米拉之家(Casa Milà)、巴特略之家(Casa Batlló)和古埃尔公园(Palau Güell)等。高迪凭借他独一无二的灵感,将常人无法捕捉到的自然之美融入现代建筑中。他所设计的那些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建筑让人折服,让人膜拜,因为他能不着痕迹地将自然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高迪留给了巴塞罗那无数的建筑瑰宝,可以说,没有高迪,就没有巴塞罗那魅力无限的今天。
无处安放的热情
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城市,巴塞罗那人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而要释放这无处安放的热情离不开两样东西:酒吧和足球。
在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酒吧随处可见。除了啤酒、饮料和咖啡,里面还出售当地的快餐和下酒菜。快餐类似我们常吃的“赛百味”,是在法棍里夹青菜和当地特有的火腿、腌肉等。下酒菜在当地叫做“tapas”,主要包括腌制的橄榄、海鲜和肉等,品种十分丰富。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只要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你就能看到当地人坐在路边的酒吧里,举着酒杯和朋友们大声谈笑,一聊就是一下午。
说到酒吧,就不能不说巴塞罗那人对足球的热爱。在巴塞罗那,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是巴萨队(编注:即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球迷,而观看巴萨队的比赛则是全城人最大的业余爱好。每当巴萨遭遇皇马,全城的斗志都能被点燃。大家根本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看比赛,而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一起穿着巴萨队的队服挤在酒吧里,边喝酒边看球,时而欢呼,时而大骂。如果巴萨赢了皇马,那全城都像过节一样。有时,巴萨队刚进一球,就已经有人在城里放烟花了。如果巴萨队输了,当地人的心情也会随之跌入谷底。在巴塞罗那的一年里,对足球丝毫不感冒的我从未关注过任何一场巴萨队的比赛,但我总能从当地人的脸上得知前一天有没有比赛以及巴萨队是输还是赢。
悠闲惬意的生活
相比于北京的忙碌,巴塞罗那的生活节奏要慢很多。银行和政府部门通常只工作到下午两三点,每周只有一天需要工作到下午五点左右,中午还有午休时间。各大超市会在下午五点纷纷关门歇业,这对很多中国学生而言都很不方便。如果你晚上还想购物,就只能去市中心的大型购物商场,或是由巴基斯坦人和中国人开的小超市。此外,几乎大部分的超市在周末都不开门,所以周五是去超市抢购的最后时机。如果有谁忘了去采购,周末就只能多花一点钱在街边的小店铺随便买点凑合了。
虽然西班牙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巴塞罗那人依然无所顾忌地享受着假期和下班后的闲暇时光,将大把赚钱的机会留给在当地做生意的中国人。比如前面提到的满街的酒吧,大多数都已被中国人买下。虽然当地人也会因中国人和他们竞争而心生不满,但到了周末,他们还是会心甘情愿地去中国人经营的酒吧里喝酒、聊天,因为当地人开的酒吧早在周五下午就关门放假了。
除了工作时间,当地人吃午饭和晚饭的时间也让初到巴塞罗那的我很不适应。虽然当地人的下班时间很早,但吃饭的时间却比咱们要晚两个小时。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这是因为巴塞罗那的日落时间比较晚,太阳往往要在晚上八点才下山,而当地人又很爱在工作间歇喝咖啡、吃点心,所以完全可以撑到下午两点再吃午饭,晚饭自然就推迟到晚上九点了。
令人难忘的学生
在孔子学院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我教过的学生形形色色,年龄跨度很大,有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有尚未毕业的学生,也有满头银发的老人。其中,一位名叫Juan的老爷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Juan已经60多岁了,由于年纪大,听力不好,所以经常在课堂上“脱线”,没法跟上大家的步调。但其他同学都特别善良,从不嫌弃Juan速度慢,还总是把我讲课时说的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讲给Juan听,而Juan也总是满面笑容地来上课。他说他学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挑战自己,他很享受在课堂上度过的快乐时光。
Juan的汉语学得很好,这多半是他自己的功劳。Juan的笔记本上总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自学汉语的笔记和抄写过无数遍的汉字。他虽然听力不好,却非常喜欢说汉语。每次见到我,他都会跟我显示不知又从哪里自学到的句子,而他最喜欢说的句子是“我想买票去北京”。
Juan非常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之余,他还喜欢练太极拳,看中国电影。别看他已经一把年纪了,却很喜欢徒步远足,所以他的身体非常好。此外,他还经常开车带我去拜访朋友,去郊区郊游。Juan的这种生活态度让很多年轻人都羡慕不已。
和朋友闲聊,我总是“自以为是”地称巴塞罗那为“我的巴塞”。其实,我这样说只是想让自己和巴塞罗那有一种无法被时空割裂的联系。毕竟,这是一座在我还没见过她时就已深深爱上的城市。虽然现在我和她相隔万里,但她的美丽和那里善良、友好的人们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