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安徽举人赴京应试,不料却名落孙山。他自尊心很强,落榜后觉得无颜回乡,就滞留在安徽会馆继续攻读。日子久了盘缠吃紧,无奈之下,他以家传手艺开起豆腐坊谋生。夏季的一天,卖剩下的豆腐上面很快长了层白毛,他舍不得扔,于是就将豆腐切块,撒上盐和花椒,装在缸里腌上。半年后他忽然想起这坛豆腐,打开一看,发现豆腐已变成了青灰色的臭豆腐。他想扔掉,但转念一想,还是自己留着吃吧,就用筷子夹了一块品尝。奇怪的是,这臭豆腐闻着虽臭,吃起来却很香。他让左邻右舍和朋友品尝,大家尝过后都说好吃,一坛臭豆腐很快就被人买光了。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就开始专门研究制作臭豆腐,经多次试验改进,终于摸索出一套制作高质量臭豆腐的生产工艺,并逐步将其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名牌小菜。后来,臭豆腐传入宫廷,成为御膳小菜,慈禧太后为其赐名“青方”,臭豆腐的身价也因此倍增。这位安徽举人就是王致和,他发明的臭豆腐流传至今,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一绝”。
创新成果作为科研失败后的副产品而问世,这在科学发明史上并不少见。这表明,失败不仅是确定目标下的成功之母,同样也构成目标之外副产品的成功之母。面对失败,我们不但要总结经验教训,而且要善于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并把握由此可能带来的新机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