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下的微课制作

2014-07-31 08:50鲍文艳陈炳飞钱梦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资源微课设计

鲍文艳++陈炳飞++钱梦亚

网络教研团队

第十一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昆山中学决赛作品: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学习指南

● 1.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遥感》

● 2.达成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和视频配套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环节的问题和任务,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并能举例说明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 3.学习方法建议:

(1)运用图像阅读法,增强直观体验。

(2)运用实例分析法,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

●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二、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配套资源,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 1.遥感的概念:

“嫦娥二号”卫星可获取7米分辨率的图像,这将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图像。下图是在“嫦娥二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获得该图像运用的是什么技术?(提示:该图像的获得,是借助卫星,对月球表面物体远距离的感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遥感的工作原理:

(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绘制出遥感工作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将下列环节合理连接起来。

目标物专业图件和统计数字遥感地面系统传感器

◇将下列内容标注到相应的箭头上。

信息处理和分析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

● 3.遥感的特点:

比较、完成下表,并说出1条下表未包含的遥感特点。

● 4.遥感的应用:

右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要监测格陵兰岛冰原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

(2)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强烈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3)遥感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借助网络、书籍、报刊等课外学习资源,收集资料,任意举出2个实例加以说明(准备在课堂上陈述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困惑与建议

2013年7月23日至25日,我们三人组团,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比赛。比赛公平公正,当场公布赛题,且不能夹带材料进入赛场,我们的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的。23日早晨进入赛场(计算机房),在指定网站看到比赛内容——设计《遥感》的学习任务单和制作相关学习资源。上午在团队合作下,先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然后利用网络开放时间,分工搜索了相关图片和资料。下午整理素材,完善学习任务单和制作视频学习资源,于指定时间提交作品。24日上午进行团队间的互评。这一环节中,我们在其他团队作品的启发下,重新审题,领会到比赛内容的真正内涵,于是整理思路着手修改。24日下午,我们对任务单和视频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25日上午进行陈述和答辩,展示团队的作品。整个过程紧张、激动,从队员间的个性张扬,到平衡与整合,充分考验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是一次很愉快的体验。

● 通力合作下的讨论和修改

初稿设计内容时,我们依据学情设计,完成了自己觉得很满意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可在互评环节之后,在团队互评启发下,我们重新审题,发现我们的设计更像教学过程,任务单就是课前预习作业。但《学习任务单》的本意是引导学生自学,在课前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达成一定的目标。于是队员们各抒己见,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陈炳飞】第一,课题名称应该写教材原名称,因为《遥感》只是本课中的一个子标题,从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性来看,应该将教材主标题列出,以便学生能从课题中就树立“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第二,达成目标的表述完全是教学目标,最好要改一下。

【钱梦亚】课题名称就写《遥感》,表达简洁、一目了然,应该没问题。达成目标确实不好,与任务单的本意背道而驰,参考其他团队,可以改成:①阅读教材P6~8主干文字,了解遥感的基本内容。②观看视频讲解,结合图形理解遥感的概念、工作过程、优缺点、主要应用。③通过练习,掌握遥感应用的功能和意义。

【鲍文艳】我觉得课题应该写全,改成:人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遥感》,更严谨。达成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明确要做些什么、达到怎样的目标,要能体现出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活动。但是钱梦亚的修改还是接近教学目标的表述,而且较烦琐,“通过练习,掌握遥感应用的功能和意义”与课标不一致。

【陈炳飞】可以改成:通过阅读材料和视频配套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环节的问题和任务,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并能举例说明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钱梦亚】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太简单。

【鲍文艳】“自主学习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巩固提高”,很清楚地说明课堂学习环节,简洁明了,应该可以。要改的话,再具体提示一些活动内容,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为课堂学习做哪些准备,起到预知、预备的效果。

【陈炳飞】具体一些也可以,改成:自主学习评价——检测自学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学困惑,培养合作能力;成果展示——引发思维碰撞,融合内化新知;巩固练习——自主解决问题。用框架表示也比较简洁。

【鲍文艳】把“成果展示”改成“成果展示和质疑”,提示学生之一环节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和提出困惑。“巩固练习”改成“少量提升练习”,提示学生课堂上的练习是精选的,但难度加深了,课前自学时必须尽量掌握基础知识。

【钱梦亚】这样修改好,“学习指南”就像“使用说明书”了,帮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很好地起到了“指南”的作用。

【鲍文艳】我们的“学习任务”形式也要改,应该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能起到一定的检测作用。不能用“导入”、“主体”、“巩固练习”来构建,怎么改好呢?

【陈炳飞】我们可以做视频资源,配合视频思路来构建。

【鲍文艳】那就把填空的知识点都设计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看一段视频,完成一两个任务,而且不能从书上直接找到结论,一定得经过思考,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和反馈学习情况。

【钱梦亚】视频应该减少点量。不能让学生花太多时间,否则视频的新意被大量练习给冲淡了,学习兴趣会降低。

【鲍文艳】嗯,视频应该突出基础性,但也要有一定区分度,学生认知毕竟是有差异的。

【陈炳飞】我认为题目的类型一定要多样,可以激发兴趣,并能多方面反映和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鲍文艳】“遥感的概念”就用选择题,用月球遥感图像作为素材,既考查读图能力,又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遥感过程可以画成图。

【钱梦亚】我觉得“遥感的特点”设计成列表比较形式。

【鲍文艳】最后还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上网或用其他手段获取一些遥感图像,并说出它运用的领域,为课堂交流做准备。

【陈炳飞】这个好,不仅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检验了对遥感的认识,可以激发兴趣的。

endprint

任务单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是制作教学资源的前提,经过团队集思广益,反复修改,终于设计出一份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再配以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源,我们的作品最终定稿。

● 体现微课理念的亮点

我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意在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基本学习的学习环节,课上以提升、拓展、解疑为主。较之初稿,修改后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自学需要而设计

在我们的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积,每一题都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任务单言简意赅,设置成16K纸正反面,行文流畅、表述简洁、视图清晰、阅读时间少。视频资源的呈现效果好,语言优美,及时提示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任务选取时突出重难点,力取精华。这个亮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的任务单中,任务形式有填空、选择、绘图、问答,几乎涵盖了所有题型。有教师可能觉得会花很多时间,其实不然,因为每一项任务都是在视频引导下完成的,普通认知水平的学生80%都能很顺利完成。比如,第二项任务中的绘图,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难度较大,但我们分解成了两个步骤,就容易多了。当然也不乏区分度。又如,第三项任务“比较、完成下表,并说出1条下表未包含的遥感特点”,后一个任务就增加了难度,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一项任务开放性很强,需要学生收集遥感图像且说明其运用领域,目的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指南”指导性很强

学习指南中的文字表述简练,阅读量小,学生容易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出哪些成果。比如,“达成目标”中“通过阅读教材和视频配套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环节的问题和任务,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学生一看就知道学习时需要教材、视频、任务单,并且要配合使用;知道要先观看视频,根据其中的提示完成相应任务;还能明白学习重点是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4.素材贴近生活

运用网络能搜集到很多丰富、典型或实时的素材,任务单中我们选取了嫦娥号拍摄的遥感图像、格陵兰岛冰川变化材料,视频中选取了故宫、台湾、沙尘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汶川地震等遥感图像素材,既丰富了学习资源,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地理学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 赛后感悟

【鲍文艳】通过比赛,我认识到,微课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自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基础,课堂上不再重复,而是进行巩固提升,不同于课前预习。所以在设置问题和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又要重视学以致用,力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另外,还要注重以优美的形式呈现配套资源,设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审美体验。

【钱梦亚】本次大赛组织有序,环节紧凑,赛题新颖,让我接触到了教育技术较前沿的知识,领会到微课的内涵,冲击到我的常规教学理念,学会了设计《任务单》和制作视频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值得一试。本次比赛不仅需要个人的专业技术,更大程度上是比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交流、讨论、争辩,我们的思维进行碰撞,理念相互融合,合作更加默契,整个过程紧张、辛苦,但非常愉快。

【陈炳飞】首先,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真实研究,经历“研讨设计初稿—互评—完善设计方案—陈述答辩”的反复“折腾”,队员之间的智慧不断碰撞、个体的反思日益深刻,能极大地提高每个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研究习惯;其次,这是一项理念先进的业务进修,微课设计是“翻转课堂”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资源,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明确了微课的教学价值与设计思路,深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endprint

任务单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是制作教学资源的前提,经过团队集思广益,反复修改,终于设计出一份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再配以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源,我们的作品最终定稿。

● 体现微课理念的亮点

我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意在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基本学习的学习环节,课上以提升、拓展、解疑为主。较之初稿,修改后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自学需要而设计

在我们的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积,每一题都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任务单言简意赅,设置成16K纸正反面,行文流畅、表述简洁、视图清晰、阅读时间少。视频资源的呈现效果好,语言优美,及时提示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任务选取时突出重难点,力取精华。这个亮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的任务单中,任务形式有填空、选择、绘图、问答,几乎涵盖了所有题型。有教师可能觉得会花很多时间,其实不然,因为每一项任务都是在视频引导下完成的,普通认知水平的学生80%都能很顺利完成。比如,第二项任务中的绘图,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难度较大,但我们分解成了两个步骤,就容易多了。当然也不乏区分度。又如,第三项任务“比较、完成下表,并说出1条下表未包含的遥感特点”,后一个任务就增加了难度,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一项任务开放性很强,需要学生收集遥感图像且说明其运用领域,目的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指南”指导性很强

学习指南中的文字表述简练,阅读量小,学生容易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出哪些成果。比如,“达成目标”中“通过阅读教材和视频配套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环节的问题和任务,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学生一看就知道学习时需要教材、视频、任务单,并且要配合使用;知道要先观看视频,根据其中的提示完成相应任务;还能明白学习重点是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4.素材贴近生活

运用网络能搜集到很多丰富、典型或实时的素材,任务单中我们选取了嫦娥号拍摄的遥感图像、格陵兰岛冰川变化材料,视频中选取了故宫、台湾、沙尘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汶川地震等遥感图像素材,既丰富了学习资源,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地理学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 赛后感悟

【鲍文艳】通过比赛,我认识到,微课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自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基础,课堂上不再重复,而是进行巩固提升,不同于课前预习。所以在设置问题和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又要重视学以致用,力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另外,还要注重以优美的形式呈现配套资源,设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审美体验。

【钱梦亚】本次大赛组织有序,环节紧凑,赛题新颖,让我接触到了教育技术较前沿的知识,领会到微课的内涵,冲击到我的常规教学理念,学会了设计《任务单》和制作视频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值得一试。本次比赛不仅需要个人的专业技术,更大程度上是比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交流、讨论、争辩,我们的思维进行碰撞,理念相互融合,合作更加默契,整个过程紧张、辛苦,但非常愉快。

【陈炳飞】首先,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真实研究,经历“研讨设计初稿—互评—完善设计方案—陈述答辩”的反复“折腾”,队员之间的智慧不断碰撞、个体的反思日益深刻,能极大地提高每个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研究习惯;其次,这是一项理念先进的业务进修,微课设计是“翻转课堂”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资源,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明确了微课的教学价值与设计思路,深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endprint

任务单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是制作教学资源的前提,经过团队集思广益,反复修改,终于设计出一份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再配以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源,我们的作品最终定稿。

● 体现微课理念的亮点

我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意在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基本学习的学习环节,课上以提升、拓展、解疑为主。较之初稿,修改后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自学需要而设计

在我们的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积,每一题都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任务单言简意赅,设置成16K纸正反面,行文流畅、表述简洁、视图清晰、阅读时间少。视频资源的呈现效果好,语言优美,及时提示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任务选取时突出重难点,力取精华。这个亮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的任务单中,任务形式有填空、选择、绘图、问答,几乎涵盖了所有题型。有教师可能觉得会花很多时间,其实不然,因为每一项任务都是在视频引导下完成的,普通认知水平的学生80%都能很顺利完成。比如,第二项任务中的绘图,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难度较大,但我们分解成了两个步骤,就容易多了。当然也不乏区分度。又如,第三项任务“比较、完成下表,并说出1条下表未包含的遥感特点”,后一个任务就增加了难度,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一项任务开放性很强,需要学生收集遥感图像且说明其运用领域,目的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指南”指导性很强

学习指南中的文字表述简练,阅读量小,学生容易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出哪些成果。比如,“达成目标”中“通过阅读教材和视频配套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环节的问题和任务,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学生一看就知道学习时需要教材、视频、任务单,并且要配合使用;知道要先观看视频,根据其中的提示完成相应任务;还能明白学习重点是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4.素材贴近生活

运用网络能搜集到很多丰富、典型或实时的素材,任务单中我们选取了嫦娥号拍摄的遥感图像、格陵兰岛冰川变化材料,视频中选取了故宫、台湾、沙尘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汶川地震等遥感图像素材,既丰富了学习资源,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地理学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 赛后感悟

【鲍文艳】通过比赛,我认识到,微课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自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基础,课堂上不再重复,而是进行巩固提升,不同于课前预习。所以在设置问题和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又要重视学以致用,力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另外,还要注重以优美的形式呈现配套资源,设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审美体验。

【钱梦亚】本次大赛组织有序,环节紧凑,赛题新颖,让我接触到了教育技术较前沿的知识,领会到微课的内涵,冲击到我的常规教学理念,学会了设计《任务单》和制作视频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值得一试。本次比赛不仅需要个人的专业技术,更大程度上是比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交流、讨论、争辩,我们的思维进行碰撞,理念相互融合,合作更加默契,整个过程紧张、辛苦,但非常愉快。

【陈炳飞】首先,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真实研究,经历“研讨设计初稿—互评—完善设计方案—陈述答辩”的反复“折腾”,队员之间的智慧不断碰撞、个体的反思日益深刻,能极大地提高每个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研究习惯;其次,这是一项理念先进的业务进修,微课设计是“翻转课堂”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资源,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明确了微课的教学价值与设计思路,深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源微课设计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BUBA台灯设计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资源回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