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坤 沈伟峰
摘 要 功能教育工作法是将现代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与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党建工作法,它通过对大学的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形成了“育人为本”、“技能强身”、“服务社会”三部分内容,培养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专业技能、创新实践、服务意识的全方位发展,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功能教育工作法 党员再教育 大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Function Education Method to Promote the Re-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ZHENG Xiaokun, SHEN Weifeng
(Binjiang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Function education is to nurture talent work act modern university, the three function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and re-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combine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Student Branch of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law, which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 to expand and extend th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 forming a "people-centered", "physical skills", "social services" three parts, training college party ideals and beliefs, will quality, expertis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wareness of the full range of development services, promote innovation an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arty work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function education method; re-education of Party education; college function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进行党员再教育,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受到组织和投入等方面的限制,如何让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值得让我们去思考。功能教育工作法就是一种结合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采用创新的工作方法,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
1 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再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基层党组织形势之一,是由大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群体。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就是作为学生党员的群体表现,它包括了学生党员的培养与发展和教育与管理,尤其是学生党员再教育问题是学生党支部一项重要而关键工作。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政治素养强、思想觉悟高、专业技能好的一部分先进分子,是高校培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而且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普通同学,做好党员再教育工作。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普遍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对于党员再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党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再教育这个紧迫的问题亟待解决。
(1)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不健全导致工作内容偏移。一般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中更加重视学生党员的选拔与发展等标准的制定,对于预备党员考察以及预备党员转正后的考察都没有健全的制度规定,导致学生党支部在执行其职能的时候更关注前期发展对象的选拔与组织发展工作,而忽视学生党员再教育环节,使很多大学生在组织发展之后就丧失了前进的目标,或者要求过于笼统而目标不明确,在预备党员考察期间因成绩不合格等原因延期转正,甚至因违反学校纪律而被取消党员资格,使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使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冲击。
(2)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主体不明确导致党员主动性欠缺。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党员再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是强调学生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工作任务,学生党员被动学习和接受任务,而缺乏主动思考与自我学习意识,导致很多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完全被动接受,对组织学习出现麻木思想,缺乏主动性,使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疲于应付,形式大于内容,尤其是单纯的政治学习较为枯燥,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党员再教育效果。
(3)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投入不足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党员再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党员,形式是通过组织生活、党日活动来实现,而当前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党员再教育活动的时候往往是单一的理论学习,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脱离,对于学生党支部活动的物质和人力投入又严重不足,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很难也不愿多进行工作投入与思考,只是应付上级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导致党员教育形式普遍缺乏创新,党员再教育效果不佳。
2 现代大学功能与功能教育工作法的提出
要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求结合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身份特征,更要符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现代大学的功能。
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功能,早期的大学是为统治阶层培养储备人才,也仅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单一功能。到19世纪的欧洲,随着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才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威廉·冯·洪堡提出了大学的新理念,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现代大学被赋予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20世纪随着美国实用主义的盛行,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近现代大学走出了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渐渐走向社会中心,承担了服务社会的职能,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现代大学具有三大功能:其一,培养人才,通过教学行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不仅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人格培养;其二,科学研究,就是要挖掘大学创造知识的能力,要有勇于创新和探索未知的能力;其三,服务社会,是大学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转化为生产力,也是大学人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功能教育工作法就是既要符合学生群体的身份特征,又要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将现代大学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与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相结合,通过对大学的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实践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延伸,突出“育人为本”、“技能强身”、“服务社会”三个主题,培养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专业技能、创新实践、服务意识的全方位发展,完善高校党员再教育环节,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育人为本,注重党员德育教育,培养党员责任意识。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员再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学生党员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党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在政治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党员强烈的责任意识。
(2)技能强身,注重党员专业教育,培养党员创新意识。高校学生党员不仅要有优异的课程成绩,为同学们树立学校的榜样,还要练就过硬的本领,用专业技能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党员的创新意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大胆地与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新的、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活动。
(3)服务社会,注重党员实践教育,培养党员奉献意识。服务为先,引导学生党员身体力行,主动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锻炼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党员的觉悟,贯彻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融入社会,服务他人,以责任感教育培养党员感恩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功能教育工作法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
功能教育工作法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开展学生党支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凝练,它将枯燥、呆板的讲授式党员教育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变学生党员的被动教育为主动融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1)通过党员主题教育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应该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党员主题教育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党性教育内容丰富,“重温入党誓词”的仪式教育能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党员创先争优;开展党员法制教育、强调党员诚信道德、提高党性纯洁;鼓励党员自主创办支部建设的学习刊物、增强党员自主学习意识。责任教育形式多样,以书籍阅读和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学习政治理论和经典书籍,培养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组织生活多采取讨论、辩论等深受90后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思辨中让学生明确党员的责任、使命和标杆。感恩教育打造品牌,将党员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组织党员观看感恩主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党员主动关注民生,关爱他人;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渗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学生永怀一颗感恩的心;打造“一封家书”品牌活动,家长用书信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自己的子女,通过家校互动,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
(2)打造党员创意课堂实现技能强身。高校党员再教育要强调学生党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锻炼过硬的技能本领,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强调党员创新意识的发掘,打造党员新课堂,涵盖思想品德课、专业技能课、体育锻炼课、劳动实践课等多方面,融入并渗透到党员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思想品德课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党中央最新的政治理论知识,观看红色影片,听取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道德水平;专业技能课,注重党员的专业学习和技能的应用,将党员所学专业的技能要求与党日活动主题相结合,创新开展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等;体育锻炼课,学生党员积极带头参加群众性项目,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用党员冬令营等形式,督促党员进行早读晚锻炼,带动身边同学促进学风建设,引导党员在群体活动中主动关注校园安全和突发事件及时汇报;劳动实践课,党员联系新生、组党员服务队、设廉洁服务岗,在学雷锋等特殊纪念日时深入宿舍、校园、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实践活动。
(3)奉行服务为先理念实现社会价值。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一方面在于大学的知识创造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在于大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进步贡献着价值,将服务社会的大学功能与党员再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大学期间就引导引导党员,身体力行、主动实践、服务社会。以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途径,通过设立“党员服务小站”、“党员义务奉献岗”、“党员廉洁服务岗”等将党员服务群众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城市建设志愿者、深入福利院和孤儿院等开展志愿服务、利用寒暑假以社会调研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主动深入社会、融入社会,关注民生,关心民情,提升党员主动服务群众意识,真正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大学生党员成为政治过硬、技能强身、感恩奉献、服务社会的新时代先锋。
参考文献
[1] 刘春惠.试论大学功能的扩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
[2] 谭志松.大学功能研究及其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 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