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诊断价值

2014-07-31 23:10:50冯瑞枝周德明
影像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栓子肺栓塞征象

冯瑞枝,周德明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放射科,东莞523326)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诊断价值

冯瑞枝,周德明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放射科,东莞52332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用以指导临床对于肺栓塞的诊断以及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选择16层螺旋CT机对我院2010-2012年度40名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时间限定为患者1次屏气期间。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部开始到膈水平位置为止,首先开始常规扫描,然后实施增强扫描。结果:40名肺动脉栓塞患者通过螺旋CT扫描后发现10例不规则片状实变,5例不规则的锲形变,2例磨玻璃样影,10例胸腔积液和15例局部胸膜加厚,3例马赛克征象,2例肺动脉高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应用广泛,对肺栓塞患者扫描除了可以确定患者的肺动脉内是否具有栓子,又能够诊断出患者存在栓塞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是否存在梗死和栓塞范围,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根据,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诊断;临床应用

肺动脉栓塞(PE)指的是肺动脉被栓子阻塞,影响血液流动,属于临床上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肺血管疾病,肺栓塞的危险性较高,其致死率接近25%左右,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如果对肺栓塞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溶栓和防栓塞治疗就能够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肺栓塞患者的存活率致92%[1]。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肺栓塞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但是有些肺栓塞患者症状很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由于缺乏特异的发病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很容易出现对于肺栓塞的误诊和漏诊情况,也因此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严重的能够导致死亡,所以尽早做出诊断,并且需要借助医学影像技术做出精确的诊断。本文选取我院2010-2012年度40名肺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笔者就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以作同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2012 年度我院40名肺栓塞患者,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6.1土10.0)岁。40名患者全部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都有突发咯血和胸部疼痛、胸闷的临床症状,其中有35例患者出现显著的呼吸障碍症状,其中有10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脉管炎、2例肺癌和5例糖尿病。患者进入医院后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主要有心电图、X射线、CT。

1.3 检查方法

16层CT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机,型号为Lightspeed Plus,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CT机之一。扫描设定值为球管电压120千伏,电流250mAs,层厚1.0毫米。首先开始常规扫描,进行常规扫描后需要进行增强扫描,在这之前要让患者接受静脉注射,对其通过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注射剂量约为80ml-95ml,注射速率控制在4.5ml左右每秒。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部开始到膈水平位置为止[2]。

1.4 观察指标

主要对肺动脉的具体栓塞区域,栓子的范围和形态、数量,以及栓子的边缘形状进行观察,同时也要注意胸膜、肺部周边情况以及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2 结果

16层CT共扫描患者40例,其中有多发栓塞(图4)35例,左侧多发10例,右侧多发12例,两侧多发10例;10例不规则片状实变(图3),5例不规则的锲形变,2例磨玻璃样影;10例胸腔积液和15例局部胸膜加厚(图2);3例马赛克征象,2例肺动脉高压(图1);直接征象为肺动脉主干和其分支存在及低密度充盈缺损。

3 讨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确反映肺栓塞的程度,并且还可以清楚地将主动脉的夹层展现出来。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空间和密度的分辨能力较为强大,并且具有较快的扫描速率,在扫描时可以较大程度覆盖Z轴,在现实意义上完成了容积扫描,可进行肺动脉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

医学影像诊断是最为精确有效的方法,具有零创伤、高诊断准确率的优点,并且得到国际学者的肯定,除了诊断中心肺动脉栓塞外对于周围和亚段的肺栓塞也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高效准确。多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快(亚秒),连续螺旋扫描,扫描范围大、层厚薄,一次呼吸屏气就可完成扫描;旋转一周可出四幅图像,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有多种特殊功能,如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CT血管成像、仿真内窥镜、血流灌注、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3]。16层CT扫描具有更短的扫描时间,可以防止患者暴露在射线下的时间过长,也具有更少量的射线剂量,起到了保护患者的作用,实现了低剂量扫描[4]。从上文可知,对肺栓塞患者扫描除了可以确定患者的肺动脉内是否具有栓子,又能够诊断出患者存在栓塞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是否存在梗死和栓塞范围,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根据,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戴汝平.重视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33(5):112-113.

[2]王青,马祥兴,李传福,崔风玉,李笃民,齐滋华.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7):56-58.

[3]许国臣.单排螺旋CT间接性静脉造影术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1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58(6):89-92.

[4]杨学华,张保朋,韩庆元.多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9):1191-1193.

R816.41;R543.1+3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5.19

2014-05-22

猜你喜欢
栓子肺栓塞征象
村骂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留守儿童栓子
危险度预测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蓝狐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3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