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
他曾用推拿加一个单方,挽回了溺水窒息者的生命;用3剂药抢救了垂危胃出血病人;7剂方药使一个双腿交结7年难以屈伸、“周游列国”求治的小女孩基本能独自站立;用内服、外治、导引的方法,使多例脑胶质瘤患者转危为安;坚持用一个基本方挽救一位乳腺癌术后淋巴转移者,患者至今已存活30年……他就是孙光荣。
孙光荣是我国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因自幼“刚正敦厚,循规蹈矩,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五岁即被父亲视为“可传衣钵之才”。
行医数十载,孙光荣潜心钻研,逐步形成了自己“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的学术思想,临床时以“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为思辨特点,并创造了用“三联药组”按君臣佐使配伍而增强中药相须、相使、相畏、相杀功能的独特组方方法。这些学术经验虽然言词简洁,却是字字珠玑,意味深厚。他认为,中医治病最讲究两条:一是从病人的整体以及与外环境的关系来看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用统一的“套餐”,不能用程式化的“套路”;二是中医治病不是运用对抗性思维,不是有细菌或病毒就只要消灭细菌或清除病毒,不是有病损的脏器或肢体就只要截断病损的脏器或肢体,而是“调”——调阴阳、调气血、调气机的升降出入,调到平衡。
从健康人群的养生来说,孙光荣也有自己的看法——
养生的总则:合则安
“合则安”是孙光荣对中医养生理论言简意赅的总结,他称之为养生的总则。
“合则安,合适就平安。吃什么、练什么功法?合适就平安。我认为养生就分成三大类:一是药养,二是食养,三是术养。不管你用哪一类,用什么方法,总则就是:合则安。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很大。比如说,我的夫人每天晚上喝一杯牛奶,她就睡得安安稳稳。因此她反复动员我一定要喝牛奶,我喝了以后,一晚上睡不着。这就是‘不合,‘不合则不养生。”孙光荣说。
在孙光荣看来,“合”,就是合适,舒服。有什么标准呢?主要就是你自身的体验。不管你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有几点要把握。第一是小便不黄;第二是大便不结不泄;第三食欲不降低、肚子不胀、胸脯不闷;第四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第五就是眼睛有神。有了这几点就是“合适”了,否则就不“合适”。这用不着仪器检查,自己感觉就很明白。
养生的“要领”:上静、中和、下畅
至于养生的“要领”,孙光荣将其总结为六个字:“上静、中和、下畅”。
孙光荣解释说:“中医讲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简单说就是把人体分成三个部分吧。你吃什么、做什么,第一是‘上静,就是心跳不加剧,不烦躁,上面始终要静。要想长寿心态首先要平和,要宁静。第二是‘中和,肚子不胀也不饿。第三是‘下畅,大小便通畅。妇女月经,按期按量来,没有白带,这就是下畅。这就是身心(神形)养生的‘要领。不管你吃什么、做什么,要把握这三条。”
养心“三要诀”:审、听、安
若干年前,孙光荣曾经仅仅用一副题字,就使一位因晋升受阻而患抑郁症的干部恢复了信心,愉快地回到了工作岗位。这副字写的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养生最需要强调的是养心!怎么养心?有的人说通过什么养花养草啊游山玩水啦,虽然都能养心,但都不是本质的养心。养心的要诀其实就是这三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孙光荣说。
“是非审之于己”,什么意思呢?比如这话该不该讲啊?这个事该不该做啊?“审”——判断,完全在于自己。那就是你的水平了。这就叫“是非审之于己”。
“毁誉听之于人”,毁是诋毁,誉是赞誉。人家说你好不好,说你行不行,这毁誉就是别人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你既然判断了并且去做了,那毁誉就听之于人吧!人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在门外说我听不见,不理你。你当面说,我能解释就解释,没时间我就不解释。
“得失安之于数”,你写的书出版后赚不赚钱?这个书能不能出名?你有一个什么样的丈夫?我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妻子?能不能升官发财?都是命数决定。所以“得失安之于数”。我们当然还是要奋斗,但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什么事都要看得惯,想得通,放得下,别老惦记在心里,这就是养心。真正的养心就上面这三句话。你去做了,心就平和。才能真正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也就是说,泰山崩在面前了面不改色;美丽的东西从身边经过而不动心。做到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心静。这就是养心的“三要诀”。
身心合一的方法论
“童心、蚁食、猴行、龟欲”这八个字的养生方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教授提出的,孙光荣对此极为赞赏,他解释道:“第一是要有童心,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这就保持了一个不老的心态;第二要蚁食,吃东西要吃得细吃得精,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酗酒;第三要猴行,动作要活跃一点,不要太呆板。该走的时候要走,不该走的时候就静,不要跑。有的人坚持晨跑,说生命在于运动。我的看法不尽然,适当的跑步可以,过度的跑步就不养生了。你看那乌龟多长寿,它运动吗?过度的劳动和运动是消耗,为什么要这么大汗淋漓地去做?再说猴行。猴子很活跃的,但是它是量力而行。猴子绝对不会去扛一棵大树去爬一座山,让自己累得出汗,不会的!第四是龟欲,像乌龟那样很少有欲望。”
孙光荣认为,养生其实要分五个层次:德、道、学、法、术。养生之德,养生之道,养生之学,养生之法,养生之术。养生之道是从阴阳之道开始的,其中养生之德是最高层次,就是仁慈。没有仁慈之德,根本就谈不上养生了。其次养生之道是明养生之理念,即中和之道;养生之学就是讲清一个道理,养生之理;再就是讲到具体的方法。药养、食养、术养是养生之法;吃什么、做什么、穿什么,那就是养生之术。
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