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对其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4-07-30 16:08刘菊芹韩梦娟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1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实证分析

刘菊芹+韩梦娟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2年底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十家股份制银行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功效系数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与银行价值的关系,并提出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 治理结构 银行价值 改进功效系数 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银行价值最大化,也表现为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从经营实践来看,股东财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及薪酬制度。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银行治理结构是提升银行决策水平、实现银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如股权太过集中、独立董事独立性弱、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大股东常以牺牲中小股东来换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影响银行的价值(刘懿等,2009)。因此,从治理结构与银行价值的相关关系入手进行实证分析,提升银行价值的制度建设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黄祖辉(1999)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激励、收购兼并、监督等机制发挥作用的影响入手,比较了股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两种结构,认为股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都不利于公司治理,一定集中度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吴淑琨(2007)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1997-200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内部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Jensen 和 Meckling(1976)用内部股东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作为衡量公司价值的标准,得出的结果是:该比例越大公司价值就越高;Demsetz和Lehn(1985)研究银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价值之间的关系,分别用前三名、前十名大股东持股比例代表公司股权结构,用利润率来代表公司价值,结果发现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Yermack(2002)以《福布斯》杂志1984-2001年公布的美国500家最大公众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Agrawal和knoeber(2008)认为美国公司使用了太多的外部独立董事,认为外部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无关。

模型设计

(一)模型假设

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涉及众多因素,本文拟分析以下因素与银行价值的关系: 股权结构与银行价值的关系:股份制银行股权的集中程度如何影响银行价值。监管制度与银行价值的关系: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是银行规范大股东滥用职权、影响银行价值的普遍手段。怎样的独立董事结构和监事规模有利于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薪酬制度与银行价值的关系:如何制定银行的薪酬制度既起到激励董事、监事及管理者的作用,又有利于提升银行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假说1:在银行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这三个影响因素中,银行股权结构是影响银行价值最重要的因素。

假说2:银行监管制度与银行价值存在正向关系,监管制度的好与坏对银行价值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

假说3:银行董事、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价值存在正向关系,薪酬越高,银行价值越大。

(二)数据来源

截止2012年底,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共有16家,由于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由国家控股,其银行治理机制受政府干预较多,因此不设为研究范围。本文样本主要选取2012年底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沪市9 家,深市 1 家。该样本的所有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均来自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公开披露的数据(杨大光等,2005)。

(三)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为银行价值,一般用市价账面比MB来衡量。MB等于股权市价/账面价值。

2.解释变量及定义如下: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监管制度:包含两部分: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人数;董事、监事、高管的人员数量。薪酬制度:银行前三名董事、监事、高管薪酬的平均值。变量的详细定义如表1所示。

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基本方法如下:根据研究目标首先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一般以第i个指标数值中最差值的平均值为不容许值;第i个指标数值中最优值的平均值为满意值(程新生,2004)。

(二)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功效函数计算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功效函数公式为:

×40+60

公式中:yi为第i个指标的单项评价得分;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发生值;xhi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xsi为第i个指标的不容许值;40、60为给定参数。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加权平均法,模型为:综合评价值,yi为无量纲的指标数值,wi为权数,即

依据“改进功效系数法”的基本思路,将银行治理结构要素主要分为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对三个解释变量分别运用功效函数计算得分,并且赋予其权重分别为50%、35%、15%。然后对结果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值。其具体步骤为:

1.股权集中度的评价指标。由原始数据可知,18%、50%分别为第一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优值;利用X1=│CR1-18%│+│CR10-50%│将十大银行持股比例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得出股权集中度的满意值Xh1为2.88,不容许值Xs1为83.68;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股权集中度Y1指标得分,具体如表2所示。endprint

2.监管制度的评价指标。银行监管制度指标包含3个小指标:分别是独立董事所占比例DI、监管人数TP、高管人数MP,赋予各部分权重分别为40%、30%、30%。

将数据代入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独立董事比例的评级指标得分Y21。其中,满意值Xh21为44.44%、不容许值Xs21为33.33%。

银行监事人数TP要适度,多了监管过严、少了监管不力。由于这10家银行规模相当,取同一个适合人数,且以9人为最佳值。利用公式X2=│TP-9│将银行监管人数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监管人数的评级指标得分Y22。其中,银行监管人数满意值Xh22为0,不容许值Xs22为4。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高管人数MP的评级指标得分Y23。其中满意值Xh23为15、不容许值Xs23为8。

对以上影响银行监管制度的三个因素分别利用“功效函数”进行计算处理,再对各因素结果进行加权算术平均,银行监管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2=0.4*Y21+0.3*Y22+

0.3*Y2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薪酬制度的评价指标。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指标包含三个小指标:前三大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1、独立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2、高管薪酬评级指标Y33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分别为(1566.56,166.75)、(66.47,13)、(1598,237),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薪酬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3=0.35*Y31+0.15*Y32+0.5*Y3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评价指标。对三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银行治理的综合评价值Y=0.5*Y1+0.35*Y2+

0.15*Y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表2显示,多数银行Y值排名和MB排名基本一致。Y值排名最高的四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其MB也位列前四位。另外,交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Y值排名与MB排名基本一致,存在差异的只有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说明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治理结构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从表2的Y1可以看出,其值在98以上的三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其Y值排名也位居前三位。中国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Y1分别是79.56和60,排名最后两位,其Y值排名也在最后。由此可知,Y1对Y值排名有较显著的影响。Y1越大,MB也越高,这充分说明了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有重要影响。再比较北京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的Y值,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具有显著作用。

从表2的Y2和Y3可以看出,Y2排名与Y值排名有些出入,其中平安银行的Y2值为82,其Y2排名为2,但是平安银行的Y值排名第六,说明平安银行虽然Y2较高,但股权结构不合理造成银行治理问题难以通过监管制度进行弥补,银行股权结构相对于监管制度对银行治理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假设2成立。

各银行Y3排名与Y值排名结果相差不大,说明薪酬制度与银行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越高的薪酬激励有助于银行提升治理效果,这点证明了假设3的成立。

通过对Y1、Y2和Y3在不同银行间的横向对比发现,Y值位居第一的招商银行,其三个得分都相对较高,可见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Y值最低的中信银行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三个因素排名都相对较低。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升价值,取决于完善的治理结构,而实现的路径就是改善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

(二)建议

优化股权结构。银行业应采取措施使高度集中的股权进一步分散,保持银行股权适度集中,防范“一股独大”。股权分散化使银行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为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奠定基础。提高银行监管能力。协调好董事会、监事会、高管职能分工和制衡效果;制定合理的任免机制,使高层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配置;强化银行独立董事的作用,尽量做到独立董事不受制大股东及内部董事的制约,真正实现独立董事监管的目的。加大银行薪酬激励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不断提升银行决策水平,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懿,罗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9(2)

2.洪正,周轶梅.内部监管、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J].金融研究,2008(7)

3.刁仁德.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4.杨大光,朱贵云.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5.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6.者贵昌,徐剑华.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例[J].当代经济,2013(1)

7.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2003(1)endprint

2.监管制度的评价指标。银行监管制度指标包含3个小指标:分别是独立董事所占比例DI、监管人数TP、高管人数MP,赋予各部分权重分别为40%、30%、30%。

将数据代入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独立董事比例的评级指标得分Y21。其中,满意值Xh21为44.44%、不容许值Xs21为33.33%。

银行监事人数TP要适度,多了监管过严、少了监管不力。由于这10家银行规模相当,取同一个适合人数,且以9人为最佳值。利用公式X2=│TP-9│将银行监管人数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监管人数的评级指标得分Y22。其中,银行监管人数满意值Xh22为0,不容许值Xs22为4。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高管人数MP的评级指标得分Y23。其中满意值Xh23为15、不容许值Xs23为8。

对以上影响银行监管制度的三个因素分别利用“功效函数”进行计算处理,再对各因素结果进行加权算术平均,银行监管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2=0.4*Y21+0.3*Y22+

0.3*Y2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薪酬制度的评价指标。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指标包含三个小指标:前三大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1、独立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2、高管薪酬评级指标Y33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分别为(1566.56,166.75)、(66.47,13)、(1598,237),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薪酬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3=0.35*Y31+0.15*Y32+0.5*Y3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评价指标。对三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银行治理的综合评价值Y=0.5*Y1+0.35*Y2+

0.15*Y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表2显示,多数银行Y值排名和MB排名基本一致。Y值排名最高的四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其MB也位列前四位。另外,交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Y值排名与MB排名基本一致,存在差异的只有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说明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治理结构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从表2的Y1可以看出,其值在98以上的三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其Y值排名也位居前三位。中国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Y1分别是79.56和60,排名最后两位,其Y值排名也在最后。由此可知,Y1对Y值排名有较显著的影响。Y1越大,MB也越高,这充分说明了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有重要影响。再比较北京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的Y值,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具有显著作用。

从表2的Y2和Y3可以看出,Y2排名与Y值排名有些出入,其中平安银行的Y2值为82,其Y2排名为2,但是平安银行的Y值排名第六,说明平安银行虽然Y2较高,但股权结构不合理造成银行治理问题难以通过监管制度进行弥补,银行股权结构相对于监管制度对银行治理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假设2成立。

各银行Y3排名与Y值排名结果相差不大,说明薪酬制度与银行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越高的薪酬激励有助于银行提升治理效果,这点证明了假设3的成立。

通过对Y1、Y2和Y3在不同银行间的横向对比发现,Y值位居第一的招商银行,其三个得分都相对较高,可见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Y值最低的中信银行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三个因素排名都相对较低。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升价值,取决于完善的治理结构,而实现的路径就是改善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

(二)建议

优化股权结构。银行业应采取措施使高度集中的股权进一步分散,保持银行股权适度集中,防范“一股独大”。股权分散化使银行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为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奠定基础。提高银行监管能力。协调好董事会、监事会、高管职能分工和制衡效果;制定合理的任免机制,使高层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配置;强化银行独立董事的作用,尽量做到独立董事不受制大股东及内部董事的制约,真正实现独立董事监管的目的。加大银行薪酬激励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不断提升银行决策水平,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懿,罗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9(2)

2.洪正,周轶梅.内部监管、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J].金融研究,2008(7)

3.刁仁德.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4.杨大光,朱贵云.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5.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6.者贵昌,徐剑华.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例[J].当代经济,2013(1)

7.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2003(1)endprint

2.监管制度的评价指标。银行监管制度指标包含3个小指标:分别是独立董事所占比例DI、监管人数TP、高管人数MP,赋予各部分权重分别为40%、30%、30%。

将数据代入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独立董事比例的评级指标得分Y21。其中,满意值Xh21为44.44%、不容许值Xs21为33.33%。

银行监事人数TP要适度,多了监管过严、少了监管不力。由于这10家银行规模相当,取同一个适合人数,且以9人为最佳值。利用公式X2=│TP-9│将银行监管人数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监管人数的评级指标得分Y22。其中,银行监管人数满意值Xh22为0,不容许值Xs22为4。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高管人数MP的评级指标得分Y23。其中满意值Xh23为15、不容许值Xs23为8。

对以上影响银行监管制度的三个因素分别利用“功效函数”进行计算处理,再对各因素结果进行加权算术平均,银行监管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2=0.4*Y21+0.3*Y22+

0.3*Y2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薪酬制度的评价指标。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指标包含三个小指标:前三大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1、独立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2、高管薪酬评级指标Y33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分别为(1566.56,166.75)、(66.47,13)、(1598,237),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薪酬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3=0.35*Y31+0.15*Y32+0.5*Y3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评价指标。对三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银行治理的综合评价值Y=0.5*Y1+0.35*Y2+

0.15*Y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表2显示,多数银行Y值排名和MB排名基本一致。Y值排名最高的四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其MB也位列前四位。另外,交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Y值排名与MB排名基本一致,存在差异的只有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说明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治理结构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从表2的Y1可以看出,其值在98以上的三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其Y值排名也位居前三位。中国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Y1分别是79.56和60,排名最后两位,其Y值排名也在最后。由此可知,Y1对Y值排名有较显著的影响。Y1越大,MB也越高,这充分说明了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有重要影响。再比较北京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的Y值,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具有显著作用。

从表2的Y2和Y3可以看出,Y2排名与Y值排名有些出入,其中平安银行的Y2值为82,其Y2排名为2,但是平安银行的Y值排名第六,说明平安银行虽然Y2较高,但股权结构不合理造成银行治理问题难以通过监管制度进行弥补,银行股权结构相对于监管制度对银行治理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假设2成立。

各银行Y3排名与Y值排名结果相差不大,说明薪酬制度与银行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越高的薪酬激励有助于银行提升治理效果,这点证明了假设3的成立。

通过对Y1、Y2和Y3在不同银行间的横向对比发现,Y值位居第一的招商银行,其三个得分都相对较高,可见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Y值最低的中信银行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三个因素排名都相对较低。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升价值,取决于完善的治理结构,而实现的路径就是改善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

(二)建议

优化股权结构。银行业应采取措施使高度集中的股权进一步分散,保持银行股权适度集中,防范“一股独大”。股权分散化使银行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为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奠定基础。提高银行监管能力。协调好董事会、监事会、高管职能分工和制衡效果;制定合理的任免机制,使高层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配置;强化银行独立董事的作用,尽量做到独立董事不受制大股东及内部董事的制约,真正实现独立董事监管的目的。加大银行薪酬激励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不断提升银行决策水平,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懿,罗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9(2)

2.洪正,周轶梅.内部监管、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J].金融研究,2008(7)

3.刁仁德.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4.杨大光,朱贵云.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5.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6.者贵昌,徐剑华.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例[J].当代经济,2013(1)

7.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20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实证分析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