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市围绕商贸物流发达和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努力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抓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围绕实施“10+6”产业推进计划、“1531”骨干企业培植计划、“1332”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计划,坚持以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为抓手,大力简政放权。在清理范围上,将市直42个部门单位的216项行政审批事项、8个上级部门的3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统一部署,逐一规范。在清理标准上,除国家和省明确规定的外,审批权限能下放的一律下放、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在程序步骤上,实行部门清理、集中审核、联合审议、政府常务会议最后审定的“四步工作法”。通过清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16项减少到110项,减少49.1%,其中5个部门实现“零审批”,18个部门减幅超过50%。
二、抓规范,优化行政审批运行。严格实行“两集中、两到位”,提高集中审批率。主要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审批流程“网格化”,建立全市统一的流程管理系统,审批过程实现了网上运行、内部流转、上下联动。坚持工作机制“闭环式”,完善“统一登记、分流运转、部门承办、办结反馈、审核监督”工作机制,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服务模式,项目审批办理速度比法定工作日提速89.8%。坚持服务体系“全覆盖”,开通审批服务“直通车”,开发市县乡三级联网软件系统,形成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申报、办理、审批“一网通”和便民服务“零距离”。
三、抓监管,全面巩固改革成果。严格落实“接、放、管”要求,着力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完善后续监管机制。加大事中检查、事后稽查处罚力度。二是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公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主动接受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按照人员、职能、资产和办公场所“四分开”要求,清理整治中介服务机构,确保应脱尽脱。三是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坚持“事不过一”,对违规行为实行“四个一律”,即当事人一律查处、单位一律曝光、资金一律追缴、干部一律问责。目前,已开展明查暗访438次,处理责任人员199人,通报典型案件27起,有力保障了审批项目真取消、真下放。
四、抓服务,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围绕推进“10+6”产业,成立了16个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组,做到全程代办,确保项目最短时间内落地。围绕规范审批事项运行,推行提示服务、预约服务、上门办理、免费代理等便利举措。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开展比服务意识、看服务态度,比服务作风、看工作效率,比服务水平、看办事质量,比服务效能、看企业评价“四比四看”和政策落实年等活动,为市场主体松绑、减压,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市民对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达95.6%。□E:FQJ
关键词:行政审批 简政放权 营商环境
机构与行政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