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飞,赵莉娟
摘要:高校护理这一特殊专业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越发为大学生整体就业难增添了巨大压力,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深刻剖析内蒙古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内蒙古;护理专业;就业;心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33-02
高校护理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是一个有着市场就业需求的专业。按说,护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对容易。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内蒙古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依然遭遇着就业难的煎熬,给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本已处在“寒流和严冬”的窘境“雪上加霜”,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今社会对物欲的追求、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核心价值观的扭曲、对所学技能的不自信等,不仅加大了内蒙古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整体压力。为此,内蒙古高校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愉快地选择就业岗位,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内蒙古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1.浮躁、焦虑。当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形势、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时候,在人们的愿望与现实产生距离的时候,在人们对自己的未来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浮躁和焦虑。相当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想到现实和将来的问题总是精神紧张甚至恐惧,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心理。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佳、专业技能操作不强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不安。
2.消极、自卑。面对激烈的竞争,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社会的不公,常常会使人陷入消极、自卑的心理怪圈。某些护理专业毕业生因自己就读的不是名牌学校,而感到学历层次不高,甚至抱怨自己出生在平常人家,既没有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可调配,也没有姿色可炫耀,别人具有的优势自己全没有,因而自惭形秽、消极自卑。同时,还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性别歧视,更加打击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热情,使一些学生本就消极自卑的心理再一次笼罩上了阴影。
3.追求功利。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功名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功利主义则成了害人的东西。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凭借自己的学校、专业、学习成绩等“优势”表现出极强的优越感,一味地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不愿到县级或基层医院工作,结果事与愿违,形成了结构性失业现状。有关调查表明,在“愿意到什么地方工作”上,选择去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毕业生占到88.7%,去小城市、农村的仅占11.3%。这种不切实际的功利心理,使他们在求职中期望值偏高,好高骛远,与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4.盲目从众。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护理专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方面择业,而是别人说什么工作好,就选择什么工作;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这个“热”、那个“热”,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而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念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择业心理影响很大。
二、就业心理指导
1.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增强就业自信,把祖国的需要作为第一追求。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每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六七百万人之多,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一些专业人才又出现短缺,人才供需不均衡。据统计,我国每万人仅拥有护士7.6人,而美国是71.4人,日本是41.7人,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护理专业学生正确看待就业现实: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不是医护人员饱和,而是医护人员短缺,社会很需要他们;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择业选择是双向的,用人单位有选择的权利,学生也有选择的权利,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2.提高护理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鼓励其勇于竞争。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推销自己、勇于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知道,当今时代,竞争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敢于竞争,才敢于胜利。其次,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竞技状态,面对择业竞争,要坚强不能软弱,要果断不能犹豫,要进取不能退却。真正以信心和实力赢得胜利,走向成功。再次,要正确指导学生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挫折是人生成功的经验积累。
3.把握机遇,主动进取,不放过一次求职机会。一要积极热情地为护理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就业通道,提高参与竞聘的几率。二要热情鼓励护理专业学生多参加人才交流会、就业洽谈会,给他们撑腰鼓劲,使他们了解社会对护理职业需求的范围、素质要求、待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选准自己的岗位。三要鼓励学生深入单位实习,接触单位职工和工作岗位,培养工作热情,坚定工作决心。
4.把护理学生的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高校担负着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重要职责,应将就业指导课程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是请进来。学校有针对性地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来校举办就业形势分析或就业心理指导报告;邀请知名企业公司老总或人事部门主管领导解析企业的人才观、发展观;邀请优秀校友返校现身说法,讲解个人的择业观、奋斗史,交流成功的创业经验,从而使学生受到具体生动的就业教育,做好心理准备。二是走出去。主动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使教育与使用密切挂钩,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5.指导护理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就业心理。护理是实现救死扶伤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传统的社会偏见根深蒂固,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护士在医院地位低下、工作辛劳,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回报。这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造成了创伤。所以,应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尊重护理的浓厚氛围。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以积极的职业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我贬低,找准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目前,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当然也是暂时的现象。在高校精心的就业指导下,护理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择业竞争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罗屹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J].高等理科教育,20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