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2014-07-29 19:37赵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9期
关键词:法制观念法制教育大学生

赵博

摘要: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现象,教师对法制教育与宣传方法不当。本文剖析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科学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73-02

一、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法制教育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强。目前高校虽然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但由于课时受限,学生全面了解法律基础知识是不可能的。学校只是把法律课程当作一门课程来对待,没有作为提高学生素质和修养的一种措施,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学校内一些宣传媒体涉及宣传法制知识的很少,课余时间很少接触法律方面的教育,导致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法制意识非常欠缺,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不能深入了解。

2.法制教育教师力量薄弱和教育方法不当。在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化,一些教师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而是一些德育教师、学工干部、团委工作人员来承担,他们的法律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造成学生不重视法律课程。在法律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法律知识和法制教育相等同,绝大多数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法”这一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实践活动少、学生参与少、教与学互动少。甚至有的学校把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几部法律,缺少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

3.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重学历、轻素质的现象,中小学时期没有关于法律教育的内容,大学一年级时只开设法理基础知识,而且课时不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未将法律法规视为行为准则,未认识到时时用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意识处于被动守法状态;不善于、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冲击,对法制教育存在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法制教育有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和实施。党的十八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字方针的新要求,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依法治国就是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规范治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有序地进行。在这一活动运行过程中,公民的法律素质高低,是衡量依法治国成果的重要标志。法治国家需要大批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执法人员,更需要具有法律素质的守法公民。高等院校是培养和塑造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依法治国方略才能得到贯彻实施。

2.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三观”的形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糟粕思想往往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良好的法律素质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必须把大学生法制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改造世界,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完善学校保障机制、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是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而且学生越来越追求对自身权利的确认和维护。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开展相关的法律宣传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懂得在自己的合法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能够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和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解决问题。通过法制教育是学生懂得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既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又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科学地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急需要在学校正确教育和引导下,通过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时刻约束着公民的行为,只有学法、懂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未来人才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1.加强法律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有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规律,法律教师要根据法律基础课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要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模拟听证会、组织学生观看观摩庭审、电教片、举行模拟法庭训练、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法律知识得到巩固,法律意识得到提升。

2.加强法律课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教师队伍质量是做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基础课教师不仅要深刻把握高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要对法律基础理论、宪法本质、主要法律的基本内容、中外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发展脉略等应当熟悉并清楚地认识。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引进、培训、聘任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法律教师队伍。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巩固法制教育成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人们的思观念和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面对社会的变化所造成的学习、交往、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既觉得富有挑战性,又感到迷茫,从而导致心理压力日益突出。为此,高校有必要从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防治出发,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4.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目前高校提高大学生的法制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构建长效的校园法治文化体系,是高等学校的迫切的任务。高校要努力创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法制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社会功能。运用学校的报纸、广播、网络等主要的宣传和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高校还要以法律为指导,贯彻《高等教育法》,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特别是让学生能够严格遵守校风、校纪、校规。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扬正抑邪,使学生形成依法办事为荣,违纪犯法为耻的法律意识。

猜你喜欢
法制观念法制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感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落实法制教育
论高校网上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分析
浅议新闻工作者的法制观念
浅谈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新思路
“微时代”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