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明有前途

2014-07-28 07:43
汽车与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前大灯氙灯照灯

下班的时候天基本已经黑透了,于是最近在编辑部讨论的议题之-就是汽车的灯光问题。大家经常在抱怨其他车的大灯太晃眼,不由得让我们也开始关注汽车的灯光问题了。

汽车的大灯是为车辆行驶照亮前方道路的,同时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配置,汽车大灯的好坏直接影响夜间行车的视线和驾车人的精神状态。如果车灯不够亮,人长时间关注昏暗的道路,会使眼睛过度疲劳,从而影响驾驶员的精神状态。

原来我们对汽车的照明系统并没有特别的关注,但是随着整车及改装市场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灯光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汽车的灯光效果。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了比较,原厂车上有的是使用了卤素灯泡,有的则安装了氙气大灯,而氙灯一般都是配备给高档车的,有些车为了提高“身份”,就把原车的卤素灯泡改成了氙灯。如果改装得体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改不好,就会在晃到别人的同时自己也看不清道路,这也是改装的弊端。所以不管是选择什么样的车灯,都应该先对其详细了解,车灯没有最好只有够用。

汽车前大灯发展史

在汽车诞生之初是没有前大灯的,因为当时的汽车只是一种科学的尝试,为了证明车辆没有马匹也可以自己行走,当时的汽车其实功能性是次要的,主要是向世界证明我们有了这种事物。但是,后来汽车逐渐被一些富人认同,开始把它变成一个工具,才有了车灯的出现。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 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从此人们才意识到,没有车灯在夜晚行驶是非常艰难的事情。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在会车时有些晃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这种前大灯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但驾驶员必须下车搬动夹具装置。

由此开始,汽车的前大灯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也就是发展至今共有六代产品。第一代乙炔气前照灯:前照灯具有高的轮廓亮度,乙炔气火焰的亮度比当时的电光源所能达到的亮度高出一倍,因而,在1925年以前使用的汽车前照灯几乎全是乙炔前照灯。

第二代电光源前照灯:1913年带螺旋灯丝的充气白炽灯泡问世,因其具有较高亮度,给电光源前照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当时受汽车电气设备系统的制约,直到1925年,电气照明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代双光灯芯前照灯:在它发明之前,具备有高轮廓亮度充气灯泡的电前照灯装在汽车上,就出现了在交会车时,因前照灯的强光造成驾驶员炫目,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和撞车的严重问题。为解决会车炫目的问题,1924年,欧洲发明了双光灯芯前照灯,其后美国也出现了带双丝灯泡的前照灯。

第四代不对称近光前照灯:双光灯芯前照灯系统属于对称近光系统,近光灯光型的左右两侧完全相同,因而左、右两侧行驶皆适用。为解决在会车过程中,前照灯既不产生炫目,又能保证对道路具有良好的照明,1932年美国发明了不对称前照灯,它是以基准轴为中心,将光束一分为二,靠近来车一侧的落地距离短(即光束压低,从而防炫),而另一侧光束的落地距离长(即光束抬高,从而增大照度)。

第五代H4卤钨前照灯:第批装有卤钨灯泡的汽车前照灯是由法国“斯贝”公司在1964年生产的,其灯丝允许工作温度较普通白炽灯泡高,光效增加约50%,寿命也增加一倍。

第六代自由面反射镜前照灯及HJD自由面反射镜,即使用凸透镜聚光技术的前照灯。自由面反射镜前照灯为代表的现代汽车前照灯在发光原理、结构形式以及制造材料等方面又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H1D即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氙气大灯”。

现在我们汽车上所使用的前大灯,全部都是第五代或第六代产品,都属于工作稳定,使用寿命持久的相当成熟的产品。

只有够用没有最好

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用的车灯,首先要了解不同灯泡的特性和工作范围。一般我们衡量车灯的标准都是看其亮不亮,也就是说照度的流明值的大小,其实在这一数值上,卤素灯与氙灯的照度有一定差距,氙气灯之所以亮,是因为它的流明值比卤素灯要高三倍左右。但是我们视觉效果最明显的就是灯光是否刺眼,似乎是更刺眼的就更亮一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否刺眼是与灯光的色温有直接联系的。我们车灯的色温般在3000K~8000K之间。色温越低灯光越柔和,但穿透力很强,色温越高灯光越刺眼,但穿透力会很差。也就是为什么雾灯一般都是黄色的原因了。

具体到车上灯光常见的色温一般为:3000K黄色光、穿透力强,4300K白中带黄、原车的氙气灯或改装的超白灯泡,5300K全白光、接近日光欧规的最高色温,6000K全白光、略带蓝色,6500K就是晴朗阳光下的自天,7000~8000K白光中明显偏蓝、穿透力下降,8000K以上蓝色中带紫色、穿透力极差。也就是说使用什么样的灯光,是根据个人车辆用途选择的,并不是说色温越高越好,色温过高可能就失去照明的效果了。但是有的改装车迷,为了达到吸引他人眼球的效果,使用超高色温的灯泡,使得灯光呈现蓝色或紫色,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在刺激着他人的眼球,这时看路已经不是首要目的了,这是在正常行车中极度不可取的行为。我们日常使用建议选择色温在4300K-5300K的灯泡最为适宜。现在还有一种改装方式是LED灯,这种灯的色温同样很高,所以很刺眼,但是亮度并不高,一般都用在车的轮廓灯上,这种灯的最大优点在于节能。

什么是氙气灯

氙气灯也叫气体放电灯,是由飞利浦公司花费5年时间研制成功,早先主要运用在工业及建筑照明上。它的优点是照明亮度高,照射时间长,稳定性好并且节约耗电。氙气灯一般分为120V、240V和380V三种,瓦数从几十瓦到几干瓦不等。汽车用氙气灯是在工业氙气灯基础上改进的,汽车氙气灯电压为12V,瓦数35W和55W,绝大部分车用35W,少数55W的大都安装在远光灯上。现在世界上主要生产汽车氙灯的厂家有很多,在技术上一直以欧洲为代表,在欧洲普遍认可的牌子有:海拉(HELLA)、飞利浦(PHlLPS)、欧斯朗(OSRAM)、博士(BOSCH)、朗威(LAMPWICK)这五大厂家。

如何改装氙灯及氙灯的改装过程

氙灯的改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对应原车的灯泡型号。改装对应的氙灯灯泡就可以了,另外一种是比较奢侈的总成改装,即大灯总称和灯泡全换,这种方式效果没的讲,但是有两个局限性第一是价格太高,第二是总成受原厂商的配件的限制,如果该车型根本就没有氙灯总成,那就没办法了。改装氙气灯泡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安装就可以了,产品包含四部分升压器、安定器、灯泡、导线。不用改装线路,只要把原来接到灯泡上的线,连到升压器上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氙灯改装的风险性

氙灯改装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工作原理不同,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1.高频干扰的问题氙气灯启动瞬间需要3.5万伏的高压。有可能会干扰车内电器,比如音响,一些车辆好像还有干扰雨刷器的现象。2.穿透性的问题氙气灯的k数比较高,根据光学原理,k数越高越容易被低k数的灯光所覆盖。周围环境越黑,氙灯的效果越好,尤其走黑夜的山路时,你就会发现它的可爱。3.变光的问题:因为氙灯本身的特点,从点亮到最大亮度需要几秒的时间,晃远光是可能没有那么随心所欲闪大灯的感觉。4.装完以后氙灯效果的问题:装完以后的效果影响最重要的是两个:一方面,灯光的调校,一定要调灯光。因为氙灯本来就很亮了,稍微没调整好,就会对其他车辆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灯具的总称的本身素质——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一般来说:远近光分开的圆形灯碗效果非常好,效果最差的就是远近光一体的方形灯头的灯。5.安全性的问题氙灯应该是成熟的改装,不改动原车线路应该问题不大,关键是固定好各个部件,另外虽然车灯只有35W但是发热量还是比较大的。不要用劣质的灯头。

综上所述,选择一款合适色温的大灯尤为重要,千万不要为了改装而改装,一切遵循“够用就好”的原则最好,其实没有特殊的需要,原厂的灯光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了。

猜你喜欢
前大灯氙灯照灯
轿车前大灯与翼子板间隙问题分析与处理
ADB在汽车前大灯上的应用
丰田凯美瑞车前照灯异常点亮
外饰油漆氙灯老化与紫外老化的对比研究
光伏组件测试仪氙灯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专利技术综述
丰田凯美瑞车前照灯清洗装置不工作
汽车前大灯透镜大型精密注塑模具设计
加装氙灯后车辆自燃
正确的使用维护数字放映机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