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2014-07-28 08:25孙正林
中华儿女 2014年14期
关键词:姐弟母亲

孙正林

今年6月20日,是母亲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在这思念萦怀的365个日日夜夜里,每当想起母亲离世时那无限留恋的眼神,每当凝视母亲生前慈爱的照片,每当播放母亲生前的影像,我都禁不住泪如泉涌、思绪万千。

母亲名叫刘乃凤,1937年农历11月17出生于沂蒙山区一个叫四泉庄的偏僻小山村,兄妹5人中排行老三。这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村子位于山东省蒙阴县界牌乡,母亲在那里度过了22年苦涩的成长岁月。母亲很有主见,也非常勇敢。1960年6月,她独自一人来到黑龙江省苇河林区,和在这里工作的父亲完婚。那一年,她22岁,是家中唯一走出齐鲁大地闯关东的人。从此,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麓的浩瀚森林中又多了一位勤劳果敢的东北女人。

母亲中等个子,身材瘦削,略黑的脸庞透着干练、坚忍的品质。母亲生育了我们姐弟4人,并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由于父亲自幼身体不好,加之在林区抬木头时胳膊受过重伤,导致母亲始终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无论是春天开荒种地,还是夏季锄禾当午;不管是秋天挥汗如雨地忙收获,还是冬季顶风冒雪到山里拉烧柴,许多重活累活都是由母亲一人承担。尽管母亲很瘦,但她的勤劳与坚韧一直让人敬重。

母亲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一段时间夜校,识得一些常用的文字。但是,母亲羡慕读书人,懂得读书的重要,主张孩子们要读书。在我考大学时,母亲支持的果决态度让我终身难忘!那时,高考的录取率非常低,加之林区教育落后,我连续参加了几次高考。记得父亲看我复习很辛苦,想让我接他的班工作,我也徘徊犹豫过。在坚持还是放弃的两难选择中,是母亲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她说:“只要你想考,砸锅卖铁我都供。”母亲深信儿子能考上大学,坚信儿子是一个能为家族带来荣光的孩子。终于,1985年8月的一天,当我把考上大学的消息告诉母亲的时候,她喜极而泣。后来,母亲告诉我,在山东老家我们孙家出身不好,被人瞧不起。我考上大学,也算给老孙家争了口气。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里,出身贫农的母亲嫁给地主成分的父亲,她在当时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是巨大的。儿子能上大学,也是对她和家族最大的慰藉。

大学期间,我发愤苦读,提升自我。每当放假回家,向母亲报告我获得的优异成绩和各项荣誉时,母亲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工作,在哈尔滨安家立业。这些年,为生活为学业忙碌,为工作为事业奔波,很少抽出时间专程回家陪伴父母,而母亲却从未抱怨。她总是对我说:“我和你父亲身体都很好,你不用操心,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了。”而每次回家,看到母亲硬朗的身板、幸福的神情,我就感到格外欣慰。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夙愿,就是陪伴在林区生活了一輩子的父母到首都北京去一次。2010年年初,一本《孝心不能等待》的书深深地打动了我。此时,我想到虽然我的工作比过去更忙了,担子也比过去更重了,但父母都已年逾古稀,孝心不能等待。2010年6月,我和姐姐平生第一次陪父母外出旅游,去了北京。北京之行让父母饱了眼福和口福,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真的老了。我给父母拍照、录像,留下了永久的画面和声音。唯一的遗憾就是,原本计划返程时要陪父母乘坐飞机,由于当天北京首都机场雷电交加,我们最终改乘火车返回。我曾设想找时间要陪父母到大连、青岛看看大海。可惜,这些计划都由于我的原因一再耽搁。

2013年春节回家,母亲说她最近不愿意吃油腻的东西,她总怀疑自己是胃的问题,不愿去医院。当年3月26日,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她来到哈尔滨的医院做了无痛胃镜,结果证明胃没有任何问题。但经验告诉我,必须对母亲的身体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接着,我们为母亲做了体检和全身PET-CT。检查结果令我们始料未及,母亲患有胰腺癌并且已经转移。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二院和省肿瘤医院的专家会诊,得出的结论惊人的一致:“已经没有治疗价值,生命只能维持三个月左右。”这真是晴天霹雳,全家人都无法接受!无奈、揪心是那些日子我们挥之不去的痛楚。但是,面对现实,我们还是做出了理性的选择:向母亲隐瞒病情,用保守的办法积极治疗。

我们姐弟商量,由我和二弟陪母亲再回一次山东老家。一来是满足母亲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二来也是让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不留遗憾。2013年4月12日,我们母子三人开始回乡之旅,母亲真正体会到了在飞机上遨游蓝天的感觉。她十分兴奋,坐飞机的愿望也许在她心底埋藏了很多年。4个小时,从黑龙江的大森林来到山东的沂蒙山区,母亲似乎没有感到疲惫。在老家,除了探望亲朋故旧,我和弟弟还抓紧时间陪母亲游览了她当年植过树的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她曾经工作过的蒙阴县城。还陪母亲到山东日照看了大海,这是母亲一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海。为了不让母亲看出破绽,我仅陪了她四天。接下来二弟又陪母亲到了曲阜、济南等地。山东之行,坐飞机、看大海、拜故里,母亲和家人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

2013年5月4日,母亲从山东返回哈尔滨,之后回到苇河的家,就开始卧床了。起初生活还能自理,到了第三个月就已经完全靠姐弟们的照顾了。此时,她已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常常对去看望她的亲朋故旧表达知足的心情,对左邻右舍表达对儿女孝心的满足。我在最后一个多月里,每周回去看望她一次。一方面是为了安排她的后事,另一方面也为了能够多看母亲一眼。在母亲弥留之际,全家老小都围绕在母亲的周围,一直陪伴照料。远方的亲属、过去的老街坊、曾经得到母亲照顾的晚辈们都来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她对我们说,不要到医院了,她不愿离开这个家。其实,母亲有留恋之意,更有不愿连累子女之心啊!然而我们也多么希望母亲能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一些时日,哪怕就多那么一天。

最终,母亲还是走了。2013年6月20日凌晨2时45分,母亲走完了77年的生命旅程。带着无限的留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从贫瘠的沂蒙山区走来,又投入了黑龙江茫茫林海。她对大山、对森林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们将母亲的骨灰安葬在一块山青水秀的山林之中。让巍巍群山为她作伴,让清清河水为她欢歌,也让山间的翠鸟蛙声为她鸣唱。我想,母亲在这里是不孤独的。

母亲离开后,我对亲情和人生有了更多深切的思考。因为读高中上大学,我最早离开家庭和父母,与家人的聚少离多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常态。尽管如此,父母从未抱怨,更多的是理解和期盼。我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走出大山,在成就自己的事业时,却失去了尽孝父母的机会。也许母亲因为我的“出息”而获得永远的精神慰藉,而我却留下了对母亲行孝不能的无尽愧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三次含泪写下这些怀念母亲的文字。我把对母亲的真切思念表达出来,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我想告诉她:父亲很好,我们一定像您那样照顾好父亲;我们很好,我们也一定要像您生前期待的那样,友爱他人、善行社会,做一个心地善良、对社会有益的人。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来也怪,母亲离开我们的日子,我日思夜想,竟然很少梦见母亲。一位笃信佛教的友人解释说:“你的母亲生前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好人自有好报,她已升入天堂。她在天堂生活得很好,自然就不来打扰你们儿女了!”不管怎样,这种解释让我们姐弟四人都能得到一丝精神上的宽慰。

母亲,愿您在天堂里:静好,安然!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猜你喜欢
姐弟母亲
母亲的债
姐弟间的情仇
“胡氏三姐弟”的黑与恶
姐弟
姐弟之情
谁家的可可
姐弟俩的日常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