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亮 “道商”之路自“长江”始

2014-07-28 07:51骆瀚
中华儿女 2014年14期
关键词:优品商学院班长

骆瀚

在旁人眼中,王明亮的办公室有些凌乱,厚厚几摞报纸、杂志堆放在茶几的一角;书架占据了东西两面墙,其中成套的精装书不多,新书旧书高低杂处一架;空余出来的墙面上的题字更加离奇,汤一介先生手书张横渠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正对面,是任法融道长写的“道法自然”,而“道法自然”的旁边是星云大师一个大大的“禅”字。

作为《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常务副总编辑,《优品》杂志执行社长,在很多奢侈品消费类媒体同行的眼中,王明亮也多少有点不务正业。去国外考察,他很少逛奢侈品商店,反而热衷于到品牌创始人家里品品红酒、尝尝奶酪。在《优品》员工眼中,王明亮也是一位外表温和、内里极富个性的领导:新杂志新报纸看完就扔,旧书、旧画册三五年放得落了灰也不让收拾;王明亮还时不时地对他们进行工作外的人生教育,“你想钱的时候钱不想你,不想的时候它倒会来找你,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王明亮在博客简介中,除了工作任职外,还特别介绍自己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终身顾问;长江商学院EMBA五期班长。尤其是“班长”这个身份,王明亮觉得,他和他的130多位同学,从2004年进入长江商学院学习的那一天开始,都拥有了一颗寻道之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化大时代中的“道商”。

“三不”老班长

很多长江商学院EMBA五期班的同学,提起王明亮都会提及他是一个“不迟到、不旷课、不掉链子”的“三不”老班长。2004年到2006年的EMBA课程,王明亮不仅自己从不迟到、不缺课,还经常提醒别的同学尽量专时专用;不仅一开始就被推举为班长,而且尽职尽责地为大家印制纪念画册,并且在长江商学院中开创同班同学“年度返校日”制度,认认真真地坚持了8年。在五期班上,王明亮的年龄不是最大的,同学们却愿意叫他一声老班长。

为什么去“长江”,又为什么能成为“三不”老班长,王明亮回忆说,“一开始是报社发展的需要,后来是报社与个人双重的需要,心里有动力,行动自然到位,知行合一嘛。”

2004年,王明亮所在的《精品购物指南》已经连续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周报”称号和“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综合专业报”10强殊荣,成了当时国内經营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生活时尚类报纸品牌。下一步怎么办,整个社委会的领导班子有了共同的决议:去学习。大家都觉得应当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发展找出路,为基业长青做准备,因此决定全员深造。为了丰富企业的管理文化,大家还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学校进行培训,有的去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有的去了中欧国际管理学院,有的去了人民大学。

王明亮自1985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专业毕业开始,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后就投身新闻传媒工作。巨大的文化跨度原本一直靠悟性与自学来弥补,现在有机会进行系统的企业管理学习,内心非常高兴。长江商学院由李嘉诚基金捐资创办,以企业家为主要教育对象。在与院长助理的交流沟通中,王明亮了解到对方凭借“教授治校”的先进体制、着重研究国企、民企和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还率先在管理教育中系统引入人文课程,在全球商学院中首家提出培养企业家的“人文精神”。“这正是我需要的!”“此前我通过看书和与人交往,一点一滴地积累业务和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基本规律和管理制度的认识是不成体系的。长江商学院的课程在一种教学互动、全球同步的氛围中,从战略、管理、会计、营销到产业链,系统地帮你梳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在那个年代实属难得。”得到社里的支持,王明亮分两次付清了不菲的学费,抱着一种谦虚而开放的心态走进了“长江”的大门。

或许因为出身媒体,王明亮的热情和组织策划能力很快就感染了原本有点陌生的同学,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各种企业所有制,但有着差不多的知识背景和人生追求,王明亮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成了五期的班长。同时,王明亮给自己定了三条原则。一是不迟到。王明亮发现,商学院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会迟到,但教授们恰恰也利用每次课程的前半个小时做课程概述,概述中的逻辑和详略,是教授个人学养精华所在,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的。二是排除万难去上课。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紧,往往事后补课或者是课下看书。王明亮觉得教授们从海量信息中萃取出来知识的精华,最直接的方式,用最准确的逻辑关系在课堂上讲出来。做学生的争取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效率极高效果极佳。三是充分尊重每一位教授,完整地掌握知识体系。作为有所成就的企业家,有的同学在听课时有自己的好恶和选择。王明亮觉得,知识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改变,更不应该拿小概率的事件否定规律性的东西,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才能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状态。

同时长江商学院的老师们也给王明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院长项兵教授用1到9的数字,就把会计学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了。他还时刻强调企业家的视角,“企业家的责任是看账,而不是做账”,“要用站在月球看地球的眼光考虑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类似这样画龙点睛的论断,王明亮至今还能记得很多。尤其是课下商学院的老师们非常乐于与同学进行平等的沟通,尽量抽时间参加同学们的活动与聚会,李嘉诚先生更是数次到商学院演讲,与同学们交流,更让王明亮有种预感:一种贴近的商业理论,一种扁平的商业模式将极大地改变企业的面貌,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有了感动,王明亮开始了自己的实践。他广泛地与同学交流,养成了随时与同学“迸发出智慧冲撞”的学习习惯。在上课的两年和毕业后的八年中,有的同学公司上市了,有的从产业链的下游延伸到上游,开始投资布局,这些都给王明亮很大的刺激与启发,也让王明亮意识到商学院同学关系的独特与可贵。

最初的两年,商学院同学之间的交往并不深入。“一个月一次课,到毕业的时候,哪怕作为班长,熟悉的只有三分之一,认识的有三分之一,看了照片才能想起来的也占三分之一。”毕业时王明亮认真地为同学们制作纪念画册,画册记录了从2004年到2006年,同学们共同学习、组织活动、典礼、聚会、交流等等的生动经历。接过手中的画册,大家都认真地在扉页签了名,又在结尾写下自己的毕业感言,虽然画册的制作费时费力,但王明亮甘之如饴。

因为有了这样尽职尽责的班长,长江商学院第五期的同学们在毕业之后,仍然保留了共同学习,共同出访交流的习惯。如今大家的交往延续到了手机上,丰富的阅历,共同的学习经历,使一百多人的长江商学院五期同学微信群异常活跃。

从《精品》到《优品》

王明亮求学的过程,也的确伴随着《精品购物指南》长足发展的过程。2004年,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只有一种报纸,大家开始关注市场需求和企业管理后,注意到不同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开发出《风尚志》、《优品》、《世界》、《数字商业时代》、《OK精彩》等一大批新的媒体,企业的集团化平台初具规模。其中,王明亮领衔了《优品》杂志的发展。

《优品》杂志初创时,定位于“少数派的生活报告”,引导人们享受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后来王明亮发现这个定位有问题:物质消费并不是价格越高越好,一味的追求高消费也并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拿着欧美的奢侈品在中国炫耀完全是东施效颦。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出于在长江商学院养成的整体的全球化视角,王明亮跳出了“跟风”的传统时尚思维,杂志开始推出以“中国传统文化在品质生活中的价值”为核心的各种话题,并努力追寻国外名品品牌背后的精神根源与文化内涵,渐渐地在中国高端消费类媒体中独树一帜。“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对当今的中国而言,东西方生活方式的交融,文化核心价值的碰撞与相互理解,才真正是时尚的”。在王明亮看来,用经济管理的思维和国学的视角来分析“让富二代接班,中国人文困境中的家风建设”等话题,也都是中国主流社会迫在眉睫的内在需求。

杂志的付出有了回报,很多《优品》杂志的读者觉得国学报道增加了杂志的厚度与气质,“确实很时尚”。优品的这种坚持,也得到了商业合作伙伴的认可。宇舶表(Hublot)的品牌再造者让-克劳德·比弗 (Jean-Claude Biver)的制表观念在欧洲奢侈品领域领风气之先,进入中国后,在优品的影响下主动了解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支持中国国学文化活动;而很多中国企业家,也是在认同了宇舶表的企业文化之后,开始使用这款产品。比弗先生邀请了王明亮去他在瑞士的家中品尝他自己亲手做的奶酪,作为世界杯的计时器赞助商,他还邀请中国的六位企业家去巴西观看世界杯,双方的交往从商业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相近的价值观,在其中起了推动作用,中国的文化也借此顺顺当当地融入了国际社会。

李嘉诚先生在2004年的一次演讲中说过,“停滞的思想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这不是弃旧立新,采取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而是要鼓励传统的更生力,使中国文化更适用于层次多元的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懂得比较历史,观察现在和梦想未来。”正是他这种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的精神,在包括王明亮在内的商學院的每一个学生心中激起了巨大而深远的共鸣。王明亮不仅在工作中完成了自己的突破,他还主动地建立了一个“由术及道,转识成智”的更大的圈子。

“智商”之路

与长江商学院关注中国企业家的人文精神修养同步,商学院的同学们在实践中切实地体会到了这个问题的深刻与重要。企业运作规范之后,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和企业文化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才能使企业家永葆奋发向上的追求?沿着长江商学院提出的经世济民的大方向,王明亮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在长江商学院学习的过程中,王明亮接触到了中国文化书院的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先生,王先生强调中国国学的“返本开新”,与长江商学院的精神底蕴不谋而合。一边是越来越全球化的媒体环境和现代管理科学,一边是中国企业家立足本土、参与国际竞争的雄心,王明亮觉得自己急切寻找的“术”之上的根本、人生与企业长久发展的“道”也在于此。

“在企业越来越多的对外文化交往中,我们发现信仰往往是与人深入交流的基础。”抱着寻根的冲动,王明亮参与了中国文化书院主办的“三智道商国学院”筹建过程,分别是三智道商国学院国学、历史、游学首期班的班长。“三智”既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位先贤,通过对儒、道、释经典、精神的学习与实践,达到“转识成智”,提升企业经营者的修养与根基。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企业家,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几乎是难以磨灭的血脉传承。因为这个共同的方向,长江商学院也有几百人从不同方面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王明亮从2006年开始,上过国学院的两次国学班,两次历史班,现在在读游学班,很多课程反复听。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汤一介、杜维明、星云法师、楼宇烈、任法融、陈鼓应等很多儒家、佛家、道家和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老师,通过听课,看书,交往,得到很多智慧熏陶,领悟到很多管理学以外的知识。

因为志同道合,王明亮这位“老班长”又在新成立的“三智道商国学院同学会”中任执行会长。王明亮觉得他这一代企业家在文化方面是缺课的。“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而言,在文化上我其实只有高中水平,大学里除了专业课程就是理工科基本课程,而整个高中都在备考,学校和家长都不提倡学生看‘杂书,通过三智道商国学院的学习,我们可以听任法融先生讲道,汤一介先生谈儒,星云大师说禅。”在王明亮看来,中国有儒商的传统,但还远远不够,当代中国企业家时时刻刻都面对着“义”与“利”争锋,面对着本土与全球的竞争,,很容易走上或者不择手段、极端物欲、或者固步自封、囿于一隅的歧途。当今的“道商”不止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合作伙伴与消费者,不以牺牲他人利益为经营手段。尤其是有所成就后,要积极回报社会,以回报家人和朋友为起点,逐步向外扩散,绝不沽名钓誉。

如今三智道商同学会也有千余会员了,在王明亮看来,这样的局面也正是长江商学院的魅力的体现。“很多中国企业家,在经历了长江商学院之后,回归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之后,对产品品牌的价值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是有瘾的”,长江商学院“经世济民”的普世价值观,为学员们后来的国学学习打开了大门。另外,两年的学习也形成了一个以商学院同学为核心的学习圈子。离开长江商学院,这个圈子不断地扩大、重新组合,但根子就在长江商学院。

由学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与兴亡更替,三智道商国学院的很多同学,开始了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其余的还在生活中自发地参加儒学俱乐部、道学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舞蹈俱乐部等等,共同的学习改变了企业家们的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社交圈子甚至是人生轨迹。

王明亮的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房,多少都有点儿凌乱,但王明亮绝不让别人帮他收拾。“这个角落是同业的十多种报纸、期刊等媒体,虽然有微博微信,每天我也要看完它们之后,留下好的需要的,其余扔掉。”报刊阅读,占据了王明亮工作之外的大量流动时间。

除了国学院推荐的文史经典之外,王明亮对一些深入浅出的史学著作尤其感兴趣,比如他正在阅读的《易中天中华史》,“那种清楚、轻松的讲述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媒体人特别需要的。历史文化的轻阅读,也是开启自学之路的方便之门。”“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便宜的奢侈品。”王明亮这样总结自己的自学之路,从长江商学院毕业之后,王明亮成了当当网、京东网的购书常客,“网上的图书真的很便宜”,说话的时候王明亮眉开眼笑。上课之余,他开始经常光顾北大、人大、北外的旧书市场,“新书读起来没有旧书过瘾,新书总感觉像是借来的,而在旧书上你可以随意的圈圈点点发表感想。”放下手中的书,王明亮又开始参加法国尼斯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办的企业管理博士班课程了。

责任编辑 董颖

猜你喜欢
优品商学院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翼城县:打响“翼城优品”点亮乡村产业
聚美优品黯然告别纽交所 但陈欧已备好下一个资本故事
聚美优品黯然告别纽交所 但陈欧已备好下一个资本故事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商学院撞上新媒体
班长的烦恼
聚美优品卸妆剧
湖南商学院学人简介八十二
“互联网+”与商学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