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琴 郭丽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如同射箭的靶子,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启发谈话:烛光为什么会关系到人的生死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让学生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包公审驴》一文时,师生合作进行分角色读课文,甚至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不仅体会文章内容,也能感悟到了包公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究提问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例如:学习《包公审驴》一课,师引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包公”是谁?生2:包公为什么要审驴?生3:包公是怎样审驴的?生4:结果如何?……学生所提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就能顺利地感悟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了。
四、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优化运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例如:学习《秋天的雨》一文,分析秋天的雨有哪些颜色,学生先自己读,然后勾画,再体会,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秋天的雨有哪些气味。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六、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