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芳 石占昆 和桂章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怒江 673100
银屑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头部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皮损症状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头部,临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覆盖厚鳞屑斑块,多沿患者的发际分布,因其常与头皮皮脂相互交杂,故呈现灰白色。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在临床中较多,且效果显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头部银屑病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探究对头部银屑病患者给予甲氨喋呤与阿维A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头部银屑病患者84例为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做严格的临床检查,且 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均符合;其中54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39.21±2.45)岁;患者的银屑病皮损指数PASI评估在23~58之间,平均(33.01±2.05);排除具有严重造血机能障碍和肝肾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近2个月内使用阿维A、糖皮质激素、MTX等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8.56±3.14)岁;观察组 48例,其中男性 32例,女性 16例,年龄(40.06±2.14)岁,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甲氨喋呤肌肉注射治疗,用药剂为10 mg,每周用药1次,治疗疗程为8~12周[2];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阿维A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每天20~40 mg,药物起效后将药量减少至每天10~30 mg,疗程为8~12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炎松尿素霜进行外用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需严格观察,注意病灶的缓解情况。采用ELISA法[3]检测患者的IFN-y含量。根据PASI法计算患者的银屑病严重程度。
经临床治疗,患者的皮损症状减少原来的95%以上,为治愈;皮损减少60%以上,为显效;皮损症状减少为原来的25%以上,为好转;皮损症状消退25%以下,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
本组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采,采用 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对照分析(n=84,%)
治疗4~8周时,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IFN-y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外周血IFN-y指标变化分析(n=84,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外周血IFN-y指标变化分析(n=84,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4周8周 12周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8 36 244.31±29.60 237.03±21.44 0.42>0.05 224.12±19.51 235.23±21.43 3.02<0.05 211.03±15.44 227.14±18.30 2.73<0.05 204.14±11.60 202.06±10.57 0.37<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SI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观察组中有90%的患者在治疗1周左右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烧灼感、瘙痒、皮肤疼痛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仅有10例患者稍感肠胃不适,血小板计数减少者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传统认为甲氨喋呤治疗银屑病主要是经竞争性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来引起细胞DNA的合成障碍。文献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经MTX、PHA的混合后,其IFN-y的生成量会发生明显下降,这表明甲氨喋呤能够在一定上调节外周血白细胞对外源性刺激上的一些缺陷[4]。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IFN-y指标下降明显,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表3 两组患者的PASI指标评分情况对照分析(n=84,s)
表3 两组患者的PASI指标评分情况对照分析(n=84,s)
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例数48 36治疗前35.02±20.12 32.04±17.06 0.26>0.05 2周14.29±6.18 9.38±5.81 2.66<0.05 4周53.28±20.12 28.68±12.03 4.83<0.05 8周 12周74.78±16.13 56.88±17.39 4.12<0.05 86.38±11.25 73.48±10.85 3.03<0.05
维甲酸类药物能够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可有效的抑制病变部位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阻碍FN-y、白细胞趋化因子IL-1和IL-2等淋巴细胞因子的释放。本组研究发现经阿维A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IFN-y水平发生明显下降,并且其指标与患者的PASI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可见阿维A可以经过对TH1细胞的纠正来改善银屑病的症状。但是在临床治疗的后期阶段,尽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FN-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组患者的PASI下降程度仍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见阿维A不但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具有调节作用,并且对T淋巴细胞的活性影响方面优于甲氨喋呤。
[1]贾虹,陈敏,盛楠,等.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及红皮病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18(7):109-110.
[2]沈军.甲氨蝶呤与环孢素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2,13(4):198-199.
[3]张永兵,潘敏.阿维A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2,15(14):106-107.
[4]何玉清,张锡宝,李常兴,等.阿维A与甲氨喋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0(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