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F 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4-07-27 06:42杨正才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出血量

杨正才

楚雄州州中医院骨科,云南楚雄 675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1]。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其中内固定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2]。为了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7±4.8)岁,稳定型骨折 35例,不稳定型骨折7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13例,高处坠落伤11例,其它 18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在 1 h~2 d,平均为(2.6±0.4)h;对照组采用DHS治疗,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在3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5.0)岁,稳定型骨折36例,不稳定型骨折6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它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在 0.5h~2d,平均为(2.8±0.7)h。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在术前均经过CT影像学检查和CT检查,对皮肤进行牵引。观察组采用PNDF治疗,采取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C型臂下用X线透视进行闭合复位,然后再大粗隆最高点下方3 cm处进行进针,确定髓内腔位置后将导针插入,调整插入深度,然后固定螺钉,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DHS治疗,大粗隆顶端上方进行8 cm左右的切口,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后,插入导针,进针厚度至软骨下5~8 cm左右,进行固定后关闭切口。手术结束后两组均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活动。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②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3],分为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4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髋关节功能越好;③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股骨干骨折、腿部疼痛、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用(s)表示,P<0.05 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上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上的比较(s)

表1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上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骨折愈合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P 42 42 30.4±10.5 61.9±18.7<0.05 90.8±2.4 184.6±15.8<0.05 8.0±2.6 13.2±3.5<0.05 52.4±2.6 65.7±2.1<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上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上的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上的比较(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P 42 42 30.3±7.5 29.5±7.6>0.05 85.3±8.4 64.1±8.5<0.05

2.3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 3。

表3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比较[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因而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治疗。随着骨科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PFNA内固定治疗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受到医生的喜爱。

据相关研究表明,PFNA治疗对骨距骨折移位不完整患者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尤为适用,而对于分离严重和粉碎性骨折患者不能够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不具有拉力和加压的作用。而PFNA治疗采用螺旋刀片技术,符合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减少刀片和髓内钉结合处的应力,增强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本研究发现,PFNA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DHS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FNA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此外,PFNA治疗后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增加,且增加水平明显优于DHS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FNA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增加导致股骨前弓的增加,从而产生股骨干骨折;由于髓内钉尾部在受到撞击后会刺激股骨前侧皮质,导致患者疼痛;再加上患者的皮肤不能够及时清洁等原因,会造成切口感染的发生。本研究中PFNA治疗共发生1例股骨干骨折、2例腿部疼痛和1例切口感染。因而在患者康复期间要减少意外对患者造成的外力作用,及时清洁切口处皮肤,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通过C型臂透视下插入髓内钉,调整螺旋刀片的位置,测量螺旋刀片长度,防止打入太深。

[1]庞向华,欧兆强,欧阳建江.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3,42(10):1086-1088.

[2]韦莉玲.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5):104-105.

[3]黄涛,刘世清,廖琦,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总失血量与手术显性出血量的关系[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4):87-89.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出血量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