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双
长春市宽城区医院五官科,吉林长春 130051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征为听力下降及能在中耳处查见积液,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在急性疾病未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时可逐渐转变为慢性疾病,且慢性中耳炎的病程较长、容易出现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机体健康,可以造成多种并发症及继发性疾病,如听力受损,尤其影响儿童语言发育,也是儿童常见致聋病因之一[1]。以往临床多以穿刺治疗或药物治疗为主,但其临床疗效仍不甚理想,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使用高负压吸引联合药物灌洗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评估,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在2010年4月—2013年1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108例(双耳均患病者只选取其较为严重的一只患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54例患者,2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16~58岁;对照组中54例患者,28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14~59岁。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耳道内积液或鼓膜穿刺、充血患者,鼻咽部或鼻腔、中耳等处发生占位性病变患者等。本次实验前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实验内容,自愿参与,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实施常规基础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法可选择鼓膜穿刺,在鼓膜的前下方穿入鼓室内将其中的积液向外吸出,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抗生素全身治疗,局部可用滴鼻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药物灌洗治疗,所应用灌洗液为5mg地塞米松+4000U糜蛋白酶+肾上腺素少量混合,通过穿刺孔将药物注入鼓室,而后让患者将头部向健侧偏移,在外耳道处使用鼓气耳镜进行加压,压迫药物通过咽鼓管沿着鼻咽部流出。
观察组患者实施高负压吸引与药物灌洗结合治疗,药物灌洗同对照组,高负压吸引使用负压吸引器连接外耳道,并用体积适宜橄榄头将外耳道口予以塞紧以提供负压环境,将鼓室内分泌物、积液等予以充分吸出,注意每10~20s需间断一次,负压最大不可超过40kPa;若鼓室分泌物、积液粘稠度较高,必要时可以将鼓膜切开或将穿刺孔扩大;如吸出物质中发现血性渗液应停止吸引,做进一步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分析。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显效:耳部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无积液,听阈低于20dB;有效:仍有较轻的耳部相关症状,但已明显改善,听阈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鼓膜仍有水肿,可见积液。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使用SPSS软件17.0进行统计学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6%)相比对照组(75.9%)明显较高,治疗后耳闷(94.4%)、耳鸣(97.9%)、耳痛(94.7%)与听力下降(94.4%)等方面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76.3%、68.1%、83.8%、55.6%)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对比治愈/治疗前(治愈率%)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耳科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因其临床症状又被称为渗出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听力下降,且可在中耳内查见积液,发病原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上呼吸道与鼻腔内感染、中耳内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咽鼓管出现功能异常以及发生神经性炎症等均可对该病的发病与病程发展产生作用,但相关报道显示其主要且常见的直接病因仍为病毒或细菌性感染[2]。
细菌感染引发该病主要由于细菌所生成的内毒素,促进腺体及杯状细胞的分泌以及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进行破坏,使分泌物逐渐积蓄,同时增强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使中耳黏膜进一步水肿;而病毒感染引发该病则主要为病毒的侵入使中耳的黏膜细胞受到破坏,影响其物质与能量的代谢,纤毛转运能力逐渐降低,而溶酶体的破坏也使得细胞自溶机制被激活,同时病毒包膜也可以使机体免疫反应被激活,相关的炎性介质大量分泌,最终导致该病的发病[3]。
目前临床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鼓膜穿刺、全身抗生素、滴鼻液局部控制等基础性治疗,以及药物灌洗治疗,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感染、排除中耳积液、恢复鼓室正常通气、缓解咽鼓管的炎症性水肿、改善纤毛运动能力等,但以往临床治疗效果表明常规治疗措施无法确切的保障达到以上治疗目的[5]。高负压吸引在进行鼓膜穿刺后可以对中耳积液排出予以有效加强并可将积液彻底清除,破坏疾病发展所需的环境,进而中断疾病恶化进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细菌病毒等入侵物刺激中耳黏膜,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其他治疗的临床疗效[4]。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6%)相比对照组(75.9%)明显较高,治疗后耳闷(94.4%)、耳鸣(97.9%)、耳痛(94.7%)与听力下降(94.4%)等方面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76.3%、68.1%、83.8%、55.6%)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临床治疗,如应用高负压吸引与药物灌洗相结合,可以使其临床疗效得以提高,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1]李大红,赵云峰,林捷,等.药物联合鼓膜穿刺抽液、高负压吸引及鼓室正压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6例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4):434-435.
[2]康利.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2(2):106.
[3]吴华萍,武建东,姚继伟.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3):29.
[4]王克雄,黄雁云.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J].中外医疗,2012(1):22-24.
[5]卜凤霞.44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