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就业转移与劳动生产率分析
——按部门划分的就业指标

2014-07-27 06:22郭治方
创新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郭治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11)

河南省就业转移与劳动生产率分析
——按部门划分的就业指标

郭治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11)

河南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农业吸纳的劳动力逐步得到释放,同时也产生了如何转移劳动就业的问题,本文就河南省按部门就业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劳动就业转移同劳动生产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今后一段时间河南省就业转移的方向。

就业转移;劳动生产率;就业指标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其平均劳动生产率(曼昆,1981),而我国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均衡的,因此,当劳动要素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时,便能促进总的生产率提升(彭晓等,2010)。不同的经济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数据对我国不同部门的就业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变动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Fagerberg,2010;Timmer,et al.,2009;陈勇,2007;刘伟等,2007)。上述研究结论一致表明,各国或地区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复杂,其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走向。本文分析了河南省这一农业大省及劳动力资源大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就业转移与劳动生产率变动关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该省还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重要任务,转移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劳动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的需求,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部门划分标准及数据来源

关于部门分类,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门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体系》(修订3)进行界定。农业部门包括农、牧、林、渔四业,符合ISIC修订2中主要分类1和ISIC修订3中A、B两类别的规定。工业包括采矿和采石,制造业、建筑业和公共事业(电力、煤炭、水供应);服务部门包括批发、零售商业、餐饮和旅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等。

这一指标本身是以百分比显示的。在这三个百分比中,三个部门的就业量构成分子,而就业总量为分母。这样,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比例相加应为100%。但事实并不总是如此,例如,从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年鉴》的LABORSTA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中,当该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无法分类时,可被划入一个剩余类别。这种情况下,三个百分比相加就不再为100%。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当今进行国际比较时,应特别注意统计口径。同一部门不同国家的划分方法不同,所含的类别也有差别,所辖范围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2 按部门划分的就业数据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查得的原始数据,见表1。

以上数据是原始数据,是以绝对数表示的。从业人员人数

表 1 河南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 单位:万人

按从事产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对应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就业统计口径。下面将其转换成百分比形式。见表2。

3 数据分析结果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大致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二、三产业就业比则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可以通过趋势图来加以验证。

表 2 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图 1 河南省就业比分布

从图1的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均在1998年有小幅度波动。其部分原因在于,在1998年实行的下岗分流政策,使得原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就业人员下岗分流,实行优化组合,统计口径发生了暂时的不一致。从1998年开始的就业人群中国有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均为在岗人员,与其他年度的口径均不可比。若排除这种政策影响,从整体上看,农业就业比持续下降,而其他产业就业比均持续提高。而在1998年之前,第二产业就业比稍微高于第三产业,之后则逐渐趋同,甚至第三产业就业比超过了第二产业就业比。这是生产率提高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各年度的生产率变化也可印证这一点。见图2。

图 2 河南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

从图2可知,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有提升,其中以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而且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其他两大产业。就原始数据来说就业绝对量在增加,且第一产业就业比在减少,二、三产业就业比在增加。然而,观察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知,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为何就业比率还在下降,而二、三产业就业比反而上升呢?原因如下:

首先,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从基数上就落后于其他两个产业,即就原有的劳动生产率来讲,第一产业生产比其他两个产业利用了更多的劳动力,或者说,相对于二、三产业来说第一产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融合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当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单位时,便会释放较多的劳动力,这些被释放的劳动力便会投身于其他产业,从而提高二、三产业就业比例。

其次,由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也在大幅度提高,不可能同时容纳从第一产业中释放的大批劳动力,这就促使转移的劳动力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而这些新的行业不断拓宽二、三产业的范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范畴,于是,二三产业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就业比率也在大幅提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论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河南省就业总量在增加,从1981年的3 039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 719万人,按部门划分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整体在下降,从1981年的81.3%减少到2006年的53.3%。这符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经营的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而二三产业的就业比则在持续上升,分别从1981年的10.2%和8.5%增加到2006年的23.6%和23%。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验来看,今后产业发展的比例趋势是倒金字塔形的,即第三产业比例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因此,同国际水平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虽然在下降,二三产业就业比虽然在上升,但同发达的省份、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河南省的产业转移优化升级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要走。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河南省还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重要任务,转移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劳动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的需求,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2]张辉,王晓霞.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9(4):53-61.

[3]彭晓,李源.上海市就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0(18):90-93.

[4]Timmer P.M.,Vries G.J..Structural Change and Growth Acceleration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A New Sectional Data History,2009(3):165-190.

[5]王利清.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障碍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6-88.

[6]李冲.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发展工业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5):12-14.

F249.27

A

1671-0037(2014)04-31-2.5

郭治方(1979-),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经济哲学。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