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答疑的“望、闻、问、切”

2014-07-26 17:32刘鑫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木块思路水平

刘鑫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普遍感觉物理较难,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注意恰当的答疑,长久下去,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惧怕和讨厌物理学科。可见,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如何恰当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在这里,笔者结合平时答疑时的一些做法,认为物理答疑要遵循观察、倾听、追问、点拨这四个步骤,类似于中医学中所讲究的“望、闻、问、切”。

一、望——观察学生的表现

学生的情况有所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望”,通过其面部表情、语速等细节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然后在答疑时因人而异地去迎合学生的心理,给予理解、尊重、鼓励,循循善诱,综合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只有自己不会而别人都会从而显出自己笨;更担心老师嫌问题简单而不耐心讲解……所以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个问题可能学生已经鼓了很久的勇气才敢过来问,自然会忐忑不安,表现得很紧张,因此教师回答学生质疑时要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质疑观:质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只有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会勇于质疑,而且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质疑过程中,得到一步步积累和提高的。其次,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不要怕麻烦,更不能出言讽刺挖苦学生,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好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最后在回答学生质疑之后要讲一些鼓励的话,例如“从你的问题中老师看出你有很大的进步”“欢迎学生以后多问”等等。只有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才能平等地交流、互动、讨论问题,这时你再去指出学生的不足,学生才会欣然接受。

二、闻——倾听学生的想法

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前可能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对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教师首先做到静听,不打断学生提问的叙述,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在问题的分析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和疑惑,这样,老师就能正确找到学生的“拦路虎”在哪里,以此作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可以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例如在研究平衡问题时,学生问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我首先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学生讲道:“物体本来受到三个力,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摩擦力应该是静摩擦力,大小是8N。但当撤去F1时,木块要不要运动呢?如果运动了,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条件不足,是无法判断和求解的。”听完学生的阐述,我发现该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基本到位,就是对二者的临界状态——最大静摩擦力分析不清晰。于是我讲道,“你的分析思路很正确,我们接着你的思路继续分析,现在关键是判断当撤去F1即仅受F2时,木块的运动状态。水平推力能否推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关键是看推力与最大静摩擦力fm的关系,当推力超过fm时,可以把物体推动,相反就推不动。第一次水平合推力是8N,没推动,说明fm>8N,第二次水平推力变为2N,能推动吗?”“我知道了,推不动,所以木块静止,合力为零。”学生会心一笑,“老师,我主要是没有仔细去挖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阻碍了思路。”

现代物理教学中暗含着倾听的要求,倾听是当代教师新的素质要求。当然之前少不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讲出自己的疑问。

三、问——追问学生的疑点

如果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机械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则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大脑皮层思维刺激不足,从而大脑中无思维痕迹或痕迹很浅,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似曾相识”却“无从下手”,使答疑效率降低。所以,建议老师在倾听学生叙述之后,首先回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上,采用(下转第35页)(上接第31页)提问式答疑,引导学生自主思维,逐层深入,使学生悟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大脑皮层中留下较深的思维痕迹,以后处理类似问题也会感到得心应手。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例如在研究库仑力过程中,以下是一次答疑记录。

问题:两个自由的点电荷A和B,带电量分别是+4q和-9q,相距为d,试问:在何处放一个怎样的电荷C,能使三个电荷均处于静止状态?

通过学生的阐述,发现学生思路很乱,所以我决定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解决问题。

师:C放在AB连线上,还是连线以外,为什么?

生:为保证C受力二力平衡,必放在连线上。

师:C放在AB之间,还是AB外侧,为什么?

生:外侧,放在内侧C受二力方向相同,无法平衡。

师:C放在AB左侧,还是AB右侧,为什么?

生:A左侧,因为QA

师:请判断C电性。

生:负电

师:好,现在我们分别来求解C位置及电性……

问的过程注重学生经历,把直接讲评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思考的过程,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和创新空间。

四、切——点拨学生的思维

科学家所看到的,我们也常常看到,但科学家们往往能从中进行发明、创造,而我们却不能,原因就在于科学家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了隐含的、规律性的东西。同样,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不宜就题论题,还要开展“后续工作”,即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有针对性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常见的形式包括点拨一类物理问题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点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处理上一个问题时,在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当三个自由电荷在真空中仅受库仑力作用而都静止平衡时,中间电荷必须是异种电荷,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位置关系去判断电量大小关系等等。这样实现了对研究问题的提炼与升华,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寻求出打开物理问题大门的金钥匙。

其实,物理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学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在答疑时最好不要包办,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提供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这面“镜子”中“看见”自己,自审其问,然后采取改善的行动,从有疑到无疑。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更有利于物理学科的学习。

(责任编辑:张华伟)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普遍感觉物理较难,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注意恰当的答疑,长久下去,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惧怕和讨厌物理学科。可见,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如何恰当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在这里,笔者结合平时答疑时的一些做法,认为物理答疑要遵循观察、倾听、追问、点拨这四个步骤,类似于中医学中所讲究的“望、闻、问、切”。

一、望——观察学生的表现

学生的情况有所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望”,通过其面部表情、语速等细节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然后在答疑时因人而异地去迎合学生的心理,给予理解、尊重、鼓励,循循善诱,综合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只有自己不会而别人都会从而显出自己笨;更担心老师嫌问题简单而不耐心讲解……所以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个问题可能学生已经鼓了很久的勇气才敢过来问,自然会忐忑不安,表现得很紧张,因此教师回答学生质疑时要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质疑观:质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只有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会勇于质疑,而且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质疑过程中,得到一步步积累和提高的。其次,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不要怕麻烦,更不能出言讽刺挖苦学生,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好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最后在回答学生质疑之后要讲一些鼓励的话,例如“从你的问题中老师看出你有很大的进步”“欢迎学生以后多问”等等。只有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才能平等地交流、互动、讨论问题,这时你再去指出学生的不足,学生才会欣然接受。

二、闻——倾听学生的想法

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前可能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对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教师首先做到静听,不打断学生提问的叙述,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在问题的分析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和疑惑,这样,老师就能正确找到学生的“拦路虎”在哪里,以此作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可以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例如在研究平衡问题时,学生问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我首先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学生讲道:“物体本来受到三个力,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摩擦力应该是静摩擦力,大小是8N。但当撤去F1时,木块要不要运动呢?如果运动了,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条件不足,是无法判断和求解的。”听完学生的阐述,我发现该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基本到位,就是对二者的临界状态——最大静摩擦力分析不清晰。于是我讲道,“你的分析思路很正确,我们接着你的思路继续分析,现在关键是判断当撤去F1即仅受F2时,木块的运动状态。水平推力能否推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关键是看推力与最大静摩擦力fm的关系,当推力超过fm时,可以把物体推动,相反就推不动。第一次水平合推力是8N,没推动,说明fm>8N,第二次水平推力变为2N,能推动吗?”“我知道了,推不动,所以木块静止,合力为零。”学生会心一笑,“老师,我主要是没有仔细去挖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阻碍了思路。”

现代物理教学中暗含着倾听的要求,倾听是当代教师新的素质要求。当然之前少不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讲出自己的疑问。

三、问——追问学生的疑点

如果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机械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则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大脑皮层思维刺激不足,从而大脑中无思维痕迹或痕迹很浅,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似曾相识”却“无从下手”,使答疑效率降低。所以,建议老师在倾听学生叙述之后,首先回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上,采用(下转第35页)(上接第31页)提问式答疑,引导学生自主思维,逐层深入,使学生悟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大脑皮层中留下较深的思维痕迹,以后处理类似问题也会感到得心应手。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例如在研究库仑力过程中,以下是一次答疑记录。

问题:两个自由的点电荷A和B,带电量分别是+4q和-9q,相距为d,试问:在何处放一个怎样的电荷C,能使三个电荷均处于静止状态?

通过学生的阐述,发现学生思路很乱,所以我决定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解决问题。

师:C放在AB连线上,还是连线以外,为什么?

生:为保证C受力二力平衡,必放在连线上。

师:C放在AB之间,还是AB外侧,为什么?

生:外侧,放在内侧C受二力方向相同,无法平衡。

师:C放在AB左侧,还是AB右侧,为什么?

生:A左侧,因为QA

师:请判断C电性。

生:负电

师:好,现在我们分别来求解C位置及电性……

问的过程注重学生经历,把直接讲评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思考的过程,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和创新空间。

四、切——点拨学生的思维

科学家所看到的,我们也常常看到,但科学家们往往能从中进行发明、创造,而我们却不能,原因就在于科学家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了隐含的、规律性的东西。同样,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不宜就题论题,还要开展“后续工作”,即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有针对性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常见的形式包括点拨一类物理问题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点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处理上一个问题时,在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当三个自由电荷在真空中仅受库仑力作用而都静止平衡时,中间电荷必须是异种电荷,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位置关系去判断电量大小关系等等。这样实现了对研究问题的提炼与升华,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寻求出打开物理问题大门的金钥匙。

其实,物理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学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在答疑时最好不要包办,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提供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这面“镜子”中“看见”自己,自审其问,然后采取改善的行动,从有疑到无疑。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更有利于物理学科的学习。

(责任编辑:张华伟)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普遍感觉物理较难,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注意恰当的答疑,长久下去,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惧怕和讨厌物理学科。可见,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如何恰当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在这里,笔者结合平时答疑时的一些做法,认为物理答疑要遵循观察、倾听、追问、点拨这四个步骤,类似于中医学中所讲究的“望、闻、问、切”。

一、望——观察学生的表现

学生的情况有所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望”,通过其面部表情、语速等细节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然后在答疑时因人而异地去迎合学生的心理,给予理解、尊重、鼓励,循循善诱,综合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只有自己不会而别人都会从而显出自己笨;更担心老师嫌问题简单而不耐心讲解……所以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个问题可能学生已经鼓了很久的勇气才敢过来问,自然会忐忑不安,表现得很紧张,因此教师回答学生质疑时要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质疑观:质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只有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会勇于质疑,而且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质疑过程中,得到一步步积累和提高的。其次,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不要怕麻烦,更不能出言讽刺挖苦学生,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好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最后在回答学生质疑之后要讲一些鼓励的话,例如“从你的问题中老师看出你有很大的进步”“欢迎学生以后多问”等等。只有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才能平等地交流、互动、讨论问题,这时你再去指出学生的不足,学生才会欣然接受。

二、闻——倾听学生的想法

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前可能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对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教师首先做到静听,不打断学生提问的叙述,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在问题的分析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和疑惑,这样,老师就能正确找到学生的“拦路虎”在哪里,以此作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可以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例如在研究平衡问题时,学生问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我首先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学生讲道:“物体本来受到三个力,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摩擦力应该是静摩擦力,大小是8N。但当撤去F1时,木块要不要运动呢?如果运动了,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条件不足,是无法判断和求解的。”听完学生的阐述,我发现该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基本到位,就是对二者的临界状态——最大静摩擦力分析不清晰。于是我讲道,“你的分析思路很正确,我们接着你的思路继续分析,现在关键是判断当撤去F1即仅受F2时,木块的运动状态。水平推力能否推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关键是看推力与最大静摩擦力fm的关系,当推力超过fm时,可以把物体推动,相反就推不动。第一次水平合推力是8N,没推动,说明fm>8N,第二次水平推力变为2N,能推动吗?”“我知道了,推不动,所以木块静止,合力为零。”学生会心一笑,“老师,我主要是没有仔细去挖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阻碍了思路。”

现代物理教学中暗含着倾听的要求,倾听是当代教师新的素质要求。当然之前少不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讲出自己的疑问。

三、问——追问学生的疑点

如果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机械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则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大脑皮层思维刺激不足,从而大脑中无思维痕迹或痕迹很浅,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似曾相识”却“无从下手”,使答疑效率降低。所以,建议老师在倾听学生叙述之后,首先回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上,采用(下转第35页)(上接第31页)提问式答疑,引导学生自主思维,逐层深入,使学生悟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大脑皮层中留下较深的思维痕迹,以后处理类似问题也会感到得心应手。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例如在研究库仑力过程中,以下是一次答疑记录。

问题:两个自由的点电荷A和B,带电量分别是+4q和-9q,相距为d,试问:在何处放一个怎样的电荷C,能使三个电荷均处于静止状态?

通过学生的阐述,发现学生思路很乱,所以我决定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解决问题。

师:C放在AB连线上,还是连线以外,为什么?

生:为保证C受力二力平衡,必放在连线上。

师:C放在AB之间,还是AB外侧,为什么?

生:外侧,放在内侧C受二力方向相同,无法平衡。

师:C放在AB左侧,还是AB右侧,为什么?

生:A左侧,因为QA

师:请判断C电性。

生:负电

师:好,现在我们分别来求解C位置及电性……

问的过程注重学生经历,把直接讲评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思考的过程,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和创新空间。

四、切——点拨学生的思维

科学家所看到的,我们也常常看到,但科学家们往往能从中进行发明、创造,而我们却不能,原因就在于科学家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了隐含的、规律性的东西。同样,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不宜就题论题,还要开展“后续工作”,即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有针对性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常见的形式包括点拨一类物理问题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点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处理上一个问题时,在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当三个自由电荷在真空中仅受库仑力作用而都静止平衡时,中间电荷必须是异种电荷,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位置关系去判断电量大小关系等等。这样实现了对研究问题的提炼与升华,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寻求出打开物理问题大门的金钥匙。

其实,物理学科是一门思维性学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在答疑时最好不要包办,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提供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这面“镜子”中“看见”自己,自审其问,然后采取改善的行动,从有疑到无疑。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更有利于物理学科的学习。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木块思路水平
张水平作品
大峡谷历险记
我的思路我做主
35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