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语文教学而言,完全按照课本和教师用书讲课,没有个人的设计和创新,被称为是“照本宣科”,此种教学最终形成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理念和方法,除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外,还把师生关系置于冰点,课堂毫无生气可言,学生处于被逼无奈的境地。可以想见学生的心理和厌学表现,也可以想见学习的效果。这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决非罕见。究其因,或者将教材视为金科玉律,认为不可更改;或者是教师懒惰成性,所谓考什么教什么,完全不想涉及其它;又或者是教师教的能力所限,根本做不到不照本宣科……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不会被学生所接受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重塑课堂教学新理念。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陈规,作为语文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善于变革思想,接纳新理念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观,这些教育观既有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也有颠覆。如根据旧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途径,解决问题,便是承袭了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见解;而教育是公共服务的观点导致的新型师生关系,又几乎完全倾斜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此外,现代教育强调教师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不应拘泥于既有的教材和内容,课堂上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会出现哪些问题也是未知的,这样,教师就不可能用老一套,程序化的组织形式施教,而应追求多姿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善于接纳新理念,转换角色,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善于处理教材,变通教法
语文教学发展至今,教师所拥有的,已经不再只是上课那40分钟的自主权,课前对教材的研究及其重新整合,成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的性质,认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据此,在处理教材时,必然要围绕学生进行整合或置换,或者在某一个点上能加倍进行深入的探讨,又或者在内容上愈发容易突破难点……,一句话,面对教材,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作更人性化的安排,
《〈论语〉十则》一文可谓晦涩枯燥,缺乏吸引力,又是要背的篇目,教师一般都是先要求朗读背诵,然后解释,然后背解释。难背、难解折磨着学生,到最后学生也只背过孔子的话而已,至于圣人的话为什么是对的根本无从谈起。我是这样做的,首先,不要求背诵,先把每则的文句所包含的故事讲给学生,让故事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兴趣。其次,当学生明白意思后让他们每则都联系实际试一试,感觉一下孔子的话是否正确,这就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最后,读熟而已。至于背诵,稍后几天便自然而然达到了。
三.善于举一反三,纵横交错
太多教师对于教什么完全按照参考书的指示,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倶一一授之。既搞得课文支离破碎,又使学生负担沉沉。参考书是用来参考的,因此,教什么完全取决于教师对课文要求的把握程度。聪明的教师是善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来完成教学的。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散文,要求把握其整体结构理清脉络。因此,我按照回忆性叙事散文的样式,总结出眼前—回忆—眼前的模式,开头(眼前)想到背影,中间(回忆)叙事描写背影,结尾(眼前)又想到背影,首尾照应,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结构和脉络。据此,进一步引申到其他回忆性文章的各种结构,有回忆—眼前形式的《阿长与山海经》,有眼前—回忆形式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使学生在以后对叙事散文结构的整体把握得以融会贯通。
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应不局限于参考书和教材的框架,把知识点的纵横坐标详细标注,充分清楚,让学生达到豁然开朗、游刃有余的境界。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是八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正规说明文,如果仅仅从特点和语言入手来学,学生会感到陌生而难以接受的。必须让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充分理解,于是我从“五种表达方式”开始涉及,突出“说明”,由“说明”到说明文,追本溯源,进而再到中学三大体裁(记叙、说明、议论),从而突出说明文。再到“说明文的学习”上,再讲说明对象、特点、顺序、方法、语言等要素,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心领神会从“根”上懂得说明文。尽管在时间上拖延了一点教学进度,但说明文这一文体的来源、说明文学习的要素即说明文学习的方法,已经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了,学生通过这一篇文章的例子,就可以自学任何一篇说明文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如果“温故”而无新,就是照本宣科。教学难能可贵的就是“知新”。其实,“知新”并不难,只要我们心系学生,钻研教学,敬业笃行,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宋智深,教师,现居山东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