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推荐辞:让语文学习真正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活的语文,当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追求。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精细研读文本是一个关键。在这篇文章里,冯老师通过对《再别康桥》这首诗中的意象分析,告诉了我们研读文本的方法。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育界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说不尽、探不完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许多研究者眼里也许只是个理论问题,可是,在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看来,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操作问题。所以,我相信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语文老师们一定都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独到的看法。
当前,有些理论从“大语文”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等等,让我们的语文真正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学“活”的语文。这自然是不错的,而且,如果真正做到的话,那么效果也将是非常理想的。
理想状态值得去追寻,却也表现出它较差的可操作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另外,学生有指导性的语文学习,基本是在课堂短短四十分钟内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要抓住关键。
那么,这个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文本,因为只有文本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关注点和集合点。
虽然目前人们对文本的处理方法很多,各不相同。但我看来,老师备课首要的是研读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学生学习首要的也应该是研读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品鉴思维能力。
下面结合《再别康桥》这首新诗的教学来具体说明文本的研读方法。
在徐志摩的心中,康桥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拿他自己的话说,“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再别康桥》这首新诗就是徐志摩对康桥依恋之情的抒发。
徐志摩的这种依恋之情,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意象间接抒发。这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既是通过意象的方式间接抒情,那么,就要求我们对意象进行细细的品读,从而体会出意象背后作者的情感。《再别康桥》这首诗中出现的意象很多,比如:“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水草”、“虹”、“浮藻”、“梦”、“长篙”、“星辉”、“笙萧”、“夏虫”等等。
把握意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思考诗人为什么选择这个意象,这个意象和作者情感有什么关系。比如,诗人为什么把“金柳”说成“新娘”,“新娘”这个意象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明显,柳树是康河边非常普通的植物,不具有人的情感,是冷冰冰的客观物象。但,“新娘”就不一样了,在人们眼里,“新娘”漂亮、妩媚、让人心生爱慕和依恋之情,而这正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这样细细品读文本,便很容易理解诗人为什么这样选择意象了。再比如,诗人选择的另一个意象“水草”。“水草”是多么平凡和微不足道的事物,多数人是不会去注意的,但是,徐志摩却注意到了。而且他还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什么让诗人放弃做人的“特权”而“甘心做一条水草”?细细品味诗歌,就会发现一个常理:在对康桥有着深挚的依恋之情的徐志摩的眼里,这里的万事万物都是值得讴歌的,当然包括被人们忽视的这条水草了。又比如,诗人选择的一个意象“笙萧”,为什么?联系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联想到生活实际的切身感受,我们就会发现“笙萧”这种乐器,它的旋律比较哀婉凄清。而此时,徐志摩正是不依不舍地离开康桥的时候。如此一联想,我们就不得不赞叹诗人选择意象的精巧和恰当了。
而另一方面,研究诗人是怎样描摹意象的。
说到“金柳”和“新娘”这两个意象,诗人在描摹的时候,用的时间是“夕阳”西下,当然一是照应了柳的“金”色,进而更是让我们想到中国传统的惜别之情往往被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下。紧接着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样来描摹这个意象,也就很自然地抒发了对康桥的依恋之情。作为读者,我们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诗人的情怀。
“水草”的出现,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意群出现的。伴随着“水草”出现的,还有“软泥”、“柔波”,康河边的事物都是“软”的、“柔”的,这样的特征正和细腻绵长的情感合拍。对于青荇这样的康河的水草,诗人是这样描摹的,“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为什么这样描写?“油油的”,仿佛让我们感受到康河里水草的自由、自然,“招摇”,又让我们感受到康桥对诗人的那种热情,并且极具动感。理解诗人为什么如此眷恋康桥也便水到渠成了,诗人为什么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笙萧”的出现,同样不是孤立的。伴随着“笙萧”的出现,还有“悄悄”、“沉默”的“夏虫”等等,这样互相诠释,便让我们理解了诗人。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没有品味出这里的诗味的。因为,这里忽略了前句“但我不能放歌”。本来,随着前面诗人的回忆和思念,他的感情已经开始热烈了,可谓“发乎情”。在这里却突然又说“不能放歌”而转入沉默、“止于礼”,为什么?深究细品,我们就能体会出更深一层次的情感:原来,在诗人看来,放歌是对心爱的康桥的打扰;原来,越是刻骨铭心的情感就越是深沉。而这也正是中国式的传统情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人沉默”。
明白了诗人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选择这个意象,又把握了诗人是怎样描摹这些意象,这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但是,仅仅品出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诗歌是讲求技巧的,而且技巧的使用对诗歌抒发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品读文本的时候,就必要思考这个问题。比如本诗中的这些意象,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们是有区别的,像“金柳”、“水草”、“潭”、“星辉”、“夏虫”,毫无疑问,是康桥边实际存在的景物;而“新娘”、“虹”、“梦”等,是诗人想象中的。这是怎样的选择方法呢?原来,这里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虚”来传达“实”、表达“实”。还比如,诗人在写到“金柳”时,他是如何牵引出“新娘”的?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联系所学知识,这里使用的是暗喻修辞格。同类的修辞格在本诗中还出现了一些,比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等。
这种种深刻、甚至独到的见解就需要靠教学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思考、研读。只有这样,教学者才能游刃有余于课堂教学,并迁移至学生。教师有了这个“研读文本”的意识,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而重视文本、研读文本、体味语言,也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方。
冯林涛,教师,现居湖北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