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冬妮
摘 要:《体坛周报》的特色主要是:以赛事报道为主体,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播;深入挖掘,立体报道;新闻图片与新闻标题的巧妙搭配。最后从《体坛周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入手,通过观察与比较阐述了《体坛周报》的不足之处和所承受的压力。
关键词:体育新闻;体育报;体坛周报
如今,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必然成为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热点。所以在体育事业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传媒事业即体育新闻的发展。大众传媒是新闻的传播工具,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在体育事业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大众传媒是体育在社会树立地位、提高影响力的平台;二是大众传媒依赖于体育信息来丰富报道内容,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如《体坛周报》体育类专业报刊或者CCTV5体育电视频道或者新浪体育、搜狐体育等网络媒体上的体育新闻都会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可以看出体育新闻的根本任务,依然是向受众报道有关体育运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最新信息,其宗旨是通过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及其相关事实及时准确的报道,以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播体育文化,并通过大众传媒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对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毋庸置疑这是体育新闻的作用,也是体育新闻传播的价值。
1988年,体坛传媒的第一份刊物《体坛周报》在湖南长沙创刊,经过20年的发展,《体坛周报》已经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被中国新闻研究中心评为体育类报刊中影响力、公信力最强的媒体。在报纸类体育新闻报道领域中属于成功的佼佼者。该报的成功经验不仅对新闻界有着借鉴意义,而且对于纸媒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本文以《体坛周报》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和信息的收集,对《体坛周报》新闻报道的发展、新闻报道的特色、新闻报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体育新闻报道进行了阐述。
一、《体坛周报》新闻报道特色
(一)以赛事报道为主题,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播
现在竞技体育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可以说占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竞技体育的对抗性强,充满了悬念与不确定性,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关注,因此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为大众传媒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和市场。所以说,竞技体育正式拥有自身的新闻价值和新闻资源而成为了现在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
报纸媒体对体育赛事进行报道,既能满足人们对体育信息的需求,完成体育传播的基本任务,又能够使人们在获取体育信息的同时,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演变过程、技术特点有所了解。还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的社会活动,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人类文明。可以说以一项体育赛事为主,从中的人文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体坛周报》第2752期的头版是:孔卡告别“感谢中国你们给了我尊重”。2013年12月7日,足协杯决战贵州人和,将是“天体之王”孔卡在广州、天河的最后一战,也是他在这里效力的最后一天。次日深夜,他将与恒大一同飞赴摩洛哥征战世界杯,随后直接回到巴西。临别之前他接受了《体坛周报》的专访,从开始到结束,关于中国、恒大、自己的一切,剖心告白。在专访中,记者问:“这两年,在中国的经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孔卡:“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感觉到尊重。到中国之后,和恒大一起拿到很好的成绩,拿到很多载入中国足球史册的冠军。无论是我个人好事我的职业生涯,球迷都报以尊重,我也会很尊重球迷,尊重中国足球。”这个专题的报道中记者不仅传递了体育信息,更重要的是以体育现象作为切入口,展现了作为在中国踢球的一名外国人的真实情感,能够触动读者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体育新闻报道的精髓从中体现出来,得以凸显。这样的体育新闻报道,可以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人文关怀的温暖。
(二)新闻标题与新闻图片的巧妙搭配
在《体坛周报》中,其实很少看到大量的广告信息。头版以及重要的报道都会有新闻摄影图片加以对新闻报道的展现。在学习新闻摄影的课程中,对体育新闻摄影所表现的内容有三大部分:一是生命之力,瞬间的爆发力,精彩的对抗等;二是运动之美,精彩的动作,优美的造型等;三是人性的魅力,比赛中人性各种感情的自然流露与迸发。要捕捉瞬间的美以及善于表现动感。而《体坛周报》的新闻摄影图片虽不是报纸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但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与标题的搭配给整篇的新闻报道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1.新闻标题方面
新闻标题被视为“新闻报道的眼睛”,也是文章内容的浓缩。《体坛周报》其头版头条的标题文体更是符合新闻报道简洁、直接、生动、客观、信息浓缩、可信度高的特点,迎合了体育爱好者的口味。其标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例如,引用手法,用这个手法制作标题样式新颖,含义深刻。标题《只许“亮剑”不许“三多”》引用了近几年来比较受欢迎又优秀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和《士兵突击》,李云龙是一匹充满智慧的“头狼”,而许三多只是一个纯粹的小兵。我们很多时候把一支球队比作一支军队,把一个球员比作一个士兵。在国足决战之际,该报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再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秦凯、王峰夺得男3米跳板金牌时,这一新闻的标题为《“秦王”收复雅典失地,一剑封韩》;邹凯夺得男子单杠金牌时,这一新闻的标题为《金王凯旋》。多运用军事、武侠当中的元素来体现赛事的竞争性和对抗性,使标题含义更加丰富,更具有灵动感。
2.新闻图片方面
我们知道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带有很强
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又与信息自身的吸引力密不可分。不可否
认,在版面上精彩的新闻图片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但如果图片过多过滥,那么文字传递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合理的分配图片显得格外重要。《体坛周报》版面所采用的图片数量平均每版2至3幅。这样给读者一种均衡的感觉,隐含了一层客观公平的意思。例如,2008年3月10日总第1080头版关于刘翔在瓦伦西亚室内世锦赛上折桂后,撑着五星红旗的画面,那炯炯有神的双眼让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自信与喜悦。再看2013年12月6日总第2752期的头版是对孔卡告别的专访,是在赛后孔卡接受记者采访后所拍摄的,孔卡身穿红色上衣,很开心的对着镜头,身后则是他获得的中超MVP和最佳阵容奖杯。整张图片画面很简单,但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孔卡眼神与微笑间透露出来对球迷的尊重与感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图片着重对眼睛进行刻
画,不仅符合常理,而且无形之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三)深度挖掘,立体报道
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更多人关注到纸媒在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中也看出了在媒介融合时代报纸所面临的压力。报纸若想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发扬自己的长处,完善自己的短处,向观众提供电视和网络媒体不能提供的东西。电视和网络媒体直播的时效性很强,观众更多的是能看到比赛的过程以及比赛的结果。所以报纸不仅要同其他媒体一样将其比赛过程和结果报道出来,还要尽可能地满足读
者对体育信息的需求和更为方便地让读者对体育信息进行接收。深度报道这一报道模式被体育记者广泛运用,记者更青睐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体育报道。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从体育人物、赛事的单一报道之间通过观察可以将其内容扩展到更大的空间和更深的层次。比如说,一个同样的体育赛事,从人物、事件可以借助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介绍,对不同方面的信息给予读者全方位的关注,跟体育新闻有直接或间接的人、事、物清晰地报道出来。这样便能让读者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而不只是单一的一个点和一个方面。同样运用上个板块的例子,对于孔卡,这一期用了5个版面对孔卡在中国的足球事业、家庭生活进行报道。《体坛周报》的一些专题报道中也略带一些娱乐化,例如,在孔卡的专访中,5个版面的报道有2个版面展现了孔卡与其夫人葆拉和儿子本杰明的家庭生活,也对葆拉进行了采访,葆拉也向《体坛周报》的记者独家提供了在中国一家人的私房照,涉及到他们的婚礼、在中国或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旅行还有儿子的照片。同时《体坛周报》对孔卡的专访中也采访了他的私人翻译程远思,从她所说的内容中让读者又了解到了孔卡在足球之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以这个例子可以展现出在报道中略带的娱乐性,其实也是更多方面的展现所要报道的人跟多方面的信息。体育新闻报道对所报道事物有更多的背景或者是内幕消息出现在报纸上,同样也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当重大的比赛发生时,深入报道赛事,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办出有特色的报纸专栏就成为各家报社的主要任务,而《体坛周报》在这一环节中所做的是值得学习的。
endprint
二、《体坛周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媒体竞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了解和获取体育新闻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十分注重体育新闻的传播,每一种媒体所展现的体育新闻都具备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电视报道迅速、画面直观、现场感强,小孩到老人都能看懂看明白,所以成为了受众的首选方式。而网络从技术来说是最为先进的,它可以展示大量的音频、视频,可以第一时间连线的一播出,最重要的事快速便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台台手机都能够上网,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接收到自己想了解的各种信息,同样的得到了受众的青睐。再一个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因为时效性的问题,受到了其他媒体的极大冲击,因为报纸对体育新闻的报道更多的是对比赛的回顾和观点的评析。所以《体坛周报》要继续发挥深度挖掘、立体报道的特色,在独家视角上下功夫,使之别具一格,扬长避短,向读者展示电视、网络媒体所不能提供到的东西。
(二)同业竞争
报纸不仅要与其他电子媒体展开竞争,还要与书籍、期刊等平面媒体资源竞争。为了适应人们信息需求量增大、知识更新速度之快的情况。除体育类报纸以外,体育类书籍、期刊的出版发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传播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尤其是现在的综合性报纸也同样越来越重视体育新闻的报道,他们作为主流的强势媒体,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利用其设置的体育板块瓜分掉大量的体育信息、受众和市场。综合性报纸从初期对体育新闻报道重视度不高、报道粗糙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它们的报道质量也不断在完善和提高,从而给专业的体育类报纸带来了威胁和压力。所以专业体育类报纸除非能不断做出比综合类报纸更有内幕、更有深度的题材,否则内容就很难以吸引读者。
总之,《体坛周报》的成功,一是适时的时间机遇为它至今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在于它鲜明的特色。本文以《体坛周报》的新闻报道特色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与分析。作为中国期发量最大的体育报,创刊于湖南长沙,我为此感到十分自豪。也会继续保持对体育新闻报道的热爱和《体坛周报》的关注。在即将要进行的实习中,自己也想不断培养体育新闻报道的能力,从中获得更多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斌.体育新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樊昌志.传播学应用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6-173.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64.
[6]申凡.当代传播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石赛玉.连胜急刹车[N].体坛周报,2013-12-06.
[8]叶慧.孔卡专访[N].体坛周报,2013-12-06.
编辑 鲁翠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