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视域下的新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4-07-25 16:16张洁王慧丹
关键词:文化安全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张洁+王慧丹

摘要:文化安全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新疆文化安全面临“三股势力”和西方文化霸权威胁,新疆高校渗透与反渗透形势严峻。各民族大学生是未来“稳疆兴疆”的主力军,加强新疆各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文化认同、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方法等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文化安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83-03

文化安全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的话题,也是考量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标尺。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新疆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维护文化安全尤为紧迫。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交锋的前沿阵地,一直是境内外“三股势力”蓄意深入、图谋不轨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是未来建设新疆的主力军,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新疆经济社会稳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文化防线。

一、新疆文化安全的战略审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安全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文化安全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特别是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价值传统,在自主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革新,消化和吸收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明生活方式”[1]。新疆有着独特的区情,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多种宗教并行流传、多元文化交融繁衍、多种体制共生,相对于内地省区,文化安全问题尤为复杂、艰巨、紧迫。

(一)新疆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区域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并与蒙古、俄罗斯等八国接壤,是我国毗邻国家最多、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另外,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新疆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接替区,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维护其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

(二)新疆面临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文化观的浸透与威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民族文化聚集的地区,宗教文化传统浓厚。泛突厥主义文化一方面鼓吹所谓“突厥文化共同体”,千方百计要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华民族文化中分离出去,为民族分裂主义服务;另一方面又极力否认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更新的、具有发展活力的有机体,否认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加强文化交流和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双向互利的过程,坚持封闭、守旧、僵化,反对改革、开放、转变,阻碍了新疆先进文化发展的步伐[2]。“三股势力”和“东突”分子也利用这种特殊的区情、民情进行泛伊斯兰、泛突厥主义宣传,对边疆的安全、稳定及整个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三)西方文化霸权加紧了对新疆的渗透和分裂

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缘环境和国防战略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从事分裂活动的重点区域。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科技优势,向全世界推广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在“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掩护下,积极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新疆为突破口,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

同时,由于新疆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南疆与北疆、相对发达城镇与偏远农牧区在物质生活、思想观念上存在差距;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不同民族在民族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西方分裂势力利用这些问题,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破坏各民族的团结,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用心险恶,使新疆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是先进文化传播的摇篮,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影响的前哨,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大学生是未来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教育和引导各民族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新疆文化安全和巩固新疆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加强新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的人才。然而,新疆地处边塞,交通、信息不发达,生活条件艰苦,难以吸引、留住内地的优秀人才,新疆人才输送主要依靠本地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各民族大学生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关乎他们的成长成才,关乎新疆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认同,能够扎根边疆,成为稳疆兴疆的生力军。

(二)创新新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

目前,新疆有各类高校32所,在校各级各类学生24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近9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35.2%①。各民族大学生应该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疆高校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复杂激烈,各民族大学生是西方反动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争夺的重要目标。“对新疆各民族大学进行政治、思想与品德的塑造,使他们真正确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新疆稳定的治本之策”[3]。

(三)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1.近年来“三股势力”加紧聚合,在新疆高校建立和发展了“伊扎布特”等大量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组织。用“文”的手段,借文化、艺术、学术交流之便,大肆进行反动宣传。极力散步、传播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歪曲新疆历史,煽动民族仇恨,诋毁党的领导,攻击政府推行的“双语”政策;企图用宗教干扰高校教育,毒化大学生思想,拉拢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参加反动组织,企图培植“亲西方”的内应力量。

2.一些大学生对新疆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历史发展变化了解不够,宗教意识比较强,对“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抵御“三股势力”渗透侵害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三股势力”的引诱利用。据调查,新疆高校有些大学生思想受到极大影响,精神被控制,参加了“伊扎布特”等反动组织,书写反动标语,甚至参与乌鲁木齐“7.5”事件。

大量事实说明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非常艰巨,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五观”和“四个认同”的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加强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由认知到认同,再内化为行为的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新疆这个特殊的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区域,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通过文化认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认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4]。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人具有一种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做出识别、判断和选择,并对选择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坚信、内化和饯行的能力,其意义就在于影响个人与社会的文化认同。所以,价值观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文化认同问题。

endprint

新疆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使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选择,而“多元的文化选择很容易使人们在价值观的抉择中陷入自我冲突,甚至产生无所适从的困惑与迷茫,导致一部分人在确认价值观时失去方向感,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是非不辨,美丑不分等”[5]。这就需要引导各族大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坚持中华文化认同。

新疆高校应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对各族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的教育,也要重视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教育,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从而增进各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深入理论研究,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学界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观点,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但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项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尚未提炼出来。因此,还需要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理论研究深度,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明确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但要把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转换为各民族学生能够掌握和内化的知识体系,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立足于现实生活和民族地区特殊区情,整合提炼出反映时代和学生发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科学性、时代性、生活性和民族性。价值观教育只有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学业、精神面貌、社会交往等实际问题来开展,才能收获更大实效。

新疆地区高校学生多民族并存,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本建设和学科建设,突出新疆地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域性特征,使“五观”、“四个认同”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从新疆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如: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宗教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及兵团屯垦戍边文化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善于挖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网络课程平台、电子教材和课外读物等,丰富完善教育内容。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综合地教育出来。”[6]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 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大学生能接受有效的价值导向,拓宽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参与面,使价值观教育不留真空,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因此,要积极探索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形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优良环境,从而系统地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

(三)创新方法,拓宽渠道,提高实效性

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和“三贴近”原则,结合大学生各种思想认识和实际问题,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专题讲座、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小品演绎、社会调查等,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视频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教育要注重解决好他们学习、生活中实际困难,如:贫困问题、汉语学习与专业学习问题、就业问题等,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吸引力。

坚持多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课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同时校园文化、网络、社会实践、社区、大众传媒等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歌善舞,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也可以以此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将专业实习实践与大学生三下乡、进社区、勤工俭学、参观考察等结合起来,增强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机制建设,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新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有力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为此应着重加强机制建设。

1.健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导体制与工作

机制。中央16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新疆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区情,深入调研,摸清大学生思想状况,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核心价值体观教育的实施规划。近年来新疆医科大学探索、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育人工作机制取得了不菲成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2.完善物质保障机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这是当前新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新疆各高校应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建立完善专项经费预算制度。确保专项经费足额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逐年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同时,要重视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收入和待遇,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

3.重视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评价系统,是对价值观教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优化价值观教育过程的有力支持。新疆高校评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作为重要指标,积极探索综合评判法、实践检验法等评估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子杉.国家的选择与安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39.

[2]王小平.泛突厥主义文化透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0.

[3]张洁.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4]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0.

[5]许苏民.文化哲学「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苏]马卡连柯;刘长松,杨慕之译.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27.

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简介:张洁(1968—),女,山东微山人,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于文化安全的新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10YJA710086)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