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抱怨的牢狱

2014-07-25 03:40:00李会谱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牢狱白纸心田

李会谱

抱怨是思维方式

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像一张白纸。白纸上出现什么,是我们的思维内容,或者叫念头。例如,抱怨工作忙、物价涨、空气差、家庭不和、感冒头疼……怨天怨地,社会不公、道德败坏、金钱至上、怀才不遇……

如果你和别人的聊天内容,常常是这些,那么,请你停下来,觉察。

我们不太容易觉察到自己的思维内容。是的,这个看似简单,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就连那部分说出来的思维,言语内容,觉察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对别人、对自己真实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如果我们知道,就没有那么多人抱怨那么多了。

比思维内容更难觉察的,是思维方式。在无觉察的情况下,思维方式是自动运行的。白纸上出现的这些内容,我所关注的这些可抱怨的东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是,我的白纸上,为什么总是自动出现“这一类”的内容呢?关注点是最大的思维方式,天地之间,如此广袤,如此丰富,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自己的关注点组成的独特世界里。

眼光黑暗,人生黑暗

这就好比是,如果我的眼光,总是盯着石头,我的生活里就有很多石头,因此我感觉很不痛快,总想把这些石头搬走,然而我又没有力量搬走它们,就在这里对着石头生气,时而着急,时而抱怨。因为总是心情不好,我的眉头经常紧缩,肩膀经常紧张,后背经常疼痛,慢慢地,我有了头疼或胃胀的毛病,血压也高起来了……周围的人都不好,时常和我过不去,老婆或老公很难相处,岳父母或公婆性格更有问题……我一直很勤奋,很努力,忙死累死,收获却很小……我的命真苦啊!

是命苦,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时间、精力都耗在和路边的石头较劲上了。石头一直都在,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当眼光盯着石头,在那里怨声载道的时候,那个眼光总是盯着空间的人,一直在轻轻松松、高高兴兴、做着富有建设性的行动,所以他的命很好,健康、家庭、人际、事业、财富、子女都很好。《圣经》上有句话,“当眼光是黑暗的,整个人生都是黑暗的。”就是这样啊!就看你盯着什么。

事情都有因果联系,持续地建设性行为,就会有各种好的效应产生出来。而抱怨的思维方式,产生相应的情绪、身体反应,表现在表情形象、言语、行为,作用于境遇,创造出来的是另一幅人生画面。

抱怨,就像一个思维方式的牢狱,让我看不到除了所抱怨的内容之外,无限广阔的天地。别人的好,我都看不到,别人一点点不好,我看得清清地,记得牢牢地,所以,我周围的人都不好。我遇见张三,就说李四不好。如果我总是用这样的眼光看人、看物、看世界,别人当然不喜欢我,对我不好。这不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命吗?如果我困在自己抱怨的思维方式里,我的命,就像被下了个诅咒,一定不好。

抱怨话有毒

抱怨的话,背后是抱怨的思维方式。说抱怨话,不仅没用,而且有毒。

首先,抱怨话会伤人。我抱怨谁,抱怨什么事涉及什么人,无论是不是当面说的话,传出去,都会伤人。伤人反过来自伤,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了啊,就是自伤。

其次,抱怨话会伤己。抱怨话并不是说出来就痛快了,实际上,你看那爱说抱怨话的人,没有几个是痛快的。为什么呢?因为,抱怨话说出来,每说一次,都会加强自己抱怨的思维方式,于是牢狱更紧。我越说老板不好,越认为老板不好,不是吗?而抱怨的思维方式,对我人生伤害甚大。

再次,伤旁人,对于听抱怨话的人,我抱怨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而且我抱怨的内容,相当于有意无意的挑拨离间,影响他和当事人的关系。

这一石三鸟的毒药,很厉害吧?

突破抱怨的牢狱

抱怨话是毒药,然而,不说抱怨话,憋着难受,怎么办?憋着难受,是因为心里有那些抱怨的念头在。不用憋,只要我们有意愿,来觉察和转化抱怨的思维方式,有很多办法转化,突破这个精神牢狱。

守护心田的观呼吸

最简单的,也是大智慧,是“守护心田”。还记得那张白纸吗?白纸上自动出现了抱怨的内容,看到它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吸一呼上来。吸气时,我知道我在吸气,呼气时,我知道我在呼气,注意力连绵不断地跟随整个吸气和呼气过程,如果注意力跑掉了,就回到呼吸上来。这样,白纸上就变成了呼吸,替换了那些抱怨的念头。这是用“观呼吸”的简单方法,来守护心田,不让心田被抱怨念头占据,不让身心境遇被抱怨念头牵着走。

感恩是抱怨的解毒药

找好处,感恩,也是抱怨的解毒药。因为感恩与抱怨能量不能兼容,不能同时存在,所以,在感恩的温暖阳光下,抱怨的坚冰必然融化。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练习,叫做“今天感恩”,可以在日常培养感恩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抱怨的思维方式。

“觉照之光”倡议——今天感恩

今天,

感恩的人:

感恩的事:

感恩的物:

在感恩下的行动:

姓名:

日期:

这个简单的练习,之所以非常有力量,是因为它的思维方式,能量不兼容于怨恨、指责、挑剔、说人不是,是化解抱怨习气的大药。每天做这个练习,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A,其效应,却是无穷无尽。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每天做,并且把我写下来的,在朋友圈里分享,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朋友一起做,而且,每天写下来的内容是感恩的思维方式,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你愿意一起吗?

若每天实行,一个月后生命中将发生很多变化。我愿意倡议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做。每天,用纸笔写下,或对自己说出来。

专注于当下行为

我们的生命能量,有很多耗在了“当下我不能改变”的事情上,所以才那么累,那么烦,那么有压力,那么不舒展。这是一个关注点的艺术。抱怨的,当下我不能改变;忧虑的,当下我不能改变;愤恨的,当下我不能改变。这都是在跟路边的石头较劲。只在“当下行为”里,专注在“当下行为”里,生命就会轻松喜悦。成功、成果,从来都不是抱怨、忧虑、愤恨的果,而是建设性行为的果。专注在当下行为里,不是不做计划,做计划是建设性行为,不是忧虑。王凤仪说过这么一句话:“难是因为好高上,凡是应有最易处下手。”朴实的话语,道破了天机。生活的艺术,就是在最易处下手,持续的在建设性行为里,而不是好高好上,盯着那些搬不动的大石头。

不让不正心引领人生

《大学》里关于“正心”,有“四不正”的提法。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种状态都是不正。抱怨在哪里,各位可以自己对一对。要我看,抱怨里,这四不正都有。比较明显的,抱怨里有生气,是忿懥。抱怨里有好乐,不求好的,就不会怨差的,不会挑挑拣拣,嘀嘀咕咕。抱怨里有忧患,买不起房,抱怨房价高,是在忧患之中。

抱怨里有恐惧,抱怨值班辛苦,是在恐惧值班。抱怨里是这么些个不正的东西,会将我们的人生引向哪里去,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猜你喜欢
牢狱白纸心田
白纸变美金
心田上的枣树
趣味(语文)(2018年10期)2018-12-29 12:28:30
清华教授付林:699天“牢狱”之后
南方周末(2018-11-15)2018-11-15 17:38:00
从《自深深处》探究王尔德入狱前后伦理观转变
文学教育(2018年8期)2018-08-13 16:11:04
感同身受,让教育浸润心田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心田上的风景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31
白纸的三维空间
学生天地(2016年33期)2016-04-16 05:16:26
种好心田上的庄稼
读写算(下)(2015年12期)2015-11-07 07:21:23
美的牢狱
晚报文萃(2015年2期)2015-08-24 07:50:28
红白纸换位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