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摘要】初中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本身抽象乏味及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因素,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对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政治迈进,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87-01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1.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中,一线政治教师已经认同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并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了一些改变,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考试成绩仍然对教育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社会“用成绩衡量学生”的观念仍然存在,导致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思维没有得到启迪,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所以,针对这种现实,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理念,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重在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2.创设情境
“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保持“乐知者”的角色,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作为政治教师,师德修养好,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渊博的知识,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处处为人师表。树立自身威信,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无顾虑地质疑,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握学生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好,就爱听他的课。一个被老师喜欢的学生常常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相反,一个被老师厌弃的学生,往往是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成绩也只会走下坡路,以致对这门功课完全失去兴趣。
3.深入理解,强化记忆
每堂政治课都要使学生有所得。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务必把所讲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归纳成条,这样就能使学生以线串珠,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巩固知识,尤其是讲完一课或一个单元时更要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条理清楚,有所适从。为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必须在讲解透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比较记忆,即指导学生把相关的概念的异同点区分开来。要指导学生比较记忆,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一技巧,便记得容易,记得准确,不会混淆。教师还要使学生学会联系记忆法。即指导学生把内在联系的知识综合起来,找出因果关系,就可以触类旁通。此外,要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4.在实践中提高兴趣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关,这些现象是学生经常碰到但又缺乏理解的问题,纵观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例子涉及到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国家民族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方方面面,为此每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好实践这个环节。创造机会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学习了某个政治理论知识后,直接运用知识投身实践,切身体会,或组织辩论会,撰写小论文等:二是联系自己已有的实际经验,分析说明一些常见的社会现实,解释概念原理:三是带着有关问题走访调查、座谈访问,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结合具体事例讲述某个道理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感到政治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政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政治的兴趣。
5.组织课堂辩论
根据初中学生比较热情,喜欢辩论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每次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老师。然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由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几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样可以把老师的一部分工作分给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学政治的兴趣。
6.进行竞赛活动
初中生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竞赛的形式,能改变课堂教学的单调性,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思维能力处于极佳状态,教学印象极为深刻。同时,竞争的结果也会使胜利的一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一方不肯服输,双方都产生了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经常有同学向我要求,以后的课堂教学多用这种形式。例如,在讲《男生女生》时,我以竞赛的形式,让男女生分别列举各自的优势,把描述性别优势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促进男女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合作的态度。
7.进行小品表演
让学生演小品,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是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创造的思维。如在讲《男生女生》时,可用小品表演〈一根针、一颗钉〉导入,情景:在初二的务农周上,大男的衣服刮破了,需要用针缝一下。大男极不熟练的穿针,不小心扎了手。小女的凳脚松了,需要钉个钉子。小女笨拙的用榔头敲打,不小心打在了手上。唉,他们两个无奈的摇了摇头。问:小女和大男该怎么办呢?这样就能很顺利地引出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差异。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的信念、信仰以及价值观的核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政治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政治兴趣,把政治课上成活泼有趣的言语技能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全面提高政治教与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