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助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机制的研究

2014-07-25 05:25:23马香丽杨士同
大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助理高校学生队伍

马香丽 杨士同

[摘要]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许多高校从高年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协助辅导员、班主任来做好学生工作,但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学生班主任助理管理机制是选拔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助理来改进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机制,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笔者所在学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通过突出选拔、重视培养、健全制度三种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关键词]班主任助理制度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56-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各高校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和途径。而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一般都在200人以上,而很多班主任由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兼任,其科研压力大,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以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为例,目前学院有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1名,学工秘书1名,专职辅导员5名。目前学院共有学生2170余人,辅导员和学生比为1:434,这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要达到1:200的标准。因此,实施班主任助理制度弥补了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的不足,成为学生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机电学院根据学院学生工作实际,出台的《机电学院班主任助理管理办法》中规定,班主任助理制度是指面向学院三年级学生,选聘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新生班主任助理,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此项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朋辈互助作用,深受广大师生的肯定。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该制度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管理质量、促进高校班主任助理队伍建设,有必要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完善制度,以使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班主任助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班主任助理是一种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协助辅导员处理相当一部分繁琐的日常事务。虽然从机电学院实施了几年的反馈效果来看,班主任助理制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学生管理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届班主任助理学生综合水平不均衡、对待敏感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欠缺、学生与辅导员的桥梁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选拔效果不够突出

优秀的班主任助理一方面可以缓解班主任的压力,弥补班主任因精力有限而导致工作疏漏的问题;另一方面班主任助理的身份是学生,有助于学生间的沟通,积极的朋辈辅导可以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高年级主要学生干部综合能力较强,因此,机电学院多年采取推荐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担任班主任助理的选拔方式,为新生班配备两名三年级学生干部。与此产生的问题有:主要学生干部参与的其他社团活动与班主任助理工作产生冲突,在班主任助理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每班配备的两名学生干部对班主任助理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推诿现象。这种主要学生干部与班主任助理捆绑的双重身份的情况,严重制约着班主任助理队伍的建设。

(二)选拔后缺乏培养

在选拔班主任助理时,各个学校都比较重视学生干部经历丰富、综合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干部,而忽视了班主任助理与学生干部角色定位上的区别;学校只管使用,却忽视对学生干部的后期培养与不同阶段上的分类指导。绝大多数高校只是在选聘之初对班主任助理进行简单的培养,待新生升入高年级后并没有对其进行跟踪培养,使其不懂得当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新特点和规律,无法全面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管理的要领,导致工作难度大,所带班级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良好的引导。另外,班主任助理本身就是学生,在理解、处理问题时缺乏立足学院、学校的全局观念,不免造成学生管理工作上的被动。

(三)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虽然班主任助理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辟了新路径,但在实际班主任助理队伍中还存在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以机电学院为例,由于学生总人数多、工作量大,学生会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强,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注重发挥和调动团工委学生会这一学生组织在学院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而班主任助理队伍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交由学生工作经验不足的新生班辅导员管理,导致对班主任助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利于队伍建设及长远发展。长此以往,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缺乏建设,再多的辅导员也无法做好学生工作。

三、完善的措施

(一)突出选拔

要充分意识到选拔班主任助理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在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习优异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或者不善于与人沟通;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一般。因此,选拔出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的班主任助理是关键。机电学院在2012级班主任助理选聘中打破常规,前期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学生自愿申请、学院组织面试的形式选拔出一部分成绩突出、热爱学生工作的学生和一部分学生工作经验丰富、成绩中等的学生,两者专业分布均衡,每班设立1名专业相关的班主任助理,采取专业间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班主任助理队伍的自身资质及服务水平,为发挥好班主任助理队伍力量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培养

班主任助理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朋辈互助过程中扮演着思想政治引导者、学业顾问等角色,同时,他们也是在校学生,学院应加强对其班主任助理这一角色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应注重集中培养与日常培养的结合,前期培养与后期培养的兼顾。在培养方面上,一是引导班主任助理学习学生工作的一般特点,掌握班级管理艺术;二是指导班主任助理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做好新生日常工作及教育活动;三是帮助班主任助理系统梳理其工作理念、工作职责及工作方式,及时通过多种途径做好新生学业生涯规划;四是加强班主任助理的中后期这一培养薄弱环节的培养与管理。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助理对学生的辅导应与时俱进,特别是针对沉迷网络、心理困难、家庭困难等特殊学生问题的有效处理。机电学院自2012年起采取定期组织班主任助理培训会、重点问题交流会、心理专家团体辅导、学业规划指导师召开讲座、优秀企业家座谈等方式对班主任助理加大培训力度,使2012级学生班主任助理的协助工作收效显著。

(三)健全制度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建设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班主任助理队伍,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班主任助理选聘、培养、考核、奖励、淘汰机制。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健全班主任助理的考核考评制度是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的有效办法。首先,考核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班主任助理,要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使班主任助理工作形成良好形势,在学生中切实起到引领作用。其次,应建立起由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及团工委书记三方负责管理、考核,并进行工作指导的机制,每学期对班主任助理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包括班主任助理述职(30%)、所带班级学生民主评议(30%)、班主任考评(20%)、辅导员考评(20%);考核等级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等级,考核优秀者可参与本年度优秀学生干部竞选;凡是未能履行规定的工作职责的班主任助理,采取淘汰机制,选择工作能力强的班主任助理兼任。

四、结论与建议

学生班主任助理管理机制是选拔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助理来改进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机制,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笔者所在学院通过突出选拔、重视培养、健全制度三个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助理管理制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12级班主任助理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工作热情充沛,引导新生在短时间内适应了大学生活,学生班风、学风建设效果明显,积极搭建了学生与老师间定期沟通的桥梁,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班主任助理也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其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当然,由于新媒介时代的到来、“90后”新生的特点鲜明等因素,班主任助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探寻新思路、采取新方法,不断完善与突破现有制度的运行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助理作用,在减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量的同时,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淑蓉.浅谈高校学生助理班主任的培养与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2).

[2]王川平.关于高校推行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2):65-66.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助理高校学生队伍
劫持助理案
自在如风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助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上海商业(2016年22期)2016-06-01 12:10:15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