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教学在选择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时候,要跟教学方式的改进相辅相成。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接着结合具体实际从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分类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1-01
在高中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开阔的学习环境,还能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体育要遵循学科的特点,从教学环节出发,探索教学模式创新,从而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实际作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兴趣跟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中心,切实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精神和终身运动意识。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师方面
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跟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一部分教师不是特别重视教学模式更新,或者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打个比方,有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进行认真的备课,也没有认真的制定教学方面的计划,就可能导致体育教学思想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践中。
(二)学生方面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基本都是球类的项目,像篮球、羽毛球、排球等等,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会逐渐降低,对于体育课程失去兴趣是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态度的一个首要的因素。此外,对于高中女生来说,影响其体育课程学习的因素还有认为体育课程更适合男生,还有的女生认为体育老师的教学态度不好,而对于高中男生来说,会认为教学内容毫无新意,枯燥无味,还有的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跟自身的期望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些都说明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分析
(一)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思想
在高中生活开始的时候,就向学生提供一些体育学习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来进行选择,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教学。这种分类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让体育锻炼不只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还要是高中学生生活中的一方面。高中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行分类教学之后,能够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能潜移默化的对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产生影响,把健康的体育观念和运动观念带到了家庭中、社会中,使得学校和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生活化。
(二)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类型
在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先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制定合适的校本教材,引进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一般来说,体育教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几种大的类型:健康体育和基本的体育知识,武术、球类、体操等,在这几大类型中,还要细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就是基础的体育知识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其他的一些诸如球类运动和武术运动等为选修课程。以球类项目而言,主要分为集体类和个人类两种,集体类就是排球、足球、篮球等,而个人类就是乒乓球、羽毛球等等。而体操类的就分为艺术体操、绳、健美操等等,武术就是剑术、太极拳等等。
(三)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方法
作为体育教师,要立足于现状,找出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去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分类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还要分类优化那些学生不太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加体育教学效果。可以选择一起上体育课的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合并,这几个班级的学生对这些武术、体操或者球类运动项目进行选择,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项,体育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重新分组,根据这些重新分组之后的成员编成新班级,实施分类教学。教师根据每个新班级的具体选项,开展这个项目的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在那些选择了足球的学生中实施足球教学,可以举行相应的足球比赛,让这些选择了足球的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足球的技巧,尽情享受足球比赛的整个过程。可以先给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技术理论,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再给学生讲解足球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给学生介绍裁判的具体方法。为了取得本队比赛的胜利,参赛的学生都会在球场上进行奔跑,球员不仅要跟对方进行竞争,还要跟本队的队员进行合作。这样一来,学生在心理上以及生理上都能很好的进入到比赛状态中,在比赛中体会到快乐的感觉,提高了足球小组教学成效。
(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成效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处在一个学习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体育教师都要给于正确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很好的弥补了传统班级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的缺点,教师通过跟学生进行了深切的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跟爱好,学生也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能够增加学生跟教师之间的默契程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了分类教学的效果。而且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的体育项目,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实现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之间的统一。让原本死气沉沉的体育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培养其思维和创造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学生需求。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分类教学模式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新兴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特长,还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辉.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
[2]张德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4).
[3]刘晋,邓日桑,王素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