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党建工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入手,分析了高校党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出了从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推动第二课堂创新和评价体系创新四个方面来构建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不断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43-02
一、党建工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
(一)育人导向功能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现在学校党委紧紧把握育人的方向和核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任务,加强思想引导和弘扬主流文化,以党建工作促进高校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体,培育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
(二)教育管理功能
教育管理功能是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核心功能。学校各级党组织围绕学校育人工作,根据新要求、新形势不断调整、改进教育管理工作,使工作内容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相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师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的党性修养及人格魅力引导、教育、感染和熏陶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
(三)党政契合功能
学校党委和各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学校、学院各项工作,建立并完善党政分工合理、协调配合顺畅、职责明确细化的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高校党政的契合保证了党政领导班子既能和谐高效运行,又能够相互监督制衡,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党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党建的重要抓手
这首先是由党的先进性特征所决定的。高校党建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先进性特征,这要求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其指导功能,具体体现在积极主动地指导高校的育人工作,服务于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综合素质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关键点,是高校党建的重要抓手。其次,这是“党管人才”工作理念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大学作为青年人才成长孕育的摇篮和党员队伍的重要源头,一直是党建的重点。因此,高校党建实践“党管人才”战略的立足点就是通过充分激励大学生高涨的入党热情,发现和培育好人才,充分尊重人才的价值,支持人才发挥作用。并且从政策和环境上,保障和促进人才的快速健康成长和发挥更大作用,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成才服务。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党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创新型人才是党增强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智力支撑,是党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党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人在大学时代是一生中思维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和最具有创新特质的绝佳时期,培养创新特质表现为人才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职业技能、一定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更好的身心素质,而且还具备很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浓厚的科学研究的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创新型国家创建中,高校党建必须不断指引高校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同时也应主动积极地吸纳创新型大学生加入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高校党建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
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方式和原因在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通过相对更高的人文素养和更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本条件,在各自实际工作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富有开创性的成果或者业绩。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在各项素质上都达到了高水平和高水准,这其中,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是灵魂,决定着创新型人才取得成就的高度和原则。在高校育人环节中,不论是专业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工作,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课堂,是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和增强身体素质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的思想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自觉性和决心。高校党建工作在育人工作中贯穿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着课堂和课外学习,把握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和途径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
三、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党建机制创新
(一)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创新
高校党建要立足长远,同时也要着眼实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出发,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站在学校发展的全局上谋划好党建工作的长远目标,理清和创新工作思路。把党员培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由阶段性、一般性工作转变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任务,增强工作的效果;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模式由灌输式转变为自我教育式,引领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把思想教育方式由课堂教学转变为理论、实践相结合,加大教育成效;把高校党建工作重点由指导服务于一般人才培养转变为指导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增强工作针对性;把党建队伍建设由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转变为政工干部队伍、师资队伍、学生党员队伍协同发展,扩大党建工作人才保障。
(二)高校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育人的工作,必须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新载体,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党组织建设,学校党委把握育人导向,统筹协调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党政班子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围绕学校党政工作中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增强二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思想引导、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统一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加强党建网络载体建设,通过网络管理手段实现高校党建和教育教学的结构创新,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培训、群众测评、民主生活、评优表彰、入党答辩等工作机制,真正把政治思想成熟、品学兼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学生吸收入党,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三)高校党建工作推动第二课堂创新
加强党建带团建,指导学校共青团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第二课堂活动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规范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个性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更好的成才环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性和个体潜能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适合自己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开阔视野的窗口、提高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形式,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形式,将学生的思想引领、素质拓展、专业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四)高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创新
一是评价指标多样化。高校党建工作质量高不高,仅靠学校党建牵头部门自己评定远远不够,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为标准。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科学素养、职业技能、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实践能力、身心素质等协同发展指标,科学地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二是评价方法多样化。推行组织考评、党员评议、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反馈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性评价和观察、座谈、问卷调研评定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多样化考试、考核手段,是高校党建的重要一环。三是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目标对高校党建方式、方法有导向作用,合理、多样的评价目标设置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前提,评价目标应包括精神成果目标与物质成果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昕、陆居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研究生党建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1):50-53.
[2]应尧刚.试论大学生党建服务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6):110-113.
[3]魏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1,(32):91.
[4]郭兴明,黄克琼,徐峰,陈跃英,刘震.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5):151-154.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