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周
1.喝开水时,如果感到开水烫嘴,一般都会向水面吹气,这是为什么呢?
答: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就是说液体蒸发有致冷效果。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也就越快,这样就会加快开水降温,使其不烫嘴。
2. 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总闸处的保险丝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答: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互相接触的间隙间的空气使得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会发热,持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保险丝。
3.剪刀、菜刀和斧头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要磨一磨?
答:剪刀、菜刀和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刀锋因为摩擦而变薄,进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从而达到使之更加锋利的效果。
4. 有太阳的日子里,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答:有太阳的早晨和傍晚,在日出、日落前后的天边,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彩霞是由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而形成的。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相当于一个新光源)。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比较容易因散射而向四周散开,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可以穿透大气分子和微粒到达比较远的地方。因此,日出日落时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作用后,那里的天空就形成了绚丽的色彩。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分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现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5. 为什么玻璃器皿遇忽冷忽热会裂开?
答:玻璃是不良导体,且有易碎性。当玻璃器皿内外的温度相差太大时,内外的膨胀就不一致。例如,在冷玻璃瓶内注入开水,则瓶内的圆周就要增大,但瓶外玻璃的温度仍未上升到和瓶内一样,故外面圆周未来得及增大时就被瓶内的玻璃挤裂了。能受得起忽冷忽热的玻璃器皿,其玻璃材料膨胀率一般较小,器皿的厚度也小,且器皿的形状不能有太尖锐的弯曲。因此,化学实验加热用的烧瓶是圆底烧瓶。
6.为什么到了夏天穿深色的衣服会感觉不舒服?
答:夏天所穿衣服的颜色应该是浅色的,而不是深色。因为不同颜色的物体,在同样光照条件下,其表面吸收或反射太阳光和热辐射的本领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浅色的物体对太阳光和热辐射吸收少而反射多,且颜色越浅,吸收太阳热辐射的本领就越差,而反射太阳辐射热的能力就越强。白色最浅,则吸收太阳辐射热的本领最差,它几乎能把太阳热辐射全部反射回去。所以,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穿白色或其他浅色衣服(如浅灰色、浅蓝色等)较凉快些。显然,“夏不穿黑,冬不穿白”的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