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探测利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2014-07-25 04:05余华w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潜水器蛟龙深海

余华+� w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和石化资源因人类的开发而日益枯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资源更为丰富的海洋。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生物资源,受到各国的青睐。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为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交通工具”,可以完成诸如海底资源勘查、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铺设和管道检测等多种复杂任务。中国也有让国人为之骄傲的深海探测利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蛟龙号”的研发过程

在中国之前,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面对国际海底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完善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高技术装备,同时也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通用技术,科技部于2002年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在国家海洋局的组织下,中国大洋协会具体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会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七〇二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100家中国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制。可以说,“蛟龙号”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辞辛劳、奋勇攻关的智慧结晶。

“蛟龙号”深海通信靠“声”

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非常有限。“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为保持与母船间的不间断联系,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声呐通信。这一技术解决了多项难题,比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只有1 500米/秒左右,如果是 7 000米深度的话,喊一句话往来需要近10秒,声音延迟很大;声学传输的带宽也极其有限,传输速率很低;此外,声音在不均匀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温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条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潜器上的噪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也是一大难题。

“蛟龙号”与潜艇的区别

深海潜水器与潜艇有诸多不同之处。深海潜水器不是完全自主运行,它必须依靠母船补充能量和空气。比如“蛟龙”号的母船是“向阳红09”。每次海试结束后,“蛟龙号”都会被回收到母船上,而不是在海中独立行驶。另外,深海潜水器体积较小,航程短,也没有潜艇那样的艇员生活设施。

深海潜水器和潜艇的下潜方法相同,都是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但上浮的方法则不同。潜艇上浮时,会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挤压出去。而深海潜水器由于下潜深,压强大,压缩空气不足以挤压出空气舱中的海水。水下5 000米的压力相当于500个大气压,即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面积压上5 000吨重量。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值得注意的是,深海潜水器一般是通过电磁铁控制压载铁,所以万一深海潜水器失去动力,电磁铁失效,压载铁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脱离潜水器,使潜水器上浮。以上两种上浮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运用浮力的相关知识加以理解。

“蛟龙号”在安全方面的设计不仅包括扔掉所携带的压载铁,还包括抛弃蓄电池箱和采样篮等重物,如果被海草缠住,可以采用“壮士断腕”的方法,抛弃机械手,报警系统还可以发射浮标到海面,寻求母船救援。

“蛟龙号”的意义

2012年6月,“蛟龙号”7 000米海试成功,下潜深度达7 062.68米,这一下潜深度象征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进而成为中国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7 000米的海底深度表明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也意味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对中国开发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迈向海洋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潜水器蛟龙深海
机械革命蛟龙7
“蛟龙”探海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