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静
案例背景
“老师,我不喜欢和妙妙同桌,她背书太慢!”“老师,妙妙总出错,我们小队体育比赛又输了!”妙妙是刚转学进班的新生,同学们好像不大接受她。这学期开学不久,同学们经常在我面前对妙妙表示着不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决定探个究竟。
镜头一:
科学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听讲,妙妙显然对老师的讲解不太适应,微皱着眉头,时不时用眼瞟一瞟满桌即将用作实验的材料。老师一声令下,同组同学眼疾手快一手两样材料,熟练地进行着操作。而没有拿到材料的妙妙刚要伸手去取旁边同学并没有用上的材料,那个同学马上说:“这是我的,你拿了也不知道怎么做。”“对,你根本不会做,就应该让出材料在一边看!”妙妙小脸涨得通红,小手缩了回来,而同组同学并没有反应,而是自顾自享受着实验的快乐。
镜头二:
体育锻炼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高兴地活动着,突然几个同学人仰马翻,还传来了哭声。我赶紧上前询问。同学们七嘴八舌叫开了:“本来长绳跳得好好的,现在妙妙加进来,可她不会跳,总绊绳,把我摔了,又撞到了几个同学。”“对,每次她都这样!”“哎呦,哎呦,不和她玩了!”“对,同意!”妙妙站在旁边,表面上很坚强的样子,但我还是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些许无奈与不知所措。
通过留意同学们的表现,我发现这是一种“排外心理”在作怪。排外就是排斥,排他,排除,排挤……不是我的就排除,是自我中心的表现。不是我们原有群体的、不是我喜欢的就一概排斥,其实“排外心理”是缺少宽容的一种表现。我想帮助妙妙融入,首先要在改变外因的基础上努力,促内因的转化。
解决方式
1.从实验入手启发换位思考
新年联欢会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都在自组表演小组,并积极讨论着如何进行展示,只有妙妙郁郁寡欢,自顾自翻看着图书,但我观察到她的耳朵一直在竖着。我没有帮她“安排”小组,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热心的学生为美化教室送来的一缸热带鱼上,我用夸张的动作将一条鱼“请”进了透明的水杯。
“老师,为什么把它和大家分开?”
“我想做个实验,看看独自生活和集体生活哪个更好?对了,请你们帮我观察啊!”
课间、午休、下午自习课后,鱼缸和透明水杯前挤满了小脑袋,还唧唧喳喳说个不停。“老师,它吃食明显少了,我今天一共喂了五粒,它才吃了一粒,怎么办啊?”“对啊对啊,它不爱在水里玩耍了,一副没精神的样子。”“老师,您快看,它总是用嘴向大缸那边吐泡泡。”“是吗?”我故作惊讶地说,“它说些什么呢?谁能说说?”“我知道,它一定说让我回到伙伴中去吧!”“我知道,它说一个人真没意思,玩捉迷藏都没有人找!”“我也知道,它说一个人真孤单啊!”“啊!一条落单的小鱼都让大家这么记挂。好,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家!”欢呼声四起,我又将小鱼“请”回鱼缸。
小鱼欢快地游着,学生们的眼神随着它的游动而流动着。“老师可要表扬你们,每个人都这么有爱心,能为小鱼着想,是啊,有伙伴真好!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像那一条条小鱼,谁也不想落单对吧?”看他们似懂非懂,我进一步说:“新年联欢会,如果有一条‘小鱼落单,她会多难过啊!”话音未落,几个小女孩向妙妙那边望去,我摸着她们的头说:“就像你们请求老师一样,去帮帮落单的她吧!”几双小手拉在了一起,一蹦一跳向妙妙走去,此时我已不需要去关注她们的谈话,因为只是这个简单的走过去就已经预示着大家乐于接那条“小鱼”回家了。
2.从辨析入手增进情感体验
“老师,妙妙太过分了,老给我们宿舍丢分!没有理自己还哭!”“为什么会这样?”我诧异地问。
“就因为妙妙动作慢,我们的优秀宿舍红旗没得着!”“她晚上睡觉前听广播笑,也影响大家了!”“还有,还有她床铺收拾得不好!洗漱也不认真!”几张小嘴一张一合,尽力倾诉着她们的不满,我也听得八九不离十。
“我不明白,这些是她做得不够好,但为什么她还哭啊?”我故意问。“反正我们没怎么着她,她就哭了!”此时学生们的话音小了一些,也没那么理直气壮了。我笑了笑,找出一张纸几笔画了一张哭脸,又画了一张张大的嘴,然后在两样物品中间画了一个等号。“明白什么意思吗?”他们大眼瞪小眼,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又接着在那张大的嘴旁画了几个大泡泡,分别在泡泡里写下了这样的字:“红旗没了都怪你!”“影响大家不要你!”“不会自理羞羞羞!”几个小姑娘有的吐了吐舌头,有的互相对视了一下,还有的低下了头。
“现在明白了吗?”“但是,老师我们是为她好!”“对,我们批评她是帮助她进步!”“你们的想法很好,但达到帮助她进步的目的了吗?”学生们再次无语,“看来,要想达到目的还要有好方法,你们想要我的妙计吗?”他们小鸡啄米般地点头。“其实很简单,看我的画变了!”我一边说一边又画了起来,这回我仍然画了一张张大的嘴,仍然在嘴旁边画了几个大泡泡,仍然画了等号。然后说:“这泡泡里面的字由你们写,不过不是用笔写,而是用行动写。怎样才会得到这样的效果,大家可要商量商量。”说完我在等号另一边画了一张笑脸,之后起身走出了教室,我知道我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她们好好想一想,再想一想。
第二天早上,我在学生们没起床前就来到女生宿舍,特意找借口将一位家长前晚送来的泳具拿给学生。我在放物品的时候,听见了这样的话:“妙妙,你今天动作比我都快了!”“对啊,床铺也叠得很整齐!”“走,咱俩一起洗漱,再得个第一,准行!”他们有说有笑,我也不禁抿嘴笑了起来,眼睛不自主地望着208宿舍的门牌,我知道下周这个门牌上将挂上一面小红旗,那上面虽然仅仅写着“优秀宿舍”四个字,但它的分量却很重很重。
3.从“善诱”入手提升践行感悟
午休时,同学们都在展示自己制作的识字卡片,我也在欣赏着。“爱!老师这个字好难记!笔画怎么那么多!”“这是简体字,古时候的‘爱字不是这样的。”我一边说一边写着繁体的“爱”。“怎么像画啊?什么意思呀?”“哈,就是像画!你们看这幅像画似的字就在告诉我们它的意思呢!”“啥意思,我看不出来!”学生们个个抓耳挠腮。“那你们都能从这字画上看出什么啊?”我用手势引导着他们。“嗯,有爪子,有盖子。”“有心!”“还有手呢,对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指指点点。“真聪明!对啊!你看你说的爪子就是‘爪字头,与手有关系;这盖子呀就是‘秃宝盖,下面有一颗‘心;而这两只拉着的手,是今天的汉字‘友,表示牵手的意思。古字中的‘爱,就是用手去抓住朋友的心!”一个小女生一边看一边指着字说:“老师,可是朋友的心被盖子盖上了,还怎么抓啊?”“对啊,我们要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朋友不盖住自己的心呢?”“对她好呗!”“没错,就是用自己的真心、关心、热心去帮助朋友,她就会知道你在用手抓住她的心,你在爱她啊!”“哦,我记住这个字了,真有意思!”“我也记住了!”学生们为自己又掌握了知识而高兴。“其实,记住这个字不难,但要在和同学交往中记住这个可要多用心思!”学生们看看字,看看彼此,又看着我。我使劲朝他们点头,又伸手指了指妙妙的座位方向,他们看了恍然大悟,也使劲向我点头。我知道并且也坚信,他们能抓住妙妙的心,因为他们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懂得“爱”的含义很深刻,但将它付诸行动其实很简单。
心得体会
1.关注心理优于关注问题
今天的班主任要树立科学育人观。如果每天仅限于去做“消防队员”,忙于去扑救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就问题解决问题,那绝不是我们所期许的教育,要学会“望闻问切”,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今天学生间的很多问题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关注心理就是对学生健康负责,就是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2.顺势而导优于简单说教
今天的班主任要尝试智慧育人法。智慧的教师绝不会用最快的速度处理任何事件,因为那只在堆积“量”,而毫无“质”可言;更不会将自己的正确理解强加于学生,因为事实无数次证明,“说教”或许会起到暂时的作用,但它真的是苍白又无力的。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调动身边的一切人、物、事为我所用,并采取最适合的方法,使其各尽其用,并取得与众不同的反响,当然这反响是学生感于心,动于行的真实体验。
3.点到为止优于滔滔不绝
总在说班主任工作繁杂,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说不完的话。细细想来,是不是有些话可以少说,甚至不说呢?今天的学生非常聪明,他们的智商极高,面对这样的群体,老师每天事无巨细,喋喋不休,是不是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呢?哦,想一想都觉得可怕!为什么不相信他们,为什么不在指点方向、拨正船头的同时,放开我们的手呢?那样就会留给学生们更多思考、更多自我矫正的空间,难道不好吗?我想答案显而易见,点到为止更能解放思想,更能助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 编辑江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