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摘要]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了避免唯我论,提出主体间性理论。现代西方哲学家们进而将主体间性深入到社会历史和现实中建构交往行动理论。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探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主体间性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04-03一、主体间性理论的衍生与发展
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主体间性是以“主体—主体”交互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为了避免唯我论,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的结论部分,胡塞尔指出:“内在的第一存在,先于并包含世界上的每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即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的单子的宇宙。”[1]他认为主体性是指个体性,主体间性是指群体性,主体间性应取代主体性。当代西方哲学界中,突出强调主体间性理论的当属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他将主体间性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以主体间性问题为基础构建了交往行动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互为客体,而是互为主体。因此,交往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超越现代西方哲学的狭隘眼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一方面,它将实践纳入主体间性理论中,打破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的理论范围局限于精神领域,赋予主体间性积极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强调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有机统一,即主体间性中有主体性,主体性中有主体间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实践性,而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主体是通过劳动实践生成的,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中的个人。马克思指出:“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主体个人在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必然与其他主体个人建立交往关系。所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与人类的实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发展和主体的能力提高而往纵深领域拓展。因此,没有现实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社会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也就无从谈起。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特征。
第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局限性,扬弃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理论和偏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主体与主体间性,更科学、更全面地论证了主体间性理论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主体与主体间性辩证关系,把主体间性从现代西方哲学仅涉及主体—客体、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窠臼中解救出来。科学地阐释了主体间性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人的重新认识,是对主体—客体—主体进行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认识。
第三,平等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具特点的万物带有不同的个性在发生关系。主体间性理论是以主体的平等为前提条件的,旨在引导人们从主体间关系出发“回归人本”,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和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中的主体就是指主体面对其他多个主体的交往关系时,看不出差别、差异,更不能产生对立和对抗。主体间性理论体现人们不再仅仅把自己视为主体,把别人视为客体,而是互相承认彼此特点,尊重彼此立场,把自己和他人同等对待,并能够从彼此思考看问题,对彼此更加理解和信任,形成了主体间的对等。
第四,和谐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讨论各个平等主体关系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即是人们互助合作、共同努力来摆脱自然的奴役、社会关系的束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主体间性理论其实就是一种蕴含着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此,主体间性着眼于合理解决物质生活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实践中的危机,出发点是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的价值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完整和谐的教育,使教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向真正的人回归。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兼具综合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人才。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3]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4]并强调,“‘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5]因此,新时期具有独特办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把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第一,重塑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明确教育价值。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现代教育是有创造性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明确市场需求,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上下工夫,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具体操作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结合师资生源的特色,教学宗旨应充分尊重个性,肯定并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高扬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教育过程。主体间性理论中的教育模式的主体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二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据此,应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自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第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活化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方法和原则是教育过程中的有机整体,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双方以互为平等教育主体的关系,通过对话、沟通共同确立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内容,使其系统化、素质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主体必须掌握学生主体的好奇心强、热衷新鲜事物等基本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因为“追求完善的人性不能在孤立的状态或个人主义思想下进行,而应在伙伴关系和衷共济的氛围中进行,因此它不能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敌对关系中开展”。[6]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实现师生的自由和解放,实现真正的教育。突出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具备生活体验性与实践综合性的特征,以教师为主导,将学生所感兴趣的体验性知识作为学习对象,通过师生共同性的学习来丰富发展彼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课题作为教育内容,将知识与专业、实际效用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应对复杂的社会实际问题。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创新教育方法,以教人者教己是重要的方法。这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们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中进行的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所培养的教育主体才是面向现代化培养过程中应当倡导的人才。活化教育原则的关键需以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教与学的方式为准则。教育主体的教师与受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各具生命特点的个体在教育时空的相遇,这就需要突破物质世界的限制,在知识世界中相互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共同探究知识、智慧与精神财富,从而达到共享。这种共享关系,“既是文化共享,即教师作为有教育者身份的人,把知识、思想、智慧、经验等文化成果提供给而不是传授给学生,师生双方通过对话沟通获得新知,共同提高;也是责任共享,即师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为教学成败负责。更是精神共享,即师生相互传递、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通过这几种共享,师生可真正成为‘同舟共济的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