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
这里的“红河谷”并不是指宁静主演的那部电影,而是湖北省正在兴起的一个城市组群——红(丹江口市)、河(老河口市)、谷(谷城县),这三个县市均沿汉江分布,且相隔不远,产业互补强,具备融合成城市组群的基础。
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组群发展可能是未来的常态,这对媒体来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三角以及武汉“1+8”城市圈等,媒体对城市组群已经关注和报道了很多年。
相对于大城市组成的城市圈而言,湖北省内的三个县市准备打造的“红河谷”组群,有没有报道价值呢?笔者认为还是有的,这个三县市分属两个行政市,融合得好的话能成为中国小城镇组群发展的样本,对省域或市域经济圈来讲,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2013年5月,笔者到襄阳采访。不过,当时“红河谷”的概念还未诞生,只有“河谷”组群,因为老河口市和谷城县都隶属于襄阳市,在一个行政市内整合两地资源相对要简单些。
一、有新闻性,但深度不够
通过三天的实地采访,笔者采访了襄阳市委副书记、老河口市委书记朱厚伦,他也是“河谷组群”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还有老河口市招商办、老河口市规划局、谷城县招商局及一些当地居民。
根据采访情况,笔者整理思路,弄清了为什么要发展“河谷组群”、“河谷组群”正在做些什么以及“河谷组群”未来规划等问题后,开始写稿,共分了“全员招商”、“县市联手造新城”、“项目先行”、“产业融合”、“一小时桥梁”和“汉江金三角”六个小标题,从老河口市的招商热潮开始写起,谈到招商热的背后原是了为推动“河谷组群”发展。而两地“联手”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要引进大项目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并且大项目是按照两地资源优势互补进行,不再重复建设。而当前,为了能顺利推动大项目的引进工作,两地最要紧的是要打通交通瓶颈,从修路开始整合一小时交通圈,还从国内外成熟经济圈的经验分析出一小时交通圈能形成增长极的成功经验……
根据上述思路笔者很快完成稿件,并刊发在《支点》2013年7月刊的“区域”栏目中,标题为《“河谷组群”舞动汉江经济带》。当时看这篇稿件,笔者自觉得还比较满意,认为文章把“河谷组群”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当地、对湖北、对全国的意义都作了全面分析,还从区域经济角度反证了“河谷组建”的重要性,应该符合区域经济报道的要求。
但两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再次看到有关“红河谷”组群的文章,才觉得上述稿件仍停留在区域经济报道的“表层”,即侧重于新闻事实的报道,而深度挖掘不够。
二、有深度,但新闻性不强
2013年8月,襄阳市委在武汉举办的“红河谷”城市组群座谈会。会上,一位与会代表的发言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那位代表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谈到城市群的出现是必然规律;从城市群增长极的“中心—外围”理论谈到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已发展到了“极核—扩散”阶段,而“红河谷”城市组群正在承接其“扩散”的最好载体,该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从城市群最佳人口分布的“齐普夫法则”谈到“红河谷”城市组群的合理性;从历史文化传承谈三地未来的融合之路……他说的每一个观点,要么是有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作为支撑,要么是有多个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佐证,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让人听了觉得很道理,对“红河谷”组群未来也充满信心。
笔者当时就意识到,关注区域发展的财经报道,如果仅就正在发生的情况作客观陈述性的事实报道,并没有什么不妥,可能更适合在财经类日报上刊发,而作为关注区域发展的财经月刊来说,就显得有些“浅”,似乎只是告诉了读者在湖北有三个相邻的县市正在捆绑成一个城市群来发展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这三个县市现在要“抱团”发展?他们之间的“抱团”,能不能成功,即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他们之间的融合会有什么样的困难?该如何去解决这些困难?为什么说这三个县市的成功组群会对湖北省以及全国的城市群发展有重要意义?如果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相应稿件的深度会增加不少,而这些问题,对《支点》的读者群——特别是对政府官员来说,才会显得有阅读的价值。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这种追求深度的想法是很好,但上述这些问题看起来经济理论偏多,且较陈旧,新意不足,如何将稿件的新闻性与经济理论相结合呢?一篇关注区域发展的稿件,能不能既要让读者觉得这篇稿件有用,又要让他们阅读起来不沉旧,不枯燥,新闻性更强些呢?
三、新闻性与深度的融合
在那个座谈会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社长、《支点》杂志社总编辑胡思勇也就“红河谷”城市组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他的发言正好解开了笔者的疑惑。
胡社长首先指出中国城镇化与西方城镇化的异同,并分析中国城镇化呈现四个新特点,如城市群呈“经济等高线”分布,在一个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周围的城镇呈梯次分布,既有领头的核心城市,也有第二梯队,而处于领头和第二梯队之间还需要有节点,那么“红河谷”组群正好处于襄阳市与鄂西其他地方之间的节点作用。
再如,他又提出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有了新的定位。过去,城市是生产链的缔造者,而现在,中国的城市群的功能有了新变化,不仅要与外部经济的分工协作保持紧密联系,自身也要走向区域经济价值链的高端中心。它要成为创新链的缔造者。通过成为区域创新链的原创中心,不断提升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这个观点指出了“红河谷”城市组群在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定位,即在现阶段该如何规划城市组群的产业发展,如何提升城市组群的后发优势等问题。
很显然,区域发展的“经济等高线”是个新提法,同时也不乏区域经济学理论支撑;城市群的新定位也很有时代气息,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相契合。这样的解读能不能解决区域经济新闻性与理论性相兼顾的要求呢?
四、总结与反思
受胡社长发言的启发,笔者开始思考,《支点》杂志的稿件要求有深度,有独特见解,要求既要能“列出问题清单”,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发展答案”。
怎样才能“列出问题清单”?对“红河谷”城市组群来说,是要能分析出现当前城市组群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困境。
怎样才能“提供发展答案”?是在对当前城镇化和城市组群的发展现状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要回答这两个方面,就需要作者平时要熟读经济学书籍,对区域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城市发展等基本经济学原理非常熟悉。
其次,能够对经济学知识灵活运用。特别是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时代背景的变化,能根据当前的最新情况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判断。
再次,配合最近发生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深度写作。通过这样“包装”后的稿件,才能为当地政府官员提供政策参考,才能为企业家投资提供咨询服务,而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正是《支点》杂志的主要读者群——这样的稿件,才是符合《支点》杂志要求的区域经济深度报道。
(《支点》杂志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