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

2014-07-24 07:32邓立科
新媒体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有效设计

邓立科

摘 要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接地的设计与应用,作为其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设计与研发的质量,与抗干扰设备的性能、使用效果与操作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电子通信工程领域的接地技术作为影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性能的主要因素,加大设备抗干扰接地的设计与优化,是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以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为研究对象,就抗干扰接地设计与优化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8-0153-01

随着我国电子产业的不断的发展,各种电子通信工程的接地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热点之一。这是因为良好的接地质量,是提升电子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同时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为电子工程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这也是各种抗干扰接地技术快速研发与使用的原因。基于此,本文以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1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原理

针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来讲,如果其地线处在一个等电位值的时候,表明内部没有电压,也就不会有电流通过,所以这个时候设备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电子通信工程的地线作为信号源回流的一个必经之路,就会使得地线里面不同位置会由于阻抗的客观存在,而出现不同的点位。如果这个时候接地的方式不合理,地线就会产生一定的电位差,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的干扰,所以,加大对电子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的优化,是保证地线为等电位正常工作的基本方式。但是因为电子通信工程系统的复杂性、干扰因素的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的提升抗干扰接地的质量,需要遵循下面几点原则:①信号测量装置与信号源地面连接一定要规范科学,特别是模拟信号的地线走向、面积、连接等要与实际要求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电子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②负载地线、继电器、驱动电机等噪声地线一定要与其他地线呈分开位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气绝缘途径来实现。③为了有效的避免模拟信号最小程度上受数字信号干扰的问题,要尽可能的对地线进行分别设置,并实现两者公共点控制在同一个上面。

2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有效设计的策略

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的过程中,有多种抗干扰接地的方法与技术可供使用,这其中降低地线阻抗使用的较多,但是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消除地环路的干扰与影响,通过科学与有效的设计,来提升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设计效果,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质量。

1)降低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电阻。由于地线阻抗会导致地线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电位差,而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电路可靠运行的水平,因此基于对点接地以降低阻抗,成为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有效防范。因为地线阻抗与电阻与电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分类进行分析。相关的实践和研究表明,电感作为高频电路地线阻抗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数值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地线长度的直接影响,而电感值的计算是可以有据可循的,例如:圆截面导线则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的,其中s代表导线长度,d代表

导线直径。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保持导线截面积一定,与片状导线,圆截面导线具有较大的电感值,所以尽量在高频电路系统中采用多点接地策略以缩短导线长度,最大程度上使系统所有的接地点都可以经地线连接到最合适的接地位置。而且要尽量使用铜片地线进行连接,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地线阻抗的降低。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根导线之间要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但是在低频电路地线阻抗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中,电阻大小对其效果的发挥起着直接的作用。一般直流电地线电阻值是按照R=ρS/A计算的,其中S指的是一个导体长度,A指的是地线自身的横截面积,可见保持地线长度和材质不变,通过增大A可通过减小地线电阻实现地线阻抗的降低。而针对交流电来讲,很容易在趋肤效应的影响下,造成导体表面电流集中问题,从而使得横截面积缩小,地线电阻增加,这个时候电阻是以计算的。因此,可以通过两个公式合并计算而得出最佳数值。根据实际情况增大导线和地线的横截面积可减小地线电阻进而降低其

阻抗。

2)最大程度上降低地环路的干扰。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地线阻抗,而且实践也证明了了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设备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因为多点接地方式客观存在的衍生环路,与电子元件与接地平面间电容分布,导致了电流在经过电容时产生接地回路问题的时候,地线会出现一定的电压,而这个时候地环路的特征使得其很容易就受到电磁感应等因素的干扰。这种情况下,在电磁场的强度达到一定临界值的时候,就会使得感应电压增大,而对局部的电路与设备的兼容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有效的解决地回路的影响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践消除地环路影响的时候,可通过使用光耦合器、共模扼流圈等专业设备,进行电流的抑制或者切断。同时对于低频电路,可以通过使用平衡电路原理有效的降低地环路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可以将接地点数量、位置进行合理的定位与确定,实现放大器与信号源的有机协调。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电子通信工程的信号源与地面实现有效的隔离,弱化地环路的结构特征,表面负载对地线电位差异的干扰,实现对电流影响的有效控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接地的设计与应用,作为其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设计与研发的质量,与抗干扰设备的性能、使用效果与操作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的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与使用效果,需要各类参与人员设计与使用水平的有效提升,这是保证电子通信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要求通过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的工作态度进行设计与优化,在实践不断检验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出电子通信工程抗干扰接地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振光.变电站电磁骚扰耦合路径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8(11).

[2]安霆,刘尚合.基于BLT方程的电磁干扰建模[J].高电压技术,2007(12).

[3]柴焱杰,孟丁,李建军,李钊.复杂电子系统强电磁脉冲效应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1(01).

[4]谢鹏浩,刘尚合,谭志良.典型雷达系统的电磁拓扑初步分析[J].现代雷达,2008(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设计
浅谈初中政治学科作业的有效设计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有效设计在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研究
分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精品课程的有效设计研究
农村高中英语导学案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