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藤野先生》读鲁迅的惭愧

2014-07-24 20:52邓光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鲁迅

邓光辉

内容提要: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关键词:鲁迅 弃医从文 惭愧之心

教《藤野先生》二十多次了,每教此文,都会为鲁迅的爱国之心而感动。偌大一个中国,像先生如此执着的爱国者,并不多见。纵观先生的人生旅程,他总在为自己没能拯救祖国而“惭愧”。直到最后。

首先,我们来看鲁迅先生学医是为了什么?

其一、《呐喊》自序里讲的: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13岁时,其父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从此鲁迅就立志学医,准备学成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 内容提要: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关键词:鲁迅 弃医从文 惭愧之心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其二,许寿裳1936年12月17日的演讲,《鲁迅的生活》中谈到鲁迅学医的动机,鲁迅还对于一件具体的事实起了弘愿,也可以说是一种痴想,就是: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解放那些所谓“三寸金莲”,使其恢复到“天足”模样。

由此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学医是为了救父亲像的病人;解除裹脚女人的痛苦。他认为中国的医学不能救治国人的病,中国女人的脚应该被拯救了。中国无能为力,所以他带着“惭愧”去实现他心中的抱负。去了日本学医。

再看,鲁迅先生在仙台弃医从文又是为了什么?

鲁迅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一次上细菌学课,需要用“电影”(幻灯,当时称电影)来显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情况。教师讲完后,还没到下课时间,便放了几段时事幻灯片子,映出的是不久前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军抓了一个中国人要枪毙,说他做了俄国间谍,刑场四周围了很多身强力壮的中国人在看热闹……这时,有的日本学生狂呼“万岁”,有的斜着眼睛看着鲁迅,议论说:“看看中国人这样子,中国一定会灭亡。”面对此情此景,鲁迅浑身像火烧一样,作为一名中国人,无奈至极,带着“惭愧”愤然走出教室。他想: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肮脏的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蹂躏。腐败的清王朝丧权辱国,人民又不觉醒,是中国落后的根源。看来,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情,如果中国人思想不能觉醒,即使体格如何强壮,还不是被帝国主义者抓去杀头?还不是只能成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病死多少人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要唤醒人们,中国才能有希望。学医的,学法律的,学工程制造的等等,这些只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而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要改变人们的精神,首推文艺。文艺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样,人们觉醒了,中国就有改变的希望了。于是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可见,这又是鲁迅先生带着“惭愧”走过的人生新路。

当鲁迅先生离开仙台,离开藤野先生之后,目标实现得咋样?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这篇文章写于1926年,当是鲁迅先生离开人世前的第十年,明显是晚期的作品。足见先生的抱负仍然在万分“惭愧”之中。

纵观鲁迅先生一生的旅程,带着“惭愧”去救国救民,带着没有实现救国救民的“惭愧”离开人世。这样的人生是压抑的,但是无比伟大的。如果每个中国人都像先生这样始终活在国和民的希望之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定然会永立世界的高峰。

今天之所以谈鲁迅先生的“惭愧”,是因为这是我三十多年来,每教此课,务必贯彻的中心思想。更因为我希望有更多鲁迅“惭愧”之心献给祖国。今天的学生,我们的下一辈实在是需要这颗于祖国的“惭愧”之心了啊!

(作者单位:湖北巴东清太坪白沙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祝福》漫画版
孔乙己
回望鲁迅(二)
《鲁迅遗风录》
阿迅一族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鲁迅理发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