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家长对特殊学校的期望调查分析:以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2014-07-24 13:40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选择率学科儿童

刘 威

(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清远 511800)

在西方国家,家长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甚至通过立法来保障家长参与特殊儿童子女教育的权利。例如美国1975年颁发的94-142公法、1991年颁发的残疾人教育法(PL102—119,IDEA),英国的 1981年教育法、1986年教育法、1993年教育法、1994年特殊教育需要实践法典都明确规定家长享有以下权利:获得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权利、参与评定评估的权利、参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复查的权利、发对及上诉的权利[1]。我国诸如1998年《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也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2]。从特殊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不仅仅是法律赋予了家长知情权、参与权,更重要的是家长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因为家长是特殊儿童(本文主要针对智力落后儿童)入学之前与其生活时间最长,最了解他们。特殊学校要为特殊儿童提供最适合的特殊教育服务,家长的意见和信息举足轻重。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部学生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向全校67名培智部学生家长发放问卷,一周内收回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74.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理论主要调查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学校整体功能的期望,二是家长对主要学科教学内容的期望。经过广泛阅读文献,总结出特殊学校的主要功能为: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生活技能培养、康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加入了行为矫正选项。学科的选择主要依据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3]。该方案规定了7门一般性课程: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5门选择性课程: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校本课程。从7门一般性课程中选择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作为学校主要学科,这也是国内特殊学校的普遍共识。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各设置了10个选项,包括偏学科知识的题目4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6个。所有题目由我校学科组长从北京市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编写组所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中筛选[4]。生活适应学科的题目做了进一步细分,参考美国为智障人士开发的“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涯教育的能力表”(Life Centered Career Education:ACompetencybased Approach)[5]和华南师范大学陶德清的学龄儿童适应技能量表[6],将生活适应分为自我照顾、学校适应、社区适应三个维度,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共筛选出42项。整个问卷共计67个项目。

该问卷经过预测(20人),使用SPSS16.0软件计算总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83。做因素分析删除载荷量不高的9个项目后保留58个项目,为本问卷最终项目。

二、研究结果

(一)家长对特殊学校总体功能的期望

特殊教育学校集文化教育、肢体康复和行为矫正于一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侧重哪些方面呢?就此问题设计了四个选项,调查的结果显示:66%的家长希望能通过学校的教育使特殊儿童将来能独立生活;52%的家长希望学校能纠正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26%的家长希望学校用专业的方法传授文化知识,使特殊儿童具备正常儿童四五年级的知识水平;18%的家长希望学校对特殊儿童的肢体、发音等方面的缺陷进行康复(见表1)。

表1 家长对特殊学校总体功能的期望(n=50)

(二)家长对生活语文学科的期望

表2 家长对生活语文学科培养能力的期望(n=50)

表2显示:生活语文学科中选择率较高的项目是:能说清楚家庭住址、学校、班级(40%),认识常用汉字500个(38%),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讲文明守规矩(38%),认识并会写自己的姓名(38%),认读站牌、警示标志(36%)。选择率一般的有:清楚表达个人需求(22%),使用礼貌用语占20%,认识并会称呼自己的亲人(18%)。选择率较低的有:会使用购物中的常用语言(10%),诵读儿歌和浅显的古诗(8%)。

(三)家长对生活数学学科的期望

表3 家长对生活数学学科培养能力的期望(n=50)

生活数学学科技能中选择率较高的能力有:认识和使用人民币(62%),认识时间(50%)、100以内加减法(26%)。选择率较低的有:20以内加减法(16%)、100以内乘除法(16%)、看懂清单收据(10%)、认识简单平面和立体图形(6%)、掌握常用计量单位(4%)、认识分数和小数并能做简单的运算(4)。

(四)家长对生活适应学科的期望

下表4显示:生活适应学科能力中选择率较高的项目有:安全类,如:迷路时求救(58%),拒绝有害物质(46%),生病告诉医生或亲人(40%),遵守交通规则(40%),防火防盗(32%);日常自我生活类,如:根据天气变化选择衣物(44%),独立饮食注意卫生(38%),掌握基本生活常识(30%),独立购买生活必需品(30%),穿脱衣物(26%),青春期卫生保健(26%)。选择率较低的项目主要是做一个良好社会公民需要的素质如;爱护设施设备,主要仪容,注意衣着搭配,注意就餐礼仪,参与学校卫生事务等,选择率均在10%以下。

表4 家长对生活适应学科培养能力的期望(n=50)

三、分析讨论

(一)家长对学校总体期望的分析

家长对学校总体期望的排序是使学生将来能独立生活、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达到正常儿童四五年级的知识水平、康复。由此可见家长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不能独立生活,相比之下文化知识的学习显得就不那么迫切了。与此同时可以看出特殊儿童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行为,这些行为若不纠正将会影响他们今后融入社会,因此家长期望特殊学校能担此重任。另外有康复需求的家长占到了近20%,这说明我校部分学生残疾程度较重。

(二)家长对生活语文学科能力期望的分析

家长对生活语文学科能力的选择主要考虑该能力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例如能说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学校、班级,认识并会写自己的姓名,会阅读站牌、招牌、警示标志的选择率比较高。这些能力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若不具备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能诵读儿歌和浅显的古诗虽属语文能力但并不是生活所必需,因此只有4人选此项。

(三)家长对生活数学学科能力期望的分析

家长对生活数学这个学科的期望与生活语文类似,皆希望学生学会真正对自己有用、能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因此在生活数学这个学科中认识人民币,能使用人民币购物和认识时间这两项能力选择的家长都超过了半数。此结果与国内学者主持的针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韦小满,唐春梅,于文,2004)[7]。与此相对的是分数、小数的运算,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几何图形的认识这些能力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选择率很低。会解简单的应用题的得票率仅为6%,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它与会用人民币和认识时间相比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解应用题这项能力难度太大,加之不是生活所必需因此家长不要求学生掌握。

(四)家长对生活适应学科能力期望的分析

家长期望学校培养的能力中生活适应学科选择率30%以上有9项,超过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两个学科的总和,这说明家长非常重视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这与前面对学校总体功能的期望的调查统计一致。同时从各项能力的选择率可以看出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影响学生安全的能力,因为如果生命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更谈不上学习和适应社会了。其次,家长倾向于选择智障学生今后日常生活必须用到的一些能力,这与相关学者的统计结果一致(韦小满,唐春梅,于文,2004)[7]。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家长对特殊学校功能最大的期望是能独立生活,其次是行为塑造和矫正。

2.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三个学科中家长更看重生活适应学科。

3.家长对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学科的期望集中在学科能力与适应生活相结合上。

4.家长首先关注影响学生生存和安全的能力,独立生活所需的日常技能次之。

(二)对学校的建议

1.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家长的所有选择都以生活为出发点和核心,足见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对学生和家长有多重要。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8],优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等其他课程为辅助课程,保障和落实与生活有关的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调查中反映的康复和行为矫正需求则可以开发相应的补偿性课程如感觉统合、行为改变、心理健康等。形成一主四辅两补偿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主要能力能得到发展和培养,缺陷也能得到补偿。

2.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能力,编写校本教材

家长在选择期望学校培养的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的能力时优先选择贴近生活并能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这提示学校应该改革教材,不再以学科知识为体系和中心传授深奥而又与学生生活没有关联的知识。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培智学校新课程方案注重的是培智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它不可能充分具体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兼顾到所有智力残疾学生的背景和特点[9]。因此学校应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清远的实际开发真正适合清远特殊儿童的校本教材。

3.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行为塑造和矫正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52%的家长希望学校能纠正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这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有行为塑造和矫正的需求。然而行为矫正并不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也没有教材,因此在很多学校都没有有效地开展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所有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行为塑造和矫正。同时在教学中也可用表扬、代币、小奖品等强化物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塑造和巩固[10]。

4.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没有家长的参与和帮助特殊学校难以提供真正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服务。学校应制定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学生在家情况。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合力教育特殊学生。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自发地承担起教育和训练特殊儿童的责任。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韩梅组织的一次特殊教育学校家长参与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70%的特殊学生家长经常在家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4.6%的特殊学生家长经常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53%的特殊学生家长则经常辅导子女学习[11]。学校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将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和训练的进度、方法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继续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遗忘而导致的无效教育。

[1]刘颂,王辉.特殊儿童家长参与的权利——英美两国有关特殊教育立法的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0(4):33-36.

[2]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EB/OL].(1998-12-02)[2012-03-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001/81870.html.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EB/OL].(2007-02-02)[2012-03-0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31/201112/xxgk_128271.html.

[4]北京市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编写组.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2-64.

[5][美]多恩·布罗林(Donn Brolin)等.生涯发展与衔接教育[M].张顺生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76-79.

[6]陶德清,刘敏.学龄儿童适应技能测评量表的编制[J].中国特殊教育,2005(9):64-69.

[7]韦小满,唐春梅,于文.弱智学生最需要掌握什么适应技能[J].中国特殊教育,2004(6):35-37.

[8]许家成.以生活为核心满足智障儿童发展的特殊需要[J].现代特殊教育,2007(6):4-7.

[9]洪佳琳.以智残儿童为本开发校本课程[J].现代特殊教育,2007(6):7-10.

[10]张苏华.新形势下培智学校实施生活技能教育的基本途径[J].现代特殊教育,2010(6):28-30.

[11]韩梅.特殊教育学校家长参与情况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9):8-12.

猜你喜欢
选择率学科儿童
【学科新书导览】
樟树不同部位的挥发物对蔬菜烟粉虱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果园间作小麦对黑绒鳃金龟有趋避防治效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校药专实习前实验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与考核的调查分析①
武汉市妇女定向群体参与健身活动前后健康状况的选择及其变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