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身边典型放大传播效应

2014-07-23 22:15李龙伟邓芳
新闻前哨 2014年5期
关键词:十堰晚报典型

李龙伟 邓芳

每年三月,对新闻媒体而言,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宣传月。面对年度宣传“硬任务”,作为一个城市的主流新闻媒体,如何在“年年岁岁花相似”中做出新意?

十堰晚报接连发现、挖掘、推出了几组“最美”报道,积极发现身边的美,挖掘身边的典型,用鲜活的典型放大传播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递社会正能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一、从鲜活实例中感知社会温度

2014年3月9日一大早,十堰晚报记者获知一条线索说,8日晚一公交女司机突然晕倒,公交紧急停靠五堰路边,保住了一车乘客。

三八妇女节、公交车、司机晕倒、一车乘客、十堰闹市……各种重要信息叠加,编辑部在要求记者快速核实信息来源及真实性的同时,初步判断这里面肯定有值得挖掘的东西。我们决定增派力量,快速跟进采访。我们去医院,到公交停靠地,到公交集团,调取公交车上的监控视频。次日,十堰晚报图文并茂强力推出重头报道《37岁的女公交司机赵天凤载着30余名乘客行经繁华的人民路时突发疾病——晕倒瞬间 忍痛靠边停稳公交》,完整、客观地重现了当时情景。

报道见报,读者热评,纷纷称赞赵天凤危急时刻仍心系乘客安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德。市城市公交集团公司、市交通运输局、市妇联等单位先后到医院看望,号召向赵天凤学习。新华社等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称赞赵天凤为十堰“最美女公交司机”。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新风?对于新闻媒体而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于发现并挖掘身边的“美”,让民众能从这些鲜活的实例、感人的事迹中感知社会温度,体味社会风向,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文明风尚。

路遇一晕倒男子,在其他路人不敢靠近时,车主王先生毫不犹豫地实施救援,为男子赢得抢救时间。3月13日,十堰晚报在头条位置,以《路遇晕倒男子“扶不扶”?这个车主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张旗鼓地对王先生的义举予以宣传支持,正是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诸如“扶不扶”等错误认识的一次有力还击。

二、从放大传播中实现效仿效应

2014年3月3日中午,十堰市实验小学三年级4名小学生在放学路上捡到2万元巨款,因找不到失主,钱又是在银行前的地面上捡到的,4个孩子决定向银行工作人员求助。在银行,他们正好遇到失主——87岁高龄爹爹刘富资。由于担心刘爹爹回去路上再把钱弄丢,4个孩子又充当“小保镖”,前后左右“守护”老人,护送其回家。

次日,作为“向雷锋同志学习”年度专题的开篇之作,十堰晚报独家推出半个版的特别报道,对4名少年拾金不昧、敬老爱老的优良品行给予突出宣传。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一经见报,市民好评如潮。当天上午,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在十堰晚报上作出批示:“四位学生拾金不昧并护送老人的优良品行十分可贵!建议团市委、市教育局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在全市范围开展学习。”

3月5日,本报又拿出两个版,分别以《周霁赞扬4位小学生优良品行 批示:在全市范围开展学习》《市民热议4位小学生拾金不昧、护送老人行为——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最美少年”》等为题报道社会反响。同时,我们通过有关部门调取监控录像,还原4名少年拾金不昧的经过,以《捡钱到上交只隔了14秒》为题,对4个孩子的善心之举深度挖掘。

同一天,新华社以《湖北十堰少年捡2万元护送八旬失主回家 市委书记提笔“点赞”》为题,向全国推介十堰“最美少年”。随后,人民网、新浪、搜狐、中国网、中国日报网、新民网、天津今晚网、长江网、荆楚网等全国各大主流网站纷纷转载,众多网友跟帖,对4位小学生善举给予高度评价。

十堰市文明办发出通知,号召全市大力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团市委、市少工委授予4位小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市青少年学习4人拾金不昧的优秀品德。

3月6日,十堰晚报除了继续刊发社会各界热议及向最美少年学习的消息外,还特意刊发两篇言论《好人涌现源自有产生好人的土壤》、《给那些道德缺钙的成年人上了一课》,以来自普通读者的所思所悟,为这组报道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最美少年”连续报道,十堰晚报不间断地共刊发了6期18篇稿件。

一个典型引路,可以影响、带动一片。随后,十堰晚报又在“身边的感动”专栏接连刊发了多篇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

三、在弘扬典型中担当媒体责任

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时下,网络上负面信息充斥并被无限放大,社会上杂音不时出现。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必须站出来,掌握话语权,发出时代最强音。对于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来的最美典型,我们更应理直气壮、大张旗豉地宣传,共同筑起道德高地,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近年来,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对旗下媒体提出明确要求,建设责任媒体、爱心媒体、良心媒体、廉洁媒体。就是要求我们守住媒体底线,不低俗、不媚俗、不庸俗、不恶俗,不哗众取宠,不危言耸听,拒绝刊登有伤社会风气的一切稿件。十堰晚报作为一份市民生活报,在当地有着广泛的阅读量和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发现、挖掘出的许多身边最美典型,在当地都产生了很大反响,在市民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由此形成的“最美系列”,已成为这座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标志群体,有些典型还走出十堰,走向了全国。

——“最美女孩”娇娇。2008年底,一个不愿留名、后来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娇娇”的女孩,无意间看到十堰晚报一篇报道, 为病塌上的13岁留守少年捐出上班后第一个月工资。2009年起,十堰晚报举办的“爱心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每年都有她的身影。2012年,身怀六甲的她,竟把出嫁前坚持了3年、每天放一元钱的储钱罐拿到了编辑部。

——“最美搬运工”甘龙宝。也是十堰晚报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中发现的身边“最美”。他是一位头发花白、穿着破旧工作服、拖着满是窟窿解放鞋的搬运工,每天的饭菜是馒头加白开水,住的是每月80元房租的木板房。就是这样一个人,2012年8月走进十堰晚报编辑部,指着报纸上5个大学生的名字,非要捐款5000元。而他要挣到这笔钱,得头顶烈日搬走50万斤地板。

——“最美电工” 史克军、李琼、陈品东。2012年“8·5”洪灾发生后,十堰供电三职工执行抢险任务不幸以身殉职。8月16日,十堰晚报拿出9个版,用媒体人的方式为三英烈送别。

——“最美姑娘”周丽。69岁的浙江宁波老人遭遇车祸,生命垂危时,在宁波医院实习的十堰女大学生周丽和另外3名素不相识的姑娘,不约而同联手对老人展开施救。事后,悄然离去。宁波全城寻找“最美姑娘”,央视等各大媒体关注。本报第一时间获知线索,特派记者赶赴宁波,带回独家专访报道,市委书记批示,十堰由此掀起学习周丽热潮。

——“最美乡村教师” 邹桂芬。34年来背学生过河上学10万多次,始终坚守大山深处不离不弃。

——“最美公交女工” 赵瑞。公交车上,当出生仅4天的婴儿因饥饿哭得嗓子嘶哑时,正在哺乳期的她,毫不犹豫接过来,撩起衣服为孩子喂奶。

大爱与善意是可以传递的!作为主流媒体,只要我们坚守这份责任,持之以恒地寻找,身边的“最美”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担当,通过我们深度发掘、报道,更具说服力、影响力、认同感的道德典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就会层出不穷,并将最终成长为新时代的道德森林。<\\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4-1\BBBB-.tif>

(十堰晚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十堰晚报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