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江屏
笔者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听课中发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平时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琅琅读书声;另一方面是公开课中教师不忘朗读,朗读成了课堂的点缀,成了争取亮点的砝码。这让人啼笑皆非的矛盾现象,暴露了初中朗读教学的两大弊端——不受重视与教不得法。
朗读的作用毋庸置疑:朗读是一种语言能力,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对于朗读,有些教师之所以采取回避的态度,其实还是因为教不得法,效果低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如何实现朗读训练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如下:
一、朗读训练要目的明确,而非随心所欲
朗读训练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目标不明,随心所欲,因此造成训练的无序。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教学的总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着这个中心,我们可以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阵地,建构朗读训练体系。
首先应对每一册教材中关于朗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如:第一册是朗读训练的启蒙阶段。重点的训练要求是: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从单元教学要求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训练步骤:第一单元,要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清楚连贯;第三单元,练习朗读,做到语调自然,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五单元,要从文章的整体到局部,反复研读。
据此可以把训练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例如七年级上册《这不是一颗流星》可设计以下训练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不读破句,停顿恰当,吐字清楚,音量适当,语速合宜,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实践中,每一篇课文的每一次朗读都必须是有目的有要求的读。
二、朗读训练要合理,而非仅为“读得烂熟”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指出:“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这就表明了朗读训练应有梯度。例如:读准(查字典)—读畅(分句读)—读情(抓思想感情)—读境(想象、联想)—读美(抓住美感、基调、技巧)。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读自主感知文本内容,再读合作领悟文本情感,三读探究品味文本妙处,四读拓展迁移学习运用。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了解性朗读。请五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字词正音,句子正通。第二步:理解性朗读。引导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童年时期在百草园的生活是那么有趣,应用怎样的语调来传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在理解基础上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步:欣赏性朗读。引发讨论:此文写作的年代离我们已远,如何更好地传达“百草园”的美景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呢?启发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读出文章的韵味来。这里朗读训练根据教学实情设计为三读:一读,疏通文意;二读,推究文理;三读,品味意境。三个层次的要求螺旋上升,步步推进。每一次朗读都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训练过程如果不合理,终将“把文章读得烂熟,结果毫无所得”(叶圣陶)。
三、朗读训练要指导有效,而非简单机械
教师指导学生要讲究方法,让学生品出“味”,读出“情”,做到科学有效。
1.朗读指导,要因文体而异
不同的文体,朗读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例如散文的朗读要把握意境,品味语言;诗歌的朗读需反复诵读,领悟感情;小说的朗读要把握形象,以读代讲;议论文的朗读要旗帜鲜明,铿锵有力。
文言散文的教学,尤其要突出朗读和背诵。教师可就如何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进行朗读指导,并就如何“利用修辞特点”“分段记诵”“抓内容层次”“抓关键性语句”“抓文脉”“抓思路”等进行背诵指导。
2.朗读指导,要在技巧上作适当指导
朗读教学,是技巧与情感的融通。淡化朗读技巧并不是不要朗读技巧,在教学中,适度地指点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更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但一定要精心选择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例如朱自清《春》的朗读训练设计: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语气要逐渐加重,表达盼望的心愿、欣喜的情怀)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发音较低的拖音引出下文,引起读者注意)(三个“起来了”,语气要一个比一个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的语句,要读得亲切)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短句多,要读得轻快些,读出轻松、愉快的感情)
这两段的诵读要求是:整体速度较快,一定要读出清新明快、活泼可爱的韵味来。要注意的是:朗读技巧指导必须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与语言环境,否则技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朗读指导,要促进学生感悟
理解是朗读的基石。朗读训练,要注意主次,突出重点,可通过教师的范读、导引、感染、熏陶,包括适度的讲授和情境设置,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深入文本,与文本共鸣。例如《海燕》一课的教学,可设计以下问题:
(1)作品中雷声之前与雷声之时的情景有哪些不同?海燕的心态和表现有哪些不同?试通过朗读的语势和语调,体现出层次和程度的区别。
(2)海燕和海鸥、海鸭、企鹅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朗读时语速和语调应怎样区别?
(3)开头三段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结尾又该怎么读?
(4)再读全文。你觉得文中的暴风雨和海燕的奋力搏击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们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精神?试着通过朗读传达出你的这种感受。
“诵读重在玩,重在味,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诗品》)朗读指导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篇目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例如对比朗读就是析疑解难的重要方法。可以是减词、加词或换词与原文对比朗读,可以是句式变换对比朗读,可以是相似句段对比朗读等。
此外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算正确地读出重音、活用语调、巧用语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的体会。例如:
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这句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
朗读到位了,内容理解了,品味细致了,体会也便加深了。
四、朗读训练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朗读训练的形式纷繁多样,如齐读、单读、对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录音读、表演读、竞赛读、接力读等等,不一而足。但要注意的是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理性选择。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范读要注意的是:一要切合学生实际,二要让学生模仿,三要让学生创新。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有齐读。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用默读……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其次是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五、朗读评价要以评促读,而非“蜻蜓点水”
这里说的朗读评价即对课文朗读的品评,边读边评,看朗读的句子是否连贯,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特别是有没有读出感情。“评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进而评析其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点妙要的过程。朗读评议时经常采用的是“赏评法”。例如:
“哪些地方读得好?为什么?”
“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到位?你认为该怎样读?请你读读试试。” 下面是评赏法在《童趣》教学中的运用——
师:现在我们来一段段地品读课文。请大家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些字词句需要重读,需要停顿,或者需要特殊处理?(学生各自品读课文)
生1:我认为在这一段中,“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藐小”“必”需要重读。
师:不错,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张目对日”和“明察秋毫”重读才能强调“我”的视力好。“必”重读才能突出孩童独有的爱好。
师:那你能试一下吗?(生1试读)
生2:我觉得“必”后面还应该作适当的停顿。
师:补充得好!你能说出原因来吗?
生2:“必”是“一定”的意思,重读并略作停顿,才能把这种意思表现得更充分。
师:(肯定地)好!那你能把整段读一遍吗?(生2试读)
师:好像感觉是不同了。我们都来试试,看能不能把作者孩童时代的视力特长及特殊爱好读出来。(全体各自读,之后齐读)
对朗读的评价要多向、多元,要富有激励性。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
总之,“教学千法读为本”。虽然朗诵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但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就能使师生的朗读呈现声情并茂的节奏,使语文课堂上奏响和谐婉转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