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遭受冷遇的成因与对策

2014-07-23 17:55牛保顺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成因对策

牛保顺

摘 要:目前,中职院校出现了招生难的窘迫现象。面对这种现状,中职院校应该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做好中职生升高职的教学工作等途径来完善自身建设,以增强社会吸引力;同时,政府要加以引导,整合教育资源,增强中职办学实力,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待遇,使中职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中职教育;冷遇;成因;对策

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在此形势下,一些地方的中职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名校强校。然而大部分中职院校并非如此,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的发展仍呈现疲软和不景气的状况,中职院校正面临着招生难的窘迫局面,对学校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什么在国家高度重视职教发展的形势下,中职教育还会出现如此局面?又能否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呢?下面笔者就此做一下探讨。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1.普高、高校连年扩招,社会盲目追捧学历,导致中职教育遭受冷遇。首先,高校不断扩招,普高也随之逐年扩招,再加上初中毕业生总数连年减少,中职院校只能从普高“挑剩”的学生中招生,实际上剩下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其次,同一地区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中职院校又有很多,都在争抢这些仅有的生源,在相互竞争的情形下,彼此都“吃不饱,长不大”;再有,时下社会对学历的盲目追捧,使中职教育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鄙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高学历文凭易得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都会优先选择普通高中就读。最后能够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要么是学习成绩太差,要么是初中时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如果过早地踏入社会,对于他们的年龄、能力、经验而言可能会是不堪承受之重,家长万不得已才选择了职校,根本不是兴趣所致。

2.职校自身建设不足,学生就业待遇偏低,致使中职教育难被公众接受。目前,部分中职院校在办学思想的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偏高,再加上教学设备陈旧、不全,师资力量薄弱,由此导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状况,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本来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就很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更没有兴趣了,免不了有一部分学生会退学,这必然会对中职院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今天重视学历的社会风气之下,人才“高消费”在我国已很严重。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本来是两条并列的、平等的教育途径,但社会上却把这两条教育途径串联起来,错误地认为学历教育凌驾于职业教育之上,使很多中职毕业生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要求至少是大专以上学历,这使得中职毕业生往上面临着大学生的竞争,有心无力,往下又要与农民工抢饭碗,心有不甘。最终,中职毕业生只能以一种廉价的劳动力进入企业,拿到的工资都很低,这就决定了学生就业后的不稳定性,尽管现在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但其满意度并不高。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社会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工资标准偏低,职校为了提高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水平,把大量的学生输送到经济发达地区,而学生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又是决定学生能否就好业、就稳业的关键性因素。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回家,由此在社会上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学生就是学校的活广告,职业教育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很难让社会公众接受。

二、改变中职教育遭受冷遇现状的措施

1.中职院校要搞好自身建设,内练功夫,增强社会吸引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与时俱进,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根据企业需求开设或调整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研究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学习兴趣,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实用技术,调整教学内容,剔除部分已经被淘汰的技术,降低部分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难度,采用灵活多变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知识,提高课堂趣味性,消除中职生惧怕学习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把社会上最实用的技术教给学生,搞好校企合作,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为企业创造效益,这样的毕业生会深受企业欢迎。当然,教好学的前提,是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中职院校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件大事加以落实。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利用假期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培养出一批在本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从而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魅力,增强社会吸引力。对于那些在中招或高考中分数不理想的学生,很多家长认为,哪怕上一所不太好的高中或大学都可以,其实这些家长只看到了眼前,没有看到将来。孩子本来已经落后了,将来大学毕业,自己没有优势,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如果这些孩子选择了中职,学习了一技之长,又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文凭,将来走到社会就可以和那些只有文凭而无技术的大学生竞争了。所以中职院校在搞好技能教育的同时,也不能耽误学历教育,学校可以把一部分有升学愿望、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另行编班,并抽调一部分文化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课。在一、二年级时,可以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集中上课,到三年级时,恰好反过来,正常上课时间集中上课,晚自习和周末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这样,文化、技能两不误。经过努力,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也满足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考入大学进行深造的愿望,扩大了中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政府干预,引导人们转变传统观念,使中职教育得到公众认可。虽然现在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中职教育进行扶持,比如国家助学金政策、家庭贫困学生免学费政策等,但家长看重的仍然是孩子毕业后的工作和待遇,如果孩子毕业后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和获得很好的待遇,那么这些优惠政策也无法激发家长让孩子上中职的热情。所以政府应该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法律、经济、政策的杠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制定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和薪酬标准,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社会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宣传技能型人才在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真正营造一个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环境。不仅如此,政府还要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促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效能和地位。面对目前大小不等的众多中职院校,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对一些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进行合并,整合优质资源。整合后,政府可以有效进行监管,集中财力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避免出现专业设置重复、互争生源的混乱局面,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和谐发展,打造地方职教品牌,使中职教育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相信通过各方努力,中职教育会被广大家长和学生所接受,那些在中招或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会满怀希望地走进中职院校学习技能,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自己的技术欠缺,也会选择合适的职校“回炉”深造,中职教育会很快迎来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黄艳艳.对中职校生源滑坡和招生难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15).

[2]刘洪银,阳耀芳,韩晓强.新时期我国农村中职教育招生难的成因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1(10).

[3]郑庆文.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5(31).

[4]陈水生.分析中职教育现状 探索发展创新之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成因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