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存在到爱的实践——卡夫卡的“精神自我”辨析

2014-07-23 07:25北京张梦瑶
名作欣赏 2014年16期
关键词:卡夫卡感性精神

北京 张梦瑶

编 辑:赵斌 mzxszb@126.com

德语文学的翻译家和批评家叶廷芳先生,是国内卡夫卡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奠基人。在对卡夫卡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叶先生尤其重视艺术家的精神与人格问题。在叶先生的《现代文学之父——卡夫卡评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和《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两本专著中,都用了较长的篇幅对卡夫卡的内心世界作了重点评述。叶先生所指出的卡夫卡的人格构成要素,如“精神漂泊者”“‘误入世界’的孤独”“灵魂磨难的逃犯”“‘不接受世界’的陌生者”等,大都是作家卡夫卡在现实人生中的生存体验。那么,卡夫卡的精神人格有哪些特征,其“精神自我”的建构又是怎样的?本文试加以辨析。

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存在

卡夫卡对人的生命存在有着明确的价值认定,他认为精神的存在是生命的本质性存在,精神生命的发育和展开,是生命真正的存在过程;而人的官能欲求、感性心理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财富的占有和贪婪、对控制和主宰外部世界的权力意志的追求、性的放纵等,都是生命存在的否定性或毁灭性的力量。卡夫卡也以此来认识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善与恶、生与死、获罪与拯救等命题。

在1917年12月8日的日记中他写道:

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谓之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谓之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①

在1918年1月18日的日记中他又写道:

恶是人的意识在某些特定的过渡状态的散发。它的表象并非感性世界,而是感性世界的恶在我们的眼里构成为感性世界。②

可以看出,卡夫卡对生命存在及其本质的认识,主要是受到了柏拉图、斯多葛学派和康德的影响:精神(或灵魂)存在是永恒的、善的,而感性(或肉体)存在是短暂的、恶的。正是由于在物欲、情欲上的追逐,人类才深陷于罪孽之中——不但在为恶中毁坏着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而且同时在丑化我们自己,贬低我们自己。

在卡夫卡看来,精神生命之所以构成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是因为它促成了生命的创造性——创造出大自然所不具有的事物间的善与美的存在关系和存在状态,从而确立了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和终极意义。而欲踏入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生活,人必须做到对物欲和情欲的超越。也就是说,人类欲获得拯救,必须从构建精神生命起步。

卡夫卡认为,人们从事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宗教信仰等实践活动,目的都在于探寻生命存在的本真,获得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从而在此生此世构建一个永久的生命家园——从黑暗进入光明。基于自己的天性和能力,卡夫卡选择了艺术创作的方式。而从艺术创作的途径展开自我生命,令卡夫卡的人生追求和目标极为明确:

我是一个爱编造故事的人。当我反省自己的最终目标时,发现,我并没有努力去做个好人,没有努力去附和最高法官的要求,而是相反,通观所有的人和动物,以了解他们的基本爱好,愿望,道德理想,探究他们的一般规律,并且尽可能快地朝这个方向发展……总而言之,这于我只和人性的法庭有关,在这方面我撒的都是没有谎言的谎。③

这表明,卡夫卡要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考察人的生命存在,不但要从认识上获知人类生活的真理,也要在现实生活中使自己的人生回归生命的本真。

对这段话,还需要从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说明。

首先,卡夫卡一生都没有全面接受《圣经》系统的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所以他说自己并没有努力按“最高法官”(基督教中的最高权威和最终审判者——上帝)的要求去做个“好人”(皈依“主”的人)。他不相信人靠自身之外的力量能够拯救自己,他要通过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体验来认识真理,并依靠真理的力量来实现自我拯救。

其次,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通常借助象征性手法,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外化成看似虚构的生活场景和图像,以此达到揭示个体生存和人类生活本质的目的。表面上看不真实的、虚假的故事后面,却呈现出现实生活的本真面貌,所以他说自己的创作是“没有谎言的谎”。

第三,卡夫卡要在他所展示的生活图像中,澄明人性的存在尺度,探寻生活的真理和人的发展方向。他和雅诺施这样说过:“文学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诗人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作家的任务是把孤立的非永生的东西导入无限的生活,把偶然导入规律。他要完成的是预言性任务。”④所以,卡夫卡这里特别申明,自己的作品“只和人性的法庭有关”。

自由、道德与责任

人的精神存在关涉自由、道德、责任等价值性和人格性因素,对这些问题,卡夫卡也有过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深刻的认识。

卡夫卡认为,一个有着精神自我的生命,对自主、自由的追求是必然的,也是可实现的。他十分明白,自由的实现存在于精神自我的超越性领域,那些为获得生理性、感官性满足而争取到的所谓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假自由”,是精神生命的荒漠:

虚假的、通过外部措施去争取的假自由是一个错误,是混乱,是除了害怕和绝望的苦草外什么都不长的荒漠。这是自然的事,因为凡是具有真正的、耐久的价值的东西,都是来自内心的礼物。人不是从下往上生长,而是从里向外生长。这是一切生命自由的根本条件。有了这个条件,人就能自由。⑤

卡夫卡也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自由存在,必须抛弃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那个自私之“自我”——融入整体的道德实践领域才能得以展现。在和雅诺施谈论某个基督教团体的宗教信仰生活时,他这样说道:

为了得到解救,人自愿限制自我,抛弃最高最现实的财富——他自己。他想通过外部的约束得到内心的自由。这就是服从法律的意义。⑥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自由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卡夫卡把自由的实现和人对自我生命、对社会整体的责任连接在了一起,他说:“倘若人们自觉地生活,清醒地意识到他为其他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家总是不断地具有新意。究其根本,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大多数人活着,却没有意识到超越个人的责任,我想,这就是不幸的核心。”⑦

爱的情感与实践

在生命超越自我、获得自由的进程中,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必然要建立在爱的关联、爱的秩序这个基础上。爱的价值和爱的方式,是宗教、神学、哲学等都必须加以观照的问题。卡夫卡十分明了,爱的情感与实践,在人的生存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南北战争中自愿到战场上去做伤病护理员,卡夫卡这样评价道:“他做的事,我们今天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做。他帮助弱者、病人、失败者。他确实是个基督徒,因而是——尤其是与我们犹太人非常亲近的——人性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他也和雅诺施谈论过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的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⑧

卡夫卡的女友菲莉斯,曾在一所为援助犹太难民建立的儿童寄宿学校任义务辅导教师,卡夫卡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亲自帮她选择教材、编写讲义。他这样评价菲莉斯的工作:“这是通向精神自由的唯一之路。那些帮助别人的人会比被人帮助的人更早地走向这条自由之路。”⑨

在卡夫卡看来,爱首先是一种关切、尊重自我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和情感,是发展和丰富人的精神生命的努力追求;其次,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奉献自我的行为——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通过调动自己所有的能力,帮助他人恢复或走向身体健康、心灵不断丰富发展的生活轨道;第三,爱的情感和实践,是人超越自我、获得生命自由存在的唯一途径。卡夫卡在这一点上的深刻认识,和那些最伟大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无疑能够相沟通、相契合。

概括地说,构成卡夫卡精神自我的核心,是对生命存在中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他认为这是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最高价值,是生命存在的善和美,也是生命的终极价值所在;在现实生存中,他要通过艺术创作来展开和实现这一精神生命的自我追求,并把这种追求作为自我生命存在的全部。为此,他也把自由、责任、爱——这些关涉生命超越性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去对待并执着地坚守。

①②卡夫卡:《随笔·第三本八开本笔记》,见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④⑤⑥⑦⑧卡夫卡:《卡夫卡谈话录》,见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⑨卡夫卡:《致菲莉斯情书》,见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9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猜你喜欢
卡夫卡感性精神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