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分析

2014-07-22 01:07汪朝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经济学基础

汪朝洋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贸易经济系,安徽 合肥 230601)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分析

汪朝洋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贸易经济系,安徽 合肥 230601)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它主要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经济理论基础,提供经济理论指导.以安徽审计职业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依托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理念,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了课程建设资源,加大了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笔者对自己主持的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校级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和安徽省省级经济学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以下简称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几年来,我们以校级精品课程为基础,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推手,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长期的努力目标,依托校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的建设,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理念,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了课程建设资源,加大了课程教学改革,提炼了相关教科研成果,扩大了成果使用范围[1,2].

1 教学内容建设

1.1 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表1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它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学习它主要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经济理论基础,提供经济理论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的分析、预测和判断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要确保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我院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在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培养的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本课程设定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1.2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设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我们在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方面做到“三个融合”,一是课程内容设计与后续专业学习相融合;二是课程内容设计与岗位能力培养相融合;三是“课证融合”,即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

表2 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理论必须、够用为度”原则.本课程教学优化理论基础,凝练教学主线,构建“1244”教学内容体系,“一条主线”即需求与供给;“二种资源配置”,即市场调节(“无形之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有形之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但必须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四个对象”,即居民户、企业、政府、国外;“四个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做到“一个坚持”,即坚持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经济学抽象、难学,这是大多数学生和从事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普遍感受.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变枯燥理论为鲜活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经济学有趣、有用,且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在教经济学,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有趣,进而乐学.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两个注重”,一是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融“教、学、做、思”于一体.同时要求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关心经济新闻和经济政策.二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从“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转变,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

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教学方法.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启发式”和“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3].

2.2.1 注重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我们为此专门编写了《经济学基础课程案例分析》,并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经济学案例尽可能本土化、趣味化和新颖化.涉及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涉及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数据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 2.2.2注重任务驱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是高职课程设计的思想.在每个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相应的团队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的项目内容中的经济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或经济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小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集思广益,最后学生用PPT的形式在课堂上汇报,师生互动.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热情.而且,学生在完成团队作业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拓展了经济学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效率.

2.3 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经济学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公式繁杂,图形较多,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课件、视频资源和经济新闻在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静态的理论“动态化”.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内容有趣、生动且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3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支撑,而课程资源又是课程的前提.[5]我院经济学基础课程建设以校级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和省级经济学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教学研究项目为依托,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和积淀,课程资源现已呈现多元化、丰富化、新颖化和电子化.

本课程资源建设做到“一个中心,全面覆盖”,即以系统化课程设计为主线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建设为中心,以其它教学资源为辅助覆盖到教学内容的各个项目模块.合适的教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支撑.

3.1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优秀的、合适的教材是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至关重要.教学团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一本适合于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出版,2010年9月修订),该教材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和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该教材具有定位准确、通俗适用、有趣易读、拓展视野和案例丰富等特点.目前已有几所高职院校和多家高校图书馆选择此书为教材或参考书.该教材现已出版12,000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针对教材中的微观经济学中的案例不能及时更新、宏观经济学中的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不能与时俱进的情况,我们编写了《经济学基础课程阅读资料汇编》,每学期更新和补充.

3.2 课程资源建设

除主编《经济学基础》教材外,我们同时注重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建设.课程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建设:课程介绍、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学生特色作业、参考文献目录和公开课教学视频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课程拓展资源包括《经济学基础课程案例集》、经济学常用术语英汉词汇对照表、考试大纲、试题库、经济学学习有关网站、宏观经济学讲座视频、经济新闻视频等.

4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教科研成果情况

教学团队在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也做了大量教科研工作,并将课程建设的思路、经验和课程改革创新理念通过教学论文的形式与同行交流分享.作为项目负责人,笔者先后将本课程的教学与教研心得和经验,公开发表了“高职经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大学经济学教学之探讨”两篇教学论文.同时课题组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设,参与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十二五’时期安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研究”,发表一篇经济管理文章“A股市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现状分析研究”.

5 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后续建设思路

5.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处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首位,它是决定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在后续的精品课程建设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教师,建议到高校进修经济学专业的部分课程;通过参加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研讨会、课程教学改革专题会等多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5.2 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对于学校来说,以精品课程建设推手,提高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教学水平是首要.“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只有对所授的经济学课程内容熟之又熟,透之又透,在宏观上掌握经济学的脉络体系,在微观上熟知经济学的每一个知识要点,并及时掌握新的经济学理论动态,才能做到熟透专深,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胸有成竹、底气十足;才能把经济学这门课程讲得透彻,说得精彩[6].

5.3 优化、共享课程资源

针对已建设的课程资源如《经济学基础课程阅读资料汇编》、《经济学基础课程案例集》和试题库等课程资源要及时更新和补充,与时俱进.对于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等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此外,通过校际、校企合作,增加教学环节的资源.对于已建的课程资源要及时上传到课程网站,并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使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真正起到资源共享、示范和引领作用.

〔1〕汪朝洋,朱云鹃.大学经济学教学之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34-135.

〔2〕汪朝洋.高职经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72-74.

〔3〕申益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J],2011(7):42-44.

〔4〕孙新建、查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62-165.

〔5〕杨勇.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2(06):54-57.

〔6〕张焱,陈兵建.高职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金融,2008(6):107-108.

G642

A

1673-260X(2014)04-0112-04

“安徽省经济学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皖教高【2012】14号(2012gxk176);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审计与会计

特色专业”项目;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审计实务特色专业”项目;安徽审计职业学院“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皖审院【2009】55号)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经济学基础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简明经济学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经济学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经济学的优雅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